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火器起源於北宋時期,它是在火藥不斷改進的基礎上產生的。與燃燒性火器相比,爆炸性火器有更大的殺傷力。可將火藥裝入紙製、竹製、陶製、鐵製的彈體內,點燃引信,引爆炸藥,炸傷炸死敵軍人馬及摧毀敵人防禦設施。其使用範圍從地麵擴展到地下和水下。爆炸性火器依其性能和應用範圍,可分為炸彈、地雷、水雷三類。

這類火器是在燃燒性的“霹靂火球”和“霹靂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宋時,人們用竹蔑編製成球形,外糊泥紙,內裝火藥和瓷片,施放時發出霹靂般的震響。這更是處於萌芽時期的爆炸性火器“霹靂火球”。它主要起燃燒作用,但同時可崩射出碎瓷片以擊傷敵人。後來進一步製成“霹靂炮”,是用紙筒做炮管,內裝石灰和硫磺等物,燃放時,彈體先射向空中,再降落水中,硫磺和石灰見水便膨脹發火,跳出水麵,紙筒隨即炸裂,石灰煙霧四散,可迷障敵人,傷及雙目。1126年,金人圍攻汴京時,宋將李綱下令施放霹靂炮,擊退了敵軍。1161年,虞允文在采石磯大破金兵時也曾用過霹靂炮。據史料記載,金屬炸彈是出自金人之手。金世宗時,陽曲(今山西太原)北鄭村有個名叫鐵李的獵手,專門以捕捉狐狸為業。他製造了一種陶質的“火罐炮”,下粗上細,罐內裝入火藥,在細口上裝引信。捕狐時點燃引信,火罐爆炸,所發出的猛烈響聲,驚得狐狸慌忙亂跑,都逃進預先設置的網裏。這種陶火罐就是金屬炸彈的雛形。

大約在13世紀初,金人學會了製造火器,並發明了鐵製炸彈,金人稱為“震天雷”,宋人叫它“鐵火炮”。這種炸彈用拋石機發射,彈殼用生鐵鑄成,有罐子形、葫蘆形、圓體形、合碗形四種。其中罐子式的震天雷,口小身子粗,殼厚2寸,內裝火藥,上安引信。投擲或發射出去,爆炸聲如雷灌耳,彈片炸起,可鑽透鐵甲,殺傷力相當大。1221年,金兵攻蘄州時,曾用震天雷轟擊,給宋軍以重創。1232年,蒙古兵進攻金南京(今河南開封),在攻城器械“牛皮洞”的掩護下,挖掘城牆,城上守軍開始用矢石反擊,毫無作用。金兵遂用一隻“震天雷”沿城牆用鐵索吊下,發火後,“其聲如雷,聞百裏外”。城下攻城掘牆的蒙石兵連同防護用的“牛皮洞”皆被炸成碎片。在當時“震天雷”的爆炸威力是十分驚人的。古代人所稱的“鐵火炮”,與現代軍隊裝備的大炮截然不同,那時的火炮,在現在看來隻不過是一種大型地雷,形體笨重,其爆破性強,但不具備發射機能。那時借助拋石機或人手拋擲,所擲距離有限,而且目標難以準確,多用於炸毀敵方的城防設施,在攻守城的戰役中使用最多。

元代鐵火炮的製作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都使用過鐵火炮。第一次是在1274年,元軍在忽敦等率領下,同日軍交戰於博多。據日本《八幡愚童訓》記載,元軍登岸後,指揮者居高臨下,命萬人發射短而毒的箭,一時箭如雨下,毒焰彌障。退兵時發“鐵火炮”,聲如雷霆。日本兵被這炮聲驚得目瞪耳聾,不知所措。這一仗打得日軍慘敗,而元軍也因弓矢用盡,不得不退兵。1281年,元軍在範文虎等人率領下再度東侵日本,進攻壹岐、澉浦時,曾發“鐵火炮”擊敗日軍,並殺死日將少貳資師。但此時元軍遇到颶風,兵士各自逃生,天災使士卒陷沒10萬人。曾參加過這兩次戰役的日本畫家竹崎季長,戰後將親眼目睹的戰鬥場麵描繪出來,並於1292年彙集成畫冊,題名為《蒙古襲來繪詞》。其中有一幅是畫元軍施放“鐵火炮”的真實場景,畫的左邊是元兵,右麵是日本兵,中間地上有一隻呈炸裂狀態的“鐵火炮”。這隻鐵火炮下半部還完整,上半部已炸碎,碎片飛起,火焰四射。從畫麵上可以看出,這隻鐵火炮是兩半合成的,就是金人的“震天雷”4種形式之一的“合碗式”。我國勞動人民在13世紀初創製的兩個半殼合鑄雷殼的方法,在過了4個世紀之後,歐洲各國才使用它來製造炮彈。明代的炸彈種類增多,燃放方法也大有改進。依炸彈質料不同可分為鐵彈、木彈、石彈、泥彈等。鐵彈有“擊賊神機石榴炮”,它類似現代的手榴彈。用生鐵鑄造,形狀像成熟的大石榴。上端留一孔,內裝火藥和毒藥,將藥裝滿大半,再放入一個酒杯,杯內燃火種,用鐵蓋將石榴炮口塞緊。炮外殼塗成白色,上麵繪成五彩花草。臨敵時,可用手投擲,以炸敵兵,也可放置路旁,待敵人拾取後,動搖火種,立即引爆彈體,炸死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