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明代裝備軍隊的火炮達百餘種,用於水戰、陸戰、海防等。明代中葉以前的各種火炮沒有瞄準具。這些火炮身管短,炮的口徑和彈藥均無標準,裝填發射速度慢,射程也較近,命中率偏低,威力有限,而且發射時後座力極大,一般要後座二三十步遠,有時還會左右橫蹦,甚至翻轉倒地,往往傷及炮手。還由於炮身笨重,行軍移動時,須車載騾馱,極不方便。15世紀創製了專用炮車,把大型火炮固定在炮車上,臨敵射擊,省去了搬運的不便。這種炮車有兩輪、三輪和四輪的,但火炮發射時,炮車仍要後座一丈遠。後來又用鐵錨來固定炮車,或將車輪埋入土中,小一點的火炮就直接用鐵橛釘在地上,這樣可以控製後座力,同時又可使命中較為準確。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兵器家們又發明了炮架。火炮安裝在這種炮架上,可以上下左右旋轉,變換各個方向射擊。這些改進,使得火炮可以運用自如,機動性加強;可隨時變換射擊方位,擴大了射殺幅度。在此基礎上,為了增加火炮的發射速度,還發明了“兩頭銅銃”和“百子連珠炮”。為了增強炮身的抗裂性能,在炮身外增加了鐵箍。下麵先擇要介紹沒有瞄準裝具的各類火炮的形製及性能。

這是明代中葉的一種將軍炮,創製於明朝嘉靖年間,那時在我國東南山區,倭患猖獗,當地軍民利用多種形式與倭寇戰鬥。但由於水田裏溝渠縱橫,地形複雜,原來使用的武器顯現出很多缺陷,有的毒虎炮體輕易跳;佛朗機體重形笨,裝運困難,舉步維艱;鳥銃火力弱,難以抵擋倭寇的結隊衝鋒。於是兵器家們創製了這種虎蹲炮,它像一隻蹲臥的老虎,有著粗壯的炮身,首尾2尺長,周身加了7道鐵箍,炮頭由兩隻鐵爪架起,另有鐵絆,全重36斤。看起來虎虎勢勢,煞是威風。發射之前須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麵,每次發射可裝填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麵用一個重30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壓頂,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轟聲如雷,殺傷威力及輻射範圍都很大,特別適用於防險守隘,轟擊倭寇密集的作戰隊形,有效地阻遏其瘋狂的攻勢。所以,在以後的抗倭戰爭中,戚繼光的軍隊裏,每500人裝備3門虎蹲炮,專門用來扼守路口和要塞。

這是一種專門用來攻城的火炮。火炮由堅木製成的原炮架支撐,炮首高昂,炮尾用鐵索固定於地麵。炮彈用生鐵熔鑄,內裝1升、2升或3升火藥,依爆炸力大小依次稱作飛火、神火、烈火。這種炮彈,破壞力、殺傷力都很強。攻城戰鬥中足以炸毀城門,破壞城牆等。

我同的火炮裝有瞄準具是從明代中葉,佛朗機輸入之後開始的。火炮裝設瞄準具以後,大大提高了射擊的準確度。這些火炮普遍延長了身管,從而增加了火炮的射程;還采用了多子炮,可以連續射擊,加大了火炮的射速,有效地防上了火炮炸裂。通過這一係列的技術改進,火炮的威力大增。

