正文 第3章 周南 (2)(1 / 3)

夭夭:桃花怒放的樣子。

灼灼:花開得很繁茂豔麗。

華:花。

之子:指出嫁的女子。

歸:女子出嫁。

宜:和順,和善。

室家:指夫婦。

蕡(fén):果實肥碩的樣子。

蓁蓁:樹葉茂盛的樣子。

【古人如是說】

此亦詠新婚詩。與《關雎》同為房中樂。如後世催妝坐宴等詞。特《關雎》從男求女一麵說,此從女歸男一麵說,互相掩映,同為美俗。

——方玉潤《詩經原始》

桃花色最豔,故以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

——姚際恒《詩經通論》

《孟子》:“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上指其夫,故專言家,下論夫婦之道,故兼言室家。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今人這樣讀】

《說文》曰“夭,屈也。”……夭,訓屈,凡木初生則柔韌易屈,故謂之夭。

——聞一多《詩經通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也許古人創作文句之初就是這樣,看見什麼就說什麼,並不需大力咬文嚼字。所以今人反倒要豔羨那恰到極處的好。

——安意如《思無邪:追繹前生的記憶》

《詩經》裏的桃,豔麗端莊,是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的引導物,其中可以看出豐饒健康的兩個生命,是怎樣歡歡喜喜地開始踏在一個嶄新世界的台階上。

——深圳一石《美人如詩,草木如織》

一場盛大的婚禮,一對碧玉般的新人,在牽手走過紅地毯的時候,唱響這樣一首歌曲,恐怕是再適合不過的——我們希望他們能相敬如賓、早生貴子、家庭和睦……關於婚姻的一切,在這一刻得到了透徹的祝福。

《桃夭》,在當年,或許就是我們今天的《婚禮進行曲》

——沈文婷《〈詩經〉是一枚月亮》

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幹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釋】

肅肅:整飭有序的樣子。

罝(jū):捕獸的網。

椓(zhuó):用錘擊打木樁。

丁丁(zhēnɡ):象聲詞,擊打的聲音。布網捕獸,必先在地上打樁。

公侯:周朝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這裏泛指統治者。

幹:盾牌。比喻保衛者。

施(yì):放置。

逵(kuí):九達之道。中逵,即四通八達的路口。

仇(qiú):同“逑”。

林: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中林,林中。

腹心:比喻值得信任非常重要的人。

【古人如是說】

夫安貪賤而不怠於道者,惟至德能亡。《詩》曰:“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言不怠於道也。

——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傳》

化行俗美,賢才眾多。雖罝兔之野人,而其才之可用猶如此,故詩人因斯所事以起興而美之。而文王德化之盛,因可見矣。

——朱熹《詩集傳》

【今人這樣讀】

詩寫得很自豪。在三章相疊的詠唱之中,這種自豪也因了“幹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層層推進,而增添了一種神采飛揚的誇耀意味。

——潘嘯龍(《先秦詩鑒賞辭典》)

今人看到古代詩人見到捉兔子的網,居然可以聯想到赳赳武夫等邦國大事,並反複詠歌嗟歎,盡管可以讚一句想象力豐富,但仍不免略有滑稽感,猶如今人作詩一本正經地詠肥皂一樣。

——和近建(《詩經鑒賞辭典》)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注釋】

采采:采了又采。芣苢(fú yǐ):植物名,即車前草,多長在道路兩旁,種子和全草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