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信字訣(1 / 2)

——信仰可以寄托一個人的許多價值觀,可以說,一個人的信仰就是他思想的濃縮。為了其政治野心,蔣介石曾一度改變信仰,但是這並沒有改變他的本性。

◎天下沒有不變的信仰

信仰對於追求信仰的人來說,如同生命;信仰對於追求個人前途的人來說,如同流水;信仰對於投機鑽營者來說,如同換衣。蔣介石就曾將信仰當作麵具,為自己進行包裝。

1924年,蔣介石應孫中山的邀請到廣州創辦黃埔軍校之時,廣東是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孫中山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允許共產黨以私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給國民黨這個已經有些衰落的政黨注入了新的活力。蔣介石作為孫中山的追隨者,自然也將“三民主義”作為自己的政治主張和信仰。

1925年4月9日,蔣介石在第一次東征結束後,回到黃埔軍校對入伍生的第三次訓話,表示出大力讚同共產主義,主張要學習蘇聯。他說:“我們的三民主義,是整個的,在社會學名詞中,就是‘國家社會主義’。”1926年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以“三民主義”信徒、孫中山的當然繼承人,以國民黨內的軍事當權者與功臣出現在大會的講台上。在大會的選舉中,蔣介石僅僅比汪精衛少一票,以248票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在二屆中執委第一次會議上,又被推選為常務委員。蔣介石成為左右討好的人物,支持率很高,位置步步抬升,已成為僅次於汪精衛的第二號人物,有了一定的政治基礎、社會基礎和軍事勢力。但汪精衛當時是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公認的孫中山事業的繼承人,蔣介石尚不具備徹底倒汪、實現其野心的必要條件。震驚中外的“中山艦事件”之後,蔣介石公開反共,為了自己的獨裁統治,推翻了自己曾經的信仰。而這一事件,竟成了蔣介石把權力一步一步地集中到自己手裏的鋪路石,為其後發動反共政變作了重要準備,是蔣介石日後終於成為反共獨裁者的重要契機。

從此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蔣介石其野心家的不甘於認輸的本性占了上風,作出推翻了自己曾經的信仰、發動政變的決定。他的行為表現出了對權力永無止境的追求。

◎深入骨髓的佛教徒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上,受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佛教的影響力很大。中國人的輪回觀念、因果觀念等,都因佛教而形成並且根深蒂固。

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篤信佛教,他一生濟困扶貧,做了許多善事。蔣介石從出生取名到家庭教育、送入私塾的整個童年時代,無不受到其祖父的關懷愛護,因此對這位祖父頗為崇敬。蔣介石的母親曾經皈依佛門,並且拜雪竇寺的主持果如為師。這使得蔣介石自幼就接觸到佛教,並對之懷有好感。在蔣介石自撰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一文中曾雲:“先妣於楞嚴、維摩、金剛、觀音諸經,皆能背誦注釋,尤複深明宗派。中正回裏時,先妣必為之諄諄講解,教授精詳。”又雲:“中正嚐治宋儒性理家言,而略究於佛學者,實先妣之所感化也。”

成年後,蔣介石投身政界,並逐漸成為中國社會舉足輕重的人物,其對佛教亦頗為重視。首先,作為一位佛教信徒,他深諳奧秘無窮的佛理,盡可排遣失意下野的煩惱,因而蔣每次下野,都要訪廟禮佛,通過向內反省等途徑,明心見性,在心理上作調適。其次,作為一位政治風雲人物,他十分明白佛教擁有為數甚多的僧徒和信眾,也是中國社會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想在日後的政治舞台更有作為,自己首先應有切實的崇佛信佛之舉,才能贏得佛教界對自己的廣泛支持,從而增強自己的社會基礎。

蔣介石和佛教高僧,堪稱佛教界領袖的浙江籍太虛大師也曾有一麵之交。1927年蔣介石下野後,電邀同是浙江籍的太虛大師前往奉化。蔣介石先陪他遊覽了溪口雪竇山風光,並單獨和他在雪竇寺細談了一整天。太虛大師當時對蔣的境遇也頗為同情,並寫詩贈蔣,詩雲:“國家安危係,青山未是歸。出曾驚鬼侮,退當遺人譏。此日藏雲豹,他年縛海稀。大雄能大忍,莫使素心違。”希望蔣介石勇“出”莫“退”,暫時隱忍,爭取東山再起,勸勉之情,躍然紙上。

第二天,適逢中秋,蔣介石特邀太虛大師一起賞月並為他和毛福梅講解佛經。毛福梅雖信佛多年,但因學識有限,對佛教教理卻不甚了了,聽太虛講了這麼多“空”、“了”,漸從懂點佛理進而明白事理。不久,毛氏終於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任蔣介石去迎娶宋美齡。

隨著蔣介石的仕途越走越廣,他每一次回到家鄉時,無論得意或失意,都要去雪竇寺走走,與住持聊聊。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1928年,內政部部長薛篤弼致函佛教會時指出:佛教具有“感化人心、轉移風氣、改良社會、改造國家之效用”,“應將我佛博愛、平等、堅苦卓絕之精神,發揮光大,使社會人類,均得受其指導,蒙其利益”。這都和蔣介石虔誠地信仰佛教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