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彈有“威遠石炮”,是一種類似地雷的炸彈,用石鑿成,內裝火藥2幾,小石子100枚,用大石彈塞炮口,外觀呈橢圓形,彈壁較厚。另外鑿一火眼安裝引線和發火裝置,並用蠟封口固定,外接長繩以備拉發。守城時可置於城下敵人易接近處,野戰時放在敵人必經之路上,稍施遮掩,乘敵不備時,拉繩引爆。

泥彈有“萬人敵荔枝炮”等。“萬人敵”又稱“火罐”,用生鐵鑄成,每罐裝火藥及斤,再裝入鐵蒺藜、碎石、碎鐵等物,罐口安裝引信,罐外四周有耳,係以粗麻繩,使用時,點燃引線便可隨時擲擊敵人,爆炸力強,彈片飛及數百步,傷敵甚眾。此外還有木質彈“木炮”等等。

慢炮是一種定時爆發的炸彈,是明朝嘉靖中曾銑鎮守陝西三邊時發明的,類似現代的定時炸彈。這種炮的形狀像個圓鬥,外麵塗五彩花紋,就像一個美麗的玩具,內裝火藥和發火裝置,點燃後,三四小時自動爆炸。當敵人經過時,將慢炮放置路旁,待敵人拾取後,相互觀賞時,突然爆炸。這種慢炮,在晚清時也有人製造,名叫“手捧雷”。清朝鹹豐初年,大學士賽尚阿赴廣西參與鎮壓太平軍,聽說捉到了胡以暘,便讓他回去招降其兄胡以日光。賽尚阿讓當時的兵工專家丁守存特製了一個裝有炸彈的木匣,假稱有一封信放在匣子內,讓胡以日光交太平軍首領。這種炸彈便是“手捧雷”,一啟匣立即爆炸,十分靈便。

在明代除了使用各種炸彈以外,還有許多爆破器材。通常用管狀、桶狀物裝入烈性炸藥,引爆,用於攻城炸船等戰鬥中。爆破器材直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仍是攻克敵人碉堡、坦克、防禦工事及橋梁、鐵路等的重要武器。也許,今天的青少年們還記得戰鬥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事跡,他手中托舉的炸藥包就是一種爆炸力極大的爆破器材;還有《英雄兒女》電影中王成手握的爆破筒。盡管那時的爆破用器還很笨拙,火藥成分也不夠精純,往往需用很大的藥量才能發揮巨大的爆破力,但在當時戰場上也曾大顯神威。

據明代兵書《武備誌》《火龍經》記載,有一種專門用於炸敵船的火藥桶。即在木桶中放粗緩火藥5斤,上麵覆蓋一層薄沙土。臨用時,取無焰火炭二三塊放在粗碗內,覆以薄灰,平放在桶內的沙土上,輕輕將桶加蓋加閂,投擲時,須雙手平舉,輕拋出去,落到敵船上頃刻爆炸。這種火藥桶不裝引信,隻要桶碰及目標,碗內火炭打翻,便可引爆桶內炸藥,使敵人沒有時間拾起來擲回。另外明朝還使用一種水上爆破艇,名叫“子母舟”。在母舟的後部隻有兩邊幫板,腹內空虛,後藏一小舟,通連一處,亦有蓋板,用來掩蔽人。母舟艙內貯滿火藥、縱火器具,船頭兩掖釘滿狼牙釘,當與敵船靠幫時,用鉤拒搭住敵船,拴上纜索,將母船發火,與敵船共焚,爆破手乘子船返回。後來又經改進,創製了更為靈活的聯環舟。舟長約4丈,外麵看像一隻船,分開則為二隻舟,中間以環聯結,前半部船艙盛火器,船首釘滿“大倒須釘”,遇敵時,猛撞敵船,大釘鉤住船,然後點火,解脫聯環,乘後半截返回。

地雷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古代火器。在電影《地雷戰》中,我們看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戰,地雷不夠用,就自己動手製造各種石雷。有的村中的老人還把配製火藥的方法,“一硝二磺三木炭”,傳授給年輕人。在日寇掃蕩時,村村戶戶,河溝路岔都擺下了地雷陣,炸得敵兵人仰馬翻,失魂落魄,使得這一古老的火器重顯威力。地雷在我國約有500多年的曆史。明代兵器製造家首次發明創製了地雷,並大量用於戰爭。明代兵書《武備誌》中記載了10多種地雷的形製及特性,並繪有地雷的構造圖。地雷多是用石、陶、鐵製成的,將它埋入地下,使用踏發、絆發、拉發、點發等發火裝置,殺傷敵人。早期的地雷多是用石頭打製成圓形或方形,中間鑿深孔,內裝火藥,然後杵實,留有小空隙插入細竹筒或葦管,裏麵牽出引信,然後用紙漿泥密封藥口,埋在敵人必經之處,當敵人將近時,點燃引信,引爆地雷。這種石雷又叫“石炸炮”。其構造簡單,取材方便,廣泛使用於戰鬥。但也因貯藥量小,爆炸力較小,而漸被更新。後來地雷的形製,特別是發火裝置得到不斷改進,擴大了地雷的有效殺傷範圍。地雷的形製也多種多樣,在此介紹幾種代表性的器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