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作為遠射兵器,在春秋戰國時期應用相當普遍,被列為兵器之首,貴族將門之子從小就學習射箭。“射”作為一種技藝是公卿大夫必須通曉的“六藝”之一,不僅在國君會盟、宴會上被視為一種禮儀,而且在民間風俗中也以它為禮節。哪家生個男孩,門口便掛一張弓,期待男孩長大後,勇武有力,能弓善射。東周時期有一位名叫“養繇基”的小將,自幼習射,少年便精通射技,百發百中,被人們稱為“神箭養叔。”
漢代時,製作弓箭更加利於實戰,造出許多用於步戰、水戰、騎戰的各種弓箭。有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等。不僅弓力強勁而且裝飾有銅箍、玉角,十分精致美觀。人們視射技既是一門戰術又是一門藝術,有人形容呂布射箭“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古代典籍裏,不少文人重筆潑墨描寫了生動逼真的弓箭戰鬥場麵。《前漢演義》中描述,漢文帝時,周亞夫迎戰吳楚兵“前驅發出弓弩手,連環迭射,後隊發出刀牌手,嚴密加防”。又有敵兵“群鏃齊飛,爭注漢軍”;漢高祖“冒矢督戰,毫無懼色”。漢代著名的“飛將軍”李廣,曾以其百步穿楊的射箭絕技威震邊關,使匈奴不敢進犯。據說,李廣使用的箭名叫“大黃箭”,常有“強弓四射,箭如飛蝗”之說。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一次,李廣巡視山麓,遙見草叢裏臥著一隻老虎,急忙張弓搭箭射中虎射。可是那虎居然靜臥不動,走近一看,原是一塊貌似猛虎的大石頭。箭透進石中約有數寸,外麵隻露出箭羽。經此一箭,李廣名聲更大,眾人皆傳李廣具有神力,故箭能穿石。射箭雖然講求技巧,但臂力是首要條件。古時弓力以“石”為計算單位(1石=94斤)。三國時,有名的蜀將黃忠雖年逾花甲,仍不服老。一次,蜀國點將,欲破魏國名將張鄧。軍師諸葛亮認為隻有張飛能抵過張鄧。黃忠則曰:“某雖老,兩臂尚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豈不足敵張鄧匹夫耶?”說著取下架上大刀,掄動如飛,壁上的硬弓連拽折兩張,可謂“老當益壯”。南北朝弓的拉力增大。據《梁書》記載:“羊侃臂力絕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馬上用六石弓。”
唐代弓分為長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種。長弓用作步戰,角弓用於騎戰,稍弓和格弓是狩獵用弓和皇朝禁衛軍用弓。唐宋以後直到明清,弓的形製日趨單一化,大致可分為常用弓和練習弓。前者注重射擊的準確度,後者練習張弓的臂力,所以練習用的是“大弓”和“長弓”。明朝特別重視弓的選材與製作,一把弓所用的材料,往往分別來自許多地方。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各代朝臣都十分重視弓的製作和使用。因為在古代戰爭中,“兩軍相遇,弓弩在先”。無論是攻守城鎮,還是伏擊戰、陣地戰都可以弓箭為利器,“先下手為強”。自火器問世之後,弓箭仍以它輕巧靈便、射中率高之長而繼續服役軍中,一直延用到清朝末年。時至今日,我們在體育競技場上,仍能目睹射箭神手的英武風姿。
古代人稱箭為“矢”。箭頭叫“鏃”或“鏑”。各種弓弩都使用矢,可以說,矢與弓是同時代的產物。最早的矢很簡單,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應是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人們把石片、骨或貝殼磨製成尖利的形狀,安裝在矢杆一端,這就製成了有石鏃、骨鏃或貝鏃的矢了,比起單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進了一大步。為了較準確地命中目標,必須把握住箭在飛行中的方向,於是人們在箭杆的尾部裝上羽毛,使箭的形製趨於完善。
