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抓機遇,李、白再起(1 / 1)

前一章談的蔣桂戰爭,是這兩大派新軍閥較量的第一回合。桂係在這一回合中敗下陣來。於是俞作柏走馬上任,當上了廣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當了廣西編遣區特派員。

俞作柏其人,在大革命時期已非無名之輩,那時他已是廣西省黨部農民部長,為人思想進步。他在主持廣西農運時,注意引用進步人士,壯族人民的忠誠子弟,中共優秀黨員韋拔群,就是接受俞的委派,去田南道當農運主任,領導右江一帶農運的。在俞的領導下,廣西普遍成立了農民協會。廣西農運開展得轟轟烈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桂係跟在蔣介石的屁股後麵,亦步亦趨。俞目睹種種反共的倒行逆施,憤而辭職。其後蔣介石為了打倒桂係,派周伯甘出麵,勸俞作柏策反李明瑞時,俞當即滿口應承,其目的不是為了助蔣,而是想借機取得廣西地盤,按照俞自己的設想,打開新的政治局麵。

俞作柏當上廣西省主席伊始,就先要求中共派幹部到廣西指導工作。1929年8月,中共中央派鄧小平為代表到南寧同俞洽談合作問題。由於俞的路子對頭,時間不長,廣西局麵就有了相當大的改觀:

韋拔群從右江地區來到南寧,從俞作柏處領到一批槍支彈藥,初步建立起右江地區的農民武裝,並著手建立右江革命根據地;

中共廣西地下黨積極籌備,打算9月間在南寧召開省代表大會;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南寧分校入伍生團,第二、三期學員合編為教導總隊,由中共黨員張雲逸任總隊長。著手組織工農武裝。

如此等等。

在一個短時間內,廣西出現了大好形勢。然而,太顯眼了,地方上的土豪劣紳大為不安。許多情況都傳入蔣介石的耳中。蔣介石給俞拍來電報,要俞親自去南京彙報工作,講清情況,或者派吳鐵城去南寧調查。俞回電對蔣說;沒有時間去南京述職,也不同意派吳某來南寧調查。這種欠考慮的回答,隻能加深蔣介石對俞的懷疑。

事有巧合,不早不晚,就在這時薛嶽趕來。原來薛是受汪精衛,張發奎之托,遊說俞作柏、李明瑞與汪、張攜手反蔣。在薛嶽的鼓動下,俞同意和汪、張合作反蔣,並於9月27日,發出通電,就任”護黨救國軍“南路總司令,李明瑞為副總司令。他們還表示歡迎張發奎到廣西共議反蔣大事。

蔣介石原隻知俞作柏在廣西采取了不少激進措施,如今又看到他發表了護黨救國通電,不免為之一驚,蔣當即於10月2日下令,免去俞作柏、李明瑞本兼各職。

俞、李的護黨救國通電和蔣的免職令,使廣西政局頓時發生變化。李宗仁的部將呂煥炎,先舉叛旗,和李明瑞在武漢共同倒戈的楊騰輝,此時也和李明瑞反目,李明瑞的心腹將領黃權也叛李。李明瑞左右隻剩下兩個團了,形勢相當危急。麵對這種情況,鄧小平和張雲逸二人到一起經過一番深入磋商後,迅即帶領南寧軍校的兩個教導大隊和一個教導團,轉移到百色和龍州。避免硬拚,保存了革命實力。後來這支隊伍,都成了紅七軍和紅八軍的基幹隊伍。

再說蔣介石,免去俞、李二人的職務後,便封呂煥炎為廣西省主席,呂自感聲望不高,不敢到職主持省政。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一看,東山再起的良機已到,三人計議一番之後,便策動他們當年的老部下和所謂廣西民眾團體代表,到越南海防,敦請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回廣西主持省政。於是黃、白二人先潛回廣西,李宗仁隨後也趕到南寧。他們重新召集老部下,在南寧又打出了”護黨救國軍“的旗號。李宗仁自任總司令,黃紹竑任副總司令兼廣西省主席,白崇禧任前敵總指揮。他們的旗下又聚集了六個師、二個旅和一個獨立旅。這和桂係的往日相比,相差很遠。李、黃、白三人感到差強人意的是,畢竟已東山再起,隻要他們把老巢再慘淡經營一番,將來機遇一到,仍可爭雄問鼎,那時還不知鹿死誰手。

李、黃、白打出”護黨救國軍“旗號後依然是聯合粵軍,因為兩廣是唇齒相依。聯合才能圖存。

蔣介石絕不允許”護黨救國軍“存在,他反應迅速,急調何應欽率軍進入廣州,聯合陳濟棠,打退了張(發奎)桂聯軍。

這次參加”護黨救國軍“進行反蔣作戰的,還有駐河南的唐生智和駐安徽的石友三。蔣介石萬萬想不到,他剛剛扶起不久的唐某和剛剛投靠他的石某竟會如此迅速翻臉反水。這樣,蔣介石在調何應欽去廣東的同時,下令劉峙北上討唐,另派人聯絡閻錫山出兵南下攻唐。唐生智腹背受敵,慘遭失敗,化裝逃遁到天津租界隱居,部隊被改編。石友三又重新投靠蔣介石。

所謂”護黨救國軍“的反蔣之戰,至此徹底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