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少年(2 / 2)

我們常常會羨慕和追求別人的美麗,卻忘了尊重自己的本性,稍一受外界的誘惑就可能隨波逐流。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優點和潛力,隻要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這些優點,並使之充分發揮,你也必能成為某一領域的領軍人物。

依照本性做事

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來源於本性,一旦依照這種本性處世,得到的結果往往就是成功。朋友之中若有人去過迪士尼樂園,相信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在迪士尼樂園穿梭之時,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便捷、舒適的感覺。當然,設計行業之外的人或許不會注意到這些。那麼迪士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到底是由誰策劃的、他又是怎麼做的呢?該設計為何會令世人驚歎呢?這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設計的“迪士尼樂園”馬上就要對外開放了,然而,各個景點之間的路徑該怎樣連接,一直還沒有具體方案。為此,格羅培斯先後修改了50餘次設計方案,但始終沒有一次能令他自己感到滿意。接到施工部的催促電話,格羅培斯心中十分焦躁,巴黎的慶典一結束,他就讓司機駕車帶他去地中海海濱。他想清醒一下,希望在回國前能夠將方案定下來。

汽車在法國南部的鄉間公路上奔馳,這裏漫山遍野到處都是當地農民的葡萄園。當他們的車子拐入一個小山穀時,發現那兒停著許多車子。原來這是一個無人葡萄園,你隻要在路邊的箱子裏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籃葡萄上路。據說這是當地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園,她因無力料理而想出這個辦法。誰知在這綿延上百裏的葡萄產區,總是她的葡萄最先賣完。這種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大師深受啟發。

回到住地,他給施工部拍了份電報:撒上草種,提前開放。

在迪士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裏,草地被踩出許多小道,這些踩出的小道有寬有窄,優雅自然。第二年,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

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迪士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順其自然,順乎本性;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便是格羅培斯成功的關鍵所在。

沒有必要總是做一個跟從者、一個旁觀者,隻需知道自己的本性就足可以成為一道風景。不從外物取物,而從內心取心,先樹自己,再造一切,這才是我們首先要做的。

活得真實一點

真我本性常因外物汙染而迷惑,進而喪失真我,於是紅塵中紛擾迭出。摒除善惡得失的相對價值觀念,超越絕對便可發現本性!有一位女子出身一個平常的家庭,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嫁了一個平常的丈夫,有一個平常的家,總之,她十分平常,忽然有一天,報紙大張旗鼓地招聘一名特型演員,演王妃。

她的一位好心朋友替她寄去一張應聘照片,沒想到,這個平常女子從此開始了她的“王妃”生涯。

太艱難了,她閱讀了大量的關於王妃的書,她細心揣摩王妃的每一縷心事,她一再地重複王妃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

不像,不像,這不像,那也不像!導演、攝影師無比挑剔,一次又一次讓她重來。

現在,平常女子已能駕輕就熟地扮演“王妃”了,進入角色已無須費多少時間。糟糕的是,現在她想要回複到那個平常的自己卻非常的困難,有時要整整折騰一個晚上。每天早晨醒來,她必須一再提醒自己“我是××”,以防止毫無理由地對人頤指氣使;在與善良的丈夫和活潑的女兒相處時,她必須一再地告訴自己“我是××”,以避免莫名其妙地對他們喜怒無常。

平常女子深有感觸地對人說:“一個享受過優厚待遇和至高尊崇的人,恢複平常實在太難了。”

說這話時,她仍然像個“王妃”。

假作真時真亦假,許多人都被“戲裝”異化了,以至於曲終人散後,還卸不下妝來,也找不到自己。驀然回首,那些希冀著的,仍需希冀,那些渴盼著的,仍需渴盼。唯獨改變了的是自己的本性。捫心自問:“我是否在意過自己最真實的內心世界,尊重過自己的本性?”心真的會告訴我們那個最真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