“佛朗機”,是當時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東方民族泛指歐洲人所用的名稱。中國人稱葡萄牙人為“佛朗機”,這是從東南亞的伊斯蘭教徒口中傳來的。1497~1498年,葡萄牙殖民者瓦斯科•達•伽馬乘船繞過好望角,到達了印度的馬拉巴爾海岸以後,目睹富庶的東方寶地,激起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垂涎。為了更多地掠奪東方的財富,擴張他們的勢力,從那時起,葡萄牙的海盜商人不避遠洋之險,經常率艦隊東來。進而於1505年占領了印度的西南海岸。1509年又到了馬六甲。1517年,葡萄牙殖民者的八艘海盜船駛到廣東東莞縣境。當時的兩廣總督陳金對他們以禮相待,並讓這些遠方來的不速之客住進專門招待外賓使節的懷遠驛。那時我國東南沿海的漁民經常遭到“海盜”的殺戮和搶劫,罹患深重。因此廣東金事、署海道事顧應祥,正忙於鎮壓海盜“雷震”等。葡萄牙殖民者通過通事(翻譯)獻給顧應祥一個火銃並火藥方,顧應祥曾在教場上試放過。那銃身是用鐵鑄造,長5~6尺,炮管細長,炮身腹部渾圓粗壯,腹中有長孔,可安裝彈藥。另有五個貯滿火藥的子銃,輪流從長孔中裝入腹內,可連續發射,銃外又用木包鐵箍以防炸裂。葡萄牙人的海船上都裝備這種火器。船舷兩邊各安置四五個,人躲在船艙內用炮銃射擊。他船接近時,隻要中彈,立時穿透船板,水進船沉。所以葡萄牙殖民者憑此利器,橫行霸海,所向無敵。中國從他們手中獲得的這支銃,是最早的一支佛朗機銃,隻是那時人們隻稱它“銃”。

後來,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勢力日漸擴張,在我國沿海地區的活動十分頻繁,不僅掠奪財物而且掠買人口,無惡不作,使當地人民無法生活。1521年,明政府要求他們離境被拒絕,於是不得不采取武力驅逐,雙方發生了衝突。當時,葡萄牙的海盜船上的兩名中國水手,一個叫楊三,一個戴明,多年住在國外,隨船奔波四方,熟悉葡萄牙人造船、鑄銃以及製火藥的方法。當時廣東海道副使汪鋐,秘密派人到葡萄牙船上假裝賣酒、私下與楊三等人通話,曉以大義,勸他們為祖國效力,為父老鄉親爭氣,並給予重賞。趁黑夜用小船接迎他們上岸,令照樣製造銅銃和火藥。1521年,楊三、戴明等人在廣東仿製葡萄牙火銃,是中國正式鑄造佛朗機的開始。首批仿製的佛朗機銃裝備了海船,汪鋐率明軍水兵用它擊退了葡萄牙海盜船,以其人之道還治了其人之身。這次作戰共繳獲葡萄牙人大小火銃20餘支,無以命名,便因其人稱而得名“佛朗機”。據明史記載,這些繳獲的佛朗機銃,是用銅鑄造的,長五六尺,大銃重1000斤,小銃也達150斤,巨腹長勁,腹部有長孔,可以安裝子銃5枚,貯藥置於腹內,發射時,火力迅猛,射程足有百餘丈,最適合水戰、海戰。這種新式火炮,比明朝原有的火炮先進一步,其特點是裝填彈藥便利,發射速度相對加快,並安裝了瞄準具,使得彈著點比較準確。1529年,根據汪鋐的建議,按照佛朗機的樣式,鑄造銃炮300門,命名為“大將軍”,分配到各邊防要鎮,守衛海防。從這個時期起,中國開始大規模地鑄造佛朗機銃炮。當時製造的佛朗機有大、中、小樣佛朗機,百子佛朗機,萬勝佛朗機等。

這種炮是明代兵器家根據大將軍炮改裝而成的。大將軍炮原用鐵箍纏身,重達370多斤,運動十分不便。改製後的炮身去掉鐵箍,並將裝藥部位增厚,前加準星,後設照門,取名“威遠炮”。這種炮豎起來像巨大的花瓶,分1號、2號兩型。2號炮身長2尺8寸,底至火門高5寸,火門至腹部高3寸2分,炮口徑2寸2分,全重120斤。火門上有活蓋,以防陰雨。1000步處可瞄準發射。每次裝藥8兩,重3斤6兩的大鉛子1枚;裝小鉛子時,可裝100枚,每枚重6錢。發射時,將炮口墊高1寸,據說大鉛子可遠射10裏,小鉛子也可達4~5裏,子彈散布麵約40多步。1號炮重200斤,口徑大小和炮身長度比2號炮略有增加。這種炮用車裝載,每門炮配炮手3人,發射時,炮口墊高5~6寸,射程比2號炮還遠。

