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伊朗文化連續幾個世紀,對世界各國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信德河岸到尼羅河,從中國到歐洲都留下了伊朗文明的足跡。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伊朗古老的文明把亞洲、歐洲和非洲連接在一起,形成了古波斯文明圈。伊朗獨特的地理位置,古老的波斯文明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對其他文明的形成、發展與文化交流都起到了深遠的影響,波斯文明引起了各國專家學者的關注。伊中兩個偉大的文明古國,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為人類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有著數千年曆史的絲綢之路,就是伊中兩國友誼的最好見證。在偉大的中國,中國伊朗學專家用犀利的筆鋒關於伊朗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曆史文化撰寫和翻譯了不少專著,豐富了兩國的學術殿堂,更加鞏固了伊中兩國的文化關係。

穆薩·王鋒先生,是我出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讚時結識的一位回族穆斯林學者,他以養育他的寧夏山川的真誠與樸實的性格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使我們成為忘年之交。從他日常談吐中所顯現的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思維和獨特的學術品格,使我感到他是一位在學術上頗具個性的穆斯林學者。中國儒家說“道德文章”,西方學者說“風格即人格”。所謂“文如其人”“表裏如一”,正是說明了文格與人格的一致性與不可分割性。作家和學者的人格境界決定了他的寫作態度與學術品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十分敬佩穆薩·王鋒先生數年來為伊中之間的文化交流不畏艱苦、辛勤耕耘,他不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係列富有學術創見的伊朗學著述,而且成就了這部書。

現在呈現在您麵前的這本透視波斯古文明與伊朗社會現象的拓荒之作《解讀波斯》是穆薩·王鋒先生繼《波斯曆史文化與伊朗穆斯林風情禮儀》之後的第二部伊朗學專著,穆薩·王鋒是一位在學術上頗具個性的穆斯林學者,他曾應邀多次赴伊朗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學術考察和講學。這部書稿,他用務實的眼光解析了伊朗豐富的文化曆史;他從自己的親身感受出發,站在21世紀人類文化走向的大背景中,全麵考證了我國的曆史和現狀,並側重對鮮為人知的伊朗社會現象作了多角度、多層麵的綜合考察和研究,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流暢的筆觸,對我國的曆史、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麵進行了較為全麵、係統的研究與介紹,並以大量的富有感染力的圖片,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伊朗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名勝古跡,是一部融學術性、知識性、客觀性、紀實性、可讀性於一爐的拓荒之作。

凡是讀過此書的人會發現本書最突出的特點:著者從波斯的伊朗、伊朗的波斯交相輝映的特定文化背景來解讀今天的伊朗,並力求在較為開闊的多元文化參照中,對波斯的伊朗、伊朗的波斯進行新的探討與審視,從而也廓清了多年來圍繞伊朗學研究的盲區與誤點。我們喜愛這部書,是來自我們閱讀時所受到的深深激動和激動之後的冷靜審視。這審視不隻是分析這部學術專著本身所具有的拓荒性意義和獨創性特色,不隻是讚歎收入本書中的《波斯古文明的積澱:德黑蘭與伊斯法罕》一文曾於2003年10月榮獲由中國作家世紀論壇組委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雜誌社、中國當代文學藝術研究中心、北京國際文化研究中心評獎頒發的“第四屆中國作家世紀論壇”優秀作品一等獎,而是在更廣更高的參照係中把握它的價值。正是在這種審視中,筆者發現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在有限的篇幅裏,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是伊朗現代社會絢麗多彩的生活,以及一幅幅曆史悠久的民族風俗畫卷,翻閱此編的過程,猶如前往我國各地作了一次神奇的旅行。如環境、交通、國民教育、婦女現狀、衣食住行、倫理道德、人際關係,等等。從人到物、由動至靜,無一不描寫細致,觸及了我國社會的經濟、貿易、文化、宗教、社會、民俗等方麵的情況。在本編中作者從伊朗社會發展的現狀出發,向中國乃至世界介紹了伊朗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國家發展所取得的各項進步與現存的不足,為世界人民認識伊朗、促進中東和平與地區穩定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在這裏,作者通過《守望與思索》解讀了伊朗文化的深層結構,通過《走讀在德黑蘭大學》透視伊朗辦學理念的特色化與教育體製狀況,通過《難忘他鄉之旅》映射伊朗高水平的國民素質。整部書稿龐而不雜,思維跳躍,生動而逼真。讀罷,有身臨其境之感。下編對波斯文明產生的曆史淵源、發展過程、主要內容和特點等方麵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其中的一些主要觀點和結論符合曆史與現實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