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受恩宣誓(1 / 3)

杜聿明受恩宣誓

胡璉料理完父親的喪事,突然牙痛加劇,索性坐輪船到上海,住進了醫院。早在北伐時,一顆子彈穿透了他的雙頰,烙下了兩個永遠像酒窩一樣的疤痕,滿口的牙齒給打得七零八落,留下了牙疼的病根。

《中央日報》上黃維被困雙堆集的消息加劇了胡璉的病痛。他捧著下巴,恨恨地歎氣。此刻,他最關心十八軍的命運。他跟隨陳誠,在十八軍從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一步步爬上來,費盡移山心力。陳誠係統也正是依靠十八軍柱石黨國、鼎足廟堂的。如果十八軍被殲,他無法忍受。“混蛋!”他把報紙狠狠地扔到茶幾上。

護士進來告訴他,南京來人找他了。

胡璉站起來,並不去迎接那位客人,而是開始收拾行裝。

他連夜登車,趕抵南京。

蔣介石挺直地坐在木椅上,依然還是那副凜然的神色,沒有血暈的臉龐寒冷得猶如冰雕。他喝了口白開水,說:“伯玉,前線的戰事你知道嗎?”

“知道了,校長。”

“你有何對策?”

胡璉在路上就打著腹稿,此時他略一沉思,朗朗答道:“這次徐蚌會戰,共匪傾其全力,規模空前,是我們戡亂戰爭的主力大決戰。這一仗勝了,我們尚可憑江、淮之險,捍衛南京,穩定局勢,再圖反攻。學生建議放棄徐州,固守江、淮,集中全力打勝這一仗。十二兵團必須立即派部支援,孤守日久,恐難支持。但到底如何支援,因不明情況,學生不敢輕率置喙。”

“唔,唔。”蔣介石點點頭。

“校長,學生願乘飛機降落雙堆集,協助黃司令官共挽危局。”

“好,好!”蔣介石連連點頭,“我立即讓墨三飛抵雙堆集上空,命令十二兵團擴大地盤,修好飛機場,等你前往。這兩天你先看看南京故舊,有何委托他們的,國事家事一起提出來。就說我交待的,他們不會推諉的。”

“是,校長!”

顧祝同10天前飛碾莊,黃伯韜兵團頃刻灰飛煙滅。這回飛雙堆集,他心裏猛然間有種不祥之兆。飛機繞著包圍圈盤旋,一圈圈一層層的戰壕如一個巨大的手指頭按下的羅紋,駭然觸目。使顧祝同略為吃驚的是,黃維的聲音竟然剛氣十足。

“總統非常關心廣大將士……”顧祝同不緊不慢地對著話筒講,“伯玉不日將來輔弼,望轉告全體將士……”

“總座!”黃維說,“請轉告伯玉,我等歡迎他早日前來!”

顧祝同在雙堆集上空轉了轉,便怏怏飛去。他心裏疑雲重重。徐蚌會戰竟弄成這樣的局麵,是他沒有想到的。

幾天後,一架小飛機在剛剛修好的簡易機場上歪歪扭扭地降落。機艙門打開,胡璉出現在門口。他緊繃著臉,揚著下巴,目光越過機場,掃視極目所見。

黃維率吳紹周、韋鎮福、覃道善、楊伯濤、熊綬春等一大批高級將領,拱雲托月般圍了上去。黃維握住胡璉的手,狠勁地搖了搖。他把十二兵團拖入危殆之境,心裏很不好受。但他也有說不出的苦衷:當時決計駐守蒙城,可南京久久不做批複;奉命北馳宿縣,敵情不甚了了,與劉峙、杜聿明的電台又總是無法溝通,自己以為易如反掌,誰知廖運周陣前倒戈,弄得南牆陡立,落得如此頹局。若是換了胡伯玉或許好些,他敢違上命,另行其事……

胡璉根本不看黃維期待與內疚的神色,向楊伯濤大步走去。

“這回好了!”楊伯濤握住上司的手,眼裏盈著淚花。

“哼!”胡璉將手一甩,對楊伯濤、覃道善等軍長大聲喝斥起來,“你們這個仗是怎麼打的?在南陽就交待過,和共匪作戰,不能貿然輕進!共匪兩大主力合流,你們明明知道其誌不小,為什麼還要自投羅網?”

黃維等胡璉發夠了脾氣,說,“伯玉,回兵團部吧!”

胡璉要來的消息早就在十二兵團傳開了。將士們不時抬頭望天,如久旱祈雨一般。小飛機終於降落,於是希望也從天而降。官兵們奔走相告:胡老頭子來啦!胡老頭子來啦!

車隊卷起煙塵從機場馳向小馬莊的時候,沿途官兵無不引頸相望。他們如同性急的觀眾,焦急地關注著因主角的出場而引起的劇情變化。

胡璉看見兵團部的掛圖上還有黃伯韜第七兵團的標誌,狠狠地用手指頭一戳,說道:“早他媽的完蛋了!”

將領們的身子都不由得動了一下。

黃維咽了一口唾沫,垂下頭,長長地換了口氣。如果早知道黃伯韜20日就放棄了碾莊,22日全軍覆滅,他絕不會北渡澮河,絕不會強攻南坪集,也絕不會落到這步境地!唉!天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