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聖域中的朝聖者(14)(3 / 3)

索菲亞複國以後,因為像他一樣投降過帝國的領主貴族不在少數,借著阿斯爾登基大典的機會,讓他們重新宣誓效忠,皇帝阿斯爾也都將他們赦免了。但是首相克瑞斯的政策就是逐步削弱諸侯實力,像這種有過投降紀錄的諸侯自然不能放過,於是他采用各種手段,或軟或硬,軟的手段就是對領主本人封授官爵,然後將他調往王都上任,將本人置於宮廷的監視之下。而硬的手段,就是以曾經有過不穩跡象為理由,將該諸侯整個家族遷往王都居住,原領地或是沒收,或是贖買。總而言之,克瑞斯采取種種手段逐步消除索菲亞領土內原諸侯的影響力。首當其衝的乃是王都附近那些當年投降青龍騎士雷昂的諸侯,波爾拉地處偏遠,暫時還未受到波及,但像埃米爾伯爵這種曾經有過具體敵對行動的人,遲早會被處理,這一點無人懷疑。

不過因為阿斯爾王朝複興未久,各類事務繁忙,近來克瑞斯又忙著出兵援救南十字軍,事情也就暫時耽擱下來。但對於埃米爾伯爵來說,卻是獲得了一個喘息之機,一想到王都聖佛朗西斯城遲早會派使者前來,伯爵埃米爾心中就極為緊張。這種緊張發展到極限,又遇上了冰龍海騎士團入侵的機會,終於爆發出來,與其像現在這樣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還不如索性拚一拚,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波爾拉領主,伯爵埃米爾終於向索菲亞舉起了反旗,同時派人與伊美爾達的冰龍海騎士團聯絡,希望能得到帝國的呼應。

恐怕就連伊美爾達自己也沒想到過,她的進攻行動居然會得到索菲亞本國諸侯的呼應。一開始,伊美爾達本以為那隻是個低劣的陷阱,根本就不打算理睬,然而根據波爾拉使者的要求,在向赤龍重裝兵團的副軍團長凱勒爾證實過之後,伊美爾達發現她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進軍新科夫諾城的機會。

新科夫諾城作為整個大陸南方最繁榮的貿易商港,一直是索菲亞王國最重要的財源所在,更是索菲亞兩大軍事支柱之一南十字軍的根本重地,卡奧斯帝國曾經多次向此地發起過進攻,但無論是卡爾達克與凱勒爾率領的陸軍,還是加拉米奧的海軍,都未能取得成功。伊美爾達本人也曾經試圖通過奇襲的方式奪取新科夫諾城,但也因為計劃泄漏而失敗。此次她率軍出征,也曾經考慮過攻擊新科夫諾城,但是她缺乏陸軍支持,很難打登陸戰。而且艦隊要繞過皮特羅斯港口作戰,補給線很容易被切斷,所以伊美爾達寧肯在皮特羅斯港口附近穩紮穩打,也不願輕易冒險。

但是現在,有了波爾拉領主的支持,局麵就大不一樣了,新科夫諾城防衛本來就薄弱,若是在海陸兩麵同時遭到攻擊,必定難以防範;另一方麵,波爾拉領地可以作為據點提供給冰龍海騎士團足夠的補給品,她不用再擔心補給線被切斷了。伊美爾達原本就是個極有決斷的將官,一旦形勢許可,她立即毫不猶豫地指揮艦隊南下,不再與南海騎士團糾纏而是直接繞過皮特羅斯港口,浩浩蕩蕩向新科夫諾城開去。

在這種情況下,新科夫諾城的商人議會表現得極為緊張,他們同時向索菲亞王都聖佛朗西斯城的伊斯華特和以艾爾夫為首南十字軍所部駐紮的皮特羅斯港口,甚至包括遠在奇亞森城下的索菲亞首相克瑞斯那邊都發出了好幾封求救信,全都是在大喊一個內容———“快來救命啊!”

商人議會如此緊張倒也情有可原,向來擔任科夫諾商人保護者的南十字軍主力如今被包圍在帝國本土,自顧不暇。甚至就連商人議會的領導者,議會團長斐蘭德本人也和海因等人一起滯留在帝國了。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驟然聽到新科夫諾城遭遇帝國冰龍海騎士團和波爾拉叛軍海陸夾攻的消息,就算是正規軍人也會感到害怕,更何況科夫諾裏隻有一些膽小的商人!

當然,商人議會的求救信還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別人姑且不論,原本就是科夫諾商人出身的艦隊提督普立克對這種求救是絕不會置之不理的。他立刻找到了伊斯華特要求出兵援救,並表示哪怕隻有自己一支中隊也要前往新科夫諾城。這下子伊斯華特可就麻煩了,於情於理,他都不能讓伊美爾達攻占新科夫諾城,否則,就算皇帝阿斯爾這邊不責怪,南十字軍那邊他也無法交待。但是伊美爾達的艦隊可著實不好對付,他前些日子一直是采取守勢,又有充足的補給和完備的後勤港口,尚且難以取勝,更何況如今要主動去進攻對手,而且還是在對方有陸上呼應的情況下,豈不是自尋死路!但普立克的要求也不能不理,伊斯華特陷入兩難境地之中。

而就在這極端的困難之中,伊斯華特又遭遇了第二個麻煩:首相克瑞斯給他派來的那位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