商代遺址中曾出土了帶銅鏃的箭,全長85厘米,並有皮革製的箭袋。由於箭在戰爭中如同子彈,有去無回消耗量大,即使有了銅鏃箭也不可能大量應用,仍以石鏃和骨鏃箭為主。箭雖然隻有箭鏃、箭杆、箭羽三部分組成,但古人製作時非常講究各部分的尺寸、形狀、比例、選材等。單就箭鏃來看,殷墟出土的銅鏃有四種:一是薄匕式,類似匕首的鋒部,鏃中有脊,兩側分葉,外緣帶刃,兩刃向前聚成鋒並向後形成倒刺,中脊向下伸出,形成連接箭杆的鋌。二是三棱式,這種鏃呈長條形,有三刃棱,上有尖鋒,下出鋌。三是圓錐式,鏃頭短而體輕,上銳下圓,形似圓錐。四是平頭式,形如圓柱,鏃頭平而無鋒,僅可撞擊不能射殺,是專門用做習射時的“誌矢”。在實踐中證明“三棱式鏃”最適用,其優點是:製作簡便,鏃體堅固,鏃鋒銳利,穿透力強。還因鏃體近似流線型,故箭飛行時阻力小,方向性好,保證了箭射出後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又具有較強的殺傷性能。所以,到戰國末年,三棱銅鏃以其優勢逐步取代了各式銅鏃,成為箭鏃的主要形製。陝西秦俑坑出土的銅鏃數以萬計,三棱銅鏃占99.85%,足以說明先秦時期已由多種鏃型趨於單一形式的三棱鏃。
箭杆古代稱“梃幹”,一般用竹或木兩種材料製做。古時候,人們把用竹製做的箭杆稱為箭;把木製的稱為“矢”。根據古代植物資源的分布,我國東南地區多用竹製箭杆;東北、西北地區多用樺木、楊木、柳木;華北地區則多用萑柳。另外箭羽對於箭的飛行速度及命中率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人對箭羽的選擇及用量的多少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果羽毛太多,會減慢箭的飛行速度,射程縮短;羽毛過少,飛行時箭身不平衡,影響準確度,因此必須有恰當的比例。《考工記》中論述了一種檢測方法:將箭杆投入水中,根據其沉浮部分的長短,以求出裝尾羽的比例。箭羽以翢翎最好,其次是角鷹羽、鴟梟,最差是雁鵝羽,遇風易斜竄。但由於上好的箭羽來源少,宋代人發明了風羽箭,即在箭尾安羽處剔空兩邊,利用凹進空槽的氣流保持箭在飛行中的穩定性,這種設想非常科學。另外還有用硬紙做的紙羽箭,或短小的無翎箭。大弩上使用的長箭則是鐵片製成的鐵羽箭。
中國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箭,是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製的。此箭全長67厘米,有三棱銅鏃、竹杆,帶三根尾羽。鏃和羽都經纏絲塗漆與箭杆相固定。為增大箭的殺傷效力,後漢時耿恭發明了“毒箭”。三國時,關羽攻打樊城,遭到曹仁500名弓弩手的亂箭阻擊,右臂中一弩箭,箭頭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遂請華倫醫治。神醫華倫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烏頭是一種藥用植物,中草藥名叫“附子”,其莖、葉、根均有毒。那時少數民族習用的弓弩箭頭多帶劇毒,中箭者,皮肉爛,爛到五髒而死。可見毒箭的致殘、致死率是很高的。隨著金鎧鐵甲的出現,要求箭更具穿透力。晉代多用鋼鐵箭鏃。唐代箭分為竹箭、木箭、兵箭、弩箭四種,前兩種用於狩獵,後兩種用於戰鬥。用於戰鬥的箭鏃用鋼製成,刃部較長,能穿透堅甲。
明清時代,出現了一種飛行中帶響的箭叫“鳴鏑”。據《前漢演義》描述,這種箭出自匈奴國太子冒頓之手。冒頓為爭王位,欲收服民心,以便為所欲為,便發明了一種骨箭,上麵穿孔,發射時有聲,稱為“鳴鏑”,由他專用。明清時的“鳴鏑”是在箭鏃上加了一個用骨或獸角製成的小哨。箭的發展,是隨弓弩的不斷改進而發展的,強弓大弩的出現,要求箭具有良好的穿透力,所以對箭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