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和周南合稱為『二南』。召南和周南一樣,也是詩的采編者采集於長江流域的許多小國的詩歌,連同受『南音』影響的召地采來的歌詞。絕大部分詩是西周末東周初的作品,共有十四首詩。
鵲巢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禦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於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於歸,百兩成之。
【注釋】
維:句首發語詞。
鵲:喜鵲。
有巢:比興男子已造家室。
鳩:一種鳥,性拙不擅築巢,居鵲的巢。
之子:指夫人也。
歸:嫁。
百:虛數,指數量多。
兩:同輛。
禦(yà):同“迓”,迎接。
方:並,比,此指占有。
將:送。
盈:滿。這裏指陪嫁的人很多。
成:結婚禮成。
【古人如是說】
《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
——《毛詩序》
南國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後妃之化,故嫁於諸侯,而其家人美之。
——朱熹《詩集傳》
新婚者必治室,而鵲善營巢,故以為比;而鳩則性慈而多子。凡娶婦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構也。
——方玉潤《詩經原始》
古人嫁娶在霜降後,冰泮前,故詩人以鵲巢設喻。
——陳奐《詩毛氏傳疏》
【今人這樣讀】
如果說“之子於歸”一句還點出新娘這一主角,讓人在迎親的車隊之中找出新娘來,那麼,另一位主角新郎則完全隱在詩中場景的幕後,他是否來迎親,就留給讀者去想象了。細味詩中所寫,往返的迎親車隊給畫麵以較強的時空感,短短三章,卻回味悠長。
——朱傑人、龍向洋(《先秦詩鑒賞辭典》)
采蘩
於以采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注釋】
於以:發問詞,往哪兒。一說語助。
蘩(fán):白蒿。生於沼澤中,葉似嫩艾,莖或赤或白,嫩苗可食用,古代常用來祭祀。
沼:沼澤。
沚(zhǐ):水中小洲。
事:祭祀。
澗:山夾水曰澗。
宮:這裏指大的房子;漢代以後才專指皇宮。
被(bì):首飾,用頭發做成,相當於今之假發。
僮僮(tónɡ):首飾很多,一說高而蓬鬆,又說光潔靚麗的樣子。
夙:早。公:公廟。
祁祁:形容首飾盛。
薄:少。歸:歸寢。
【古人如是說】
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
——《毛詩序》
南國被文王之化,諸侯夫人能盡誠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敘其事以美之也。
——朱熹《詩集傳》
【今人這樣讀】
如此看來,以《采蘩》為諸侯夫人自詠,固屬附會;而認其為“家人”讚美夫人之作,亦屬穿鑿。穿行於詩中的,其實是夙夜勞瘁的女宮人而已;短促的回答,透露著她們為貴族祭祀采蘩的苦辛;發飾的變化,記錄著她們“夙夜在公”的悲涼。
——潘嘯龍(《先秦詩鑒賞辭典》)
草蟲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注釋】
喓喓(yāo):昆蟲叫聲。草蟲:蟈蟈兒。
趯趯(tì):昆蟲跳躍的樣子。
阜螽:即蚱蜢,一種蝗蟲。
忡忡:憂慮不安。
止:之、他,一說語助。
覯(gòu):遇見。
陟:升起;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