16世紀末,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了新的資產階級國家——荷蘭。荷蘭誕生後不久便開始參與了殖民戰爭,與西班牙、葡萄牙爭奪海外霸權。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曾幾次進攻澳門,劫掠葡萄牙殖民者的船隻。1604年,荷蘭船隻與明朝軍隊相遇,荷軍以強大的攻勢擊敗了明軍,人們在此戰中都被荷軍猛烈的炮火所震驚。後來,在與荷蘭殖民者的接觸中,明朝人得到了這種巨炮。據記載這種炮“長二丈餘,重者達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裏”。因為當時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夷”或“紅夷”,所以也移名於大炮身上,稱“紅夷大炮”。到清朝時,滿清統治者忌諱“夷”字,故改稱“紅衣大炮”。

明朝萬曆末年,我國東北邊境局勢日趨緊張,為了對付滿軍的攻勢,天啟、崇禎年間,大科學家徐光啟、李之藻等人提議引進外國先進火炮,為我所用。明朝政府先後兩次從澳門進日“紅夷大炮”,並聘請意大利人、葡萄牙人教練中國士兵操炮之法。進而於1622年(明天啟二年),開始仿製“紅夷大炮”,封其為“大將軍”。當時的兩廣總督王尊德,監造大中型西洋火炮500具,向朝廷進貢了175具。現保存在中國曆史博物館中的12門明末西洋火炮中,有5門是當年王尊德所進,重量達1300~2000斤,至今依然完好。這便是仿製紅夷大炮,用來充實明軍武備的曆史見證。當明朝軍隊與後金軍作戰時,有效地發揮了這些進口和仿製的紅夷大炮的威力,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1626年,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明軍守將袁崇煥將12門紅夷大炮,一字排列城頭。隻見後金兵用堅厚的盾牌護住頭顱,尾隨在牌車後麵,躍過城壕,雲集於城腳下,架起雲梯,攀援而上。袁崇煥急命軍士墜下大石,夾雜著火器,將雲梯摧毀。敵方盾牌兵又在城下用利器鑿穴。袁崇煥命令開大炮,隻見大炮轟然一響,彈飛空中,煙霧蔽天,血肉遍地,牌車粉碎。明軍以這種摧枯拉朽之勢,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後金兵的進攻,努爾哈赤也身負重傷,很快身亡。明軍在寧遠守城戰中,以不到2萬人的兵力,擊垮了後金軍精兵五六萬人的強大攻勢,取得了明軍與後金軍作戰的首次大捷。

第二年,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又率大軍圍攻錦州,再攻寧遠,均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擊退,後金兵死傷慘重。這是明軍自“寧遠大捷之後,取得的又一次勝利——寧錦大捷”。從此,“紅夷大炮”名聲大噪,天啟皇帝接連下旨,要求“如法多製,以資防禦”。於是朝野上下無不聞風而動,掀起了仿造紅夷大炮的熱潮。

在明朝晚期,軍工部門仿製紅夷大炮的過程中,一些西方傳教士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他們翻譯西方書籍,介紹了西方先進的造炮技術,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日耳曼人湯若望。崇禎皇帝對他倍加賞識,曾專門在皇城內擇地設置炮場,供湯若望研製大炮用,並且派人跟班學習技術。湯若望先造出20門巨炮,能一次發射40磅重的炮彈。這種炮被運到郊外試放,威力驚人,試驗非常成功。此後,又造出500門小炮,便於隨軍攜帶,使用方便靈活。1643年,由湯若望口授,焦勗整理寫成《火攻挈要》一書,分上下兩卷,並附有《火攻秘要》一卷。此書對火炮的冶煉、製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的配製,炮彈的製造等均有詳盡的闡述,另附40幅圖。這部書是明末有關西洋火炮技術的最權威性著作,一直到晚清仍被奉為“圭臬”,即火炮的“準則”或“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