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城池攻守的器械(2 / 3)

(3)巢車

巢車是一種專供觀察敵情用的瞭望車,車底部裝有輪子,可以推動,車上用堅木豎起兩根長柱,柱子頂端設一轆轤軸(滑車),用繩索係一小板屋於轆轤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麵開有12個瞭望孔,外麵蒙有生牛皮,以防敵人矢石破壞。屋內可容納兩人,通過轆轤車升高數丈,攻城時可觀察城內敵兵情況。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時,楚共王曾在太宰伯州犁的陪同下,親自登上巢車察看敵情。公元23年王莽軍圍攻昆陽時,造高10餘丈的大型巢車,用來觀察城內守軍動態,稱為雲車。

宋代又出現一種將望樓固定在高竿上的“望樓車”。這種車以堅木為竿,高8丈,頂端置板層,方闊5尺,內容納一入執白旗瞭望敵人動靜,用簡單的旗語同下麵的將士通報敵情。將旗卷起表示無敵人,開旗則敵人來;旗竿平伸則敵人近,旗竿垂直則敵到;敵人退卻將旗竿慢慢舉起,敵人已退走又將旗卷起。望樓車,車底有輪可來回推動;豎杆上有腳踏橛,可供哨兵上下攀登;豎杆旁用粗繩索斜拉固定;望樓本身下裝轉軸,可四麵旋轉觀察。這種望樓車比巢車高大,觀察視野開闊。後來隨著觀察器材的不斷改進,置有固定的瞭望塔,觀察敵情。

(4)轒讟車

轒讟車也是一種古代攻城戰的重要的工具,用以掩蔽攻城人員掘城牆、挖地道時免遭敵人矢石、縱火、木檑傷害。讟車是一種攻城作業車,車下有四輪,車上設一屋頂形木架,蒙有生牛皮,外塗泥漿,人員在其掩蔽下作業,也可用它運土填溝等。

攻城作業車種類很多,還有一種平頂木牛車,但車頂是平的,石塊落下容易破壞車棚,因此南北朝時,改為等邊三角形車頂,改名“尖頭木驢車”。它是用長1~1.5丈、圓徑1.5尺的圓木為脊,用斜柱支撐,下寬上尖,高七八尺,蒙以生牛皮,下安六輪,車廂內沒有底,作業人員可在車內著地推車。車內可容6~10人。這種車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敵人石矢的破壞。

為了掩護攻城人員運土和輸送器材,宋代出現了一種組合式攻城作業車,叫“頭車”。這種車搭掛緒棚,前麵還有擋箭用的屏風牌,是將戰車、戰棚等組合在一起的攻城作業係列車。頭車長寬各7尺,高7~8尺,車頂用兩層皮笆中間夾1尺多厚的幹草掩蓋之,以防敵人炮石破壞;車頂中央有一方孔,供車內人員上下,車頂前麵有一天窗,窗前設一屏風笆,笆中央開有箭窗,以供觀察和射箭之用;車兩則懸掛皮笆,外麵塗上泥漿,防止敵人縱火焚燒。“緒棚”接在“頭車”後麵,其形製與頭車略同。在緒棚後方敵人矢石所不能及的地方,設一“找車”,用大繩和“緒棚相連,以備絞動“頭車”和緒棚”。在頭車前麵,有時設一屏風牌,上麵開有箭窗,擋牌兩側有側板和掩手,外蒙生牛皮。使用頭車攻城時,將屏風牌、頭車和緒棚連在一起,推至城腳下,然後去掉屏風牌,使頭車和城牆密接,人員在頭車掩護下挖掘地道。緒棚在頭車和找車之間,用絞車絞動使其往返運土。這種將戰車、戰棚等組合一體的攻城作業車,是宋代軍事工程師的一大創舉。

(5)臨衝呂公車

這是古代一種巨型攻城戰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車。車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分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武士,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壞城牆設施的器械。進攻時眾人將車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兵士們通過天橋衝到城上與敵人拚殺,車下麵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這種龐然大物似的兵車在戰鬥中並不常見,它形體笨重,受地形限製,很難發揮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現,往往對守城兵士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從而亂其陣腳。

這種巨型攻城戰車,在先秦時就使用過,那時車體小些。周代軍隊用的大型戰車,每車24人推,用8個車輪,車上豎旗立鼓,載武士數名,裝備矛、戟、強弩。車外用堅厚的皮革遮蔽,可用來攻城。763年,涇原兵嘩變,唐德宗出奔奉天,朱泚被立為秦帝,率軍攻打奉天。他遣人製造了一種長約數十丈,高數丈的大型攻城戰車,名叫“雲梁”。下設巨輪,上蓋濡濕的氈毯的皮革,以防火攻。車內裝載兵士數十名。因為車體過於龐大,人力難以驅動,隻得憑借風力才能前進。這種車大概是臨衝呂公車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