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西部。東周初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始被封為諸侯。此後不斷向西擴張,到秦穆公時期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統治區域包括今陝西大部和甘肅東南部,成為春秋強國。秦風所收,即從春秋初年到穆公之間一百五十餘年產生、流傳於這一區域的詩歌,共十首。
車鄰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楊。既見君子,並坐鼓簧。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注釋】
鄰鄰:同“轔轔”,車行駛的聲音。
白顛:白額,一種額頭上有白毛的馬。
君子:此是對友人的尊稱。
寺人:古代供使喚的小吏。
阪(bǎn):山坡。
隰(xí):低濕之地。
鼓:彈奏。
逝:往。
耋(dié):八十歲,這裏泛指老人。
【古人如是說】
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禦之好焉。
——《毛詩序》
襄公伐戎,初命秦伯,國人榮之。賦《車鄰》。
——豐坊《詩傳》
秦穆公燕飲賓客及群臣,依西山之土音,作歌以侑之。
——吳懋清《毛詩複古錄》
【今人這樣讀】
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詩。
——程俊英《詩經譯注》
這是貴族婦人所作的詩,詠唱他們夫妻的享樂生活。
——高亨《詩經今注》
沒落貴族士大夫勸人及時行樂。
——袁愈荌、唐莫堯《詩經全譯》
婦人喜見其征夫回還時歡樂之詞。
——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
駟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於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遊於北園,四馬既閑。車鸞鑣,載獫歇驕。
【注釋】
駟:四馬。
(t iě):毛色似黑鐵的好馬。
阜:肥大。
轡:馬韁繩。六轡,《孔疏》曰:“每馬有二轡,四馬當有八轡矣。旨六轡者,以驂馬內轡納之於觖,故在手者,唯六轡耳。”
媚子:寵愛的人。
狩:冬天打獵。古代帝王打獵,四季稱呼不同。《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
於:到,去。
奉:獵人驅趕野獸以供射獵。
時:“是”的假借,這個。
辰:母鹿。
牡:雄性動物。
碩:肥大。
左之:向左麵射擊。
舍:放、發。拔:箭的尾部。舍拔:放開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彈出。
北園:秦君的狩獵園。
閑:通“嫻”,嫻熟。
(yóu):古代的一種輕便車。用於驅趕堵截野獸。
鸞:通“鑾”,車鈴。
鑣(biāo):馬銜鐵。
獫(xiǎn):長嘴巴的獵狗。
歇驕:短嘴巴的獵狗。
【古人如是說】
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圃之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