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色字訣(1 / 2)

——真正的英雄並不怕和“色”字沾邊,而大多數有英雄情結的男子更以“美人配英雄”為人生一大追求。蔣介石也不例外。就連他青樓嫖妓一事,也做得是盡人皆知,毫不避諱。

◎給風流披上道德的外衣

中國的封建文人常喜歡流連於歌樓妓館,與妓女酬唱對飲。他們對自己的這些風流舉動常會給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宣稱在政治鬥爭嚴酷的環境裏隻有那些青樓妓館才是他們靈魂皈依的處所,而那些空虛無助的青樓女子們也需要他們的拯救,這儼然成了“英雄救美”的傳奇了。

蔣介石雖為一個革命者,但是也曾經流連青樓。他正是在青樓巧遇娘姨姚冶誠,與之發生感情,後來納她為妾。

但是這件事在蔣介石的口中卻演變成另一個版本。蔣介石對二夫人陳潔如是這麼說的:“1916年刺客到處尋找我,要刺殺我,我藏身於蘇州的‘蘇州樂園’。在那裏,經人介紹我認識了做歌女的姚氏。她是一位嬌小玲瓏的美女,長得很迷人,我和她成為很好的朋友。有一個對她感興趣的有錢人大發醋勁,幾次警告我不要和她來往,並當著眾人的麵,讓姚氏表示和我分手。當姚不答應時,那個家夥竟將一盤魚翅菜扣在姚的臉上,姚被燙傷了。我聞知十分憤怒,決定把姚帶出那家樂園,納為侍妾。姚對我的舉動十分感激。”單純的陳潔如對蔣介石的故事深信不疑。於是蔣介石就把自己納妾的醜聞改頭換麵成“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了。

另外,蔣介石每次為了迎娶新人,也都是用道德的外衣掩蓋自己的風流。他為了能和陳潔如在一起,想要休掉毛福梅。就在毛福梅幫助他辦完蔣母的喪葬大事後,蔣介石對她及兩個兒子去信說:“餘葬母已畢,為人子者一生之大事已盡,此後乃可一心致力於革命,更無其他之掛係。餘今與爾等生母之離異,餘以後之成敗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奔波。餘十八歲立誌革命以來,本已早置生死榮辱於度外……”從前有“七出之條”,現在蔣介石成功而冠冕堂皇地炮製出了“為了革命而出妻”的“第八條”!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奇談怪論。而蔣介石偏偏就發揮厚黑之人臉厚心黑的本事,給他的風流披上道德的外衣,讓人哭笑不得無法反駁。於是蔣介石就是既抱得美人歸,又為自己鋪墊下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名號,完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傳承已久的“七出之條”為男子的風流披上了道德的外衣,使女子永遠處於被動的地位,絲毫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還有很多的“陳世美”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前程而另結新歡,而拋棄自己的結發之妻。而一些柔弱的女子往往也會信以為真地替丈夫的前途考慮,讓位於別的女人,讓婚姻結束於荒謬的謊言。而蔣介石完好地繼承了這些“優良品質”,給他的每一次風流都披上了道德的外衣。

◎另一半可以襯托自己的身份

普通人都會認為隻有權力、地位、金錢,甚或是豪宅、名車、名表可以襯托一個人的身份。但一個人選擇的伴侶實際上也能體現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蔣介石就是一個深諳此中之道的人。

民國時代,很多軍閥或政客都從舊式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轉向了新式婚姻的自由戀愛。他們的原配往往都是沒有文化的鄉下姑娘,而新妻子則一般都是能寫會算、追求進步的新式女人。蔣介石是玩轉政治的高手,自然知道,一個優秀的夫人能夠在內政外交上帶給自己多大的幫助,因此單單把迎娶宋美齡看做是滿足他自己的私欲是片麵的。這場婚姻更多是為了政治上的考量。

宋美齡儀態高雅、雍容華貴,加上天生麗質,是有名的美人;宋家是上海的巨富,與美國有廣泛而深刻的聯係。放眼當時的中國,她的確是數一數二的。蔣介石心裏明白,像毛氏、姚氏、陳氏這樣的妻子,雖可以操持家務,相夫教子,但是要母儀天下,還是擔待不起的。而隻有宋美齡這樣的女人,才能擔得起中國“第一夫人”的稱號。

雖然蔣介石休妻再娶的行為是有爭議的,但是試想若不是宋美齡,毛福梅、姚冶誠甚至陳潔如三人中,又有哪一個可以登上國際舞台,和外國元首交談甚歡?又有誰可以獲得更多國際上的支持,為中國革命出力?

蔣介石的擇妻觀表現出他的投機之道:一個人的奮鬥畢竟勢單力薄,找一位與自己身份相稱的伴侶,既可以襯托自己的身份,又可以促使自己更加成功,可謂事半功倍。而無論作為男人還是女人,都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能夠讓自己的愛人看到自己的價值,並與愛人相扶與共,這樣才能維持長久而幸福的婚姻。

婚姻需要的是謹慎,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來。如果你決定了自己想要相守終身的人,就應該懂得珍惜和知足。永遠都會有更優秀的人出現,但是幸福卻並不會始終在你身邊。蔣介石雖然風流,但是他跟宋美齡的感情卻始終穩定和融洽。因為他們的婚姻就是1 1>2的組合。

光有一份興盛的事業而沒有一個賢內助,和光有一份熾烈的感情而沒有一份能保障這份感情的生計都是不合適的。蔣介石對另一半的選擇表現出他的擇偶觀:另一半應該具備相當的素質,應該能襯托自己的身份。這樣才能水漲船高,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