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為台灣同胞演奏(1)(1 / 1)

為台灣同胞演奏

你在立身處世方麵能夠潔身自愛,我們完全放心。(傅雷致傅聰。1956年6月14日)

1982年5月18日中午,台北桃園國際機場。一個穿著紅色襯衫、藍色細格子外套的身材修長的中年男子,剛剛走下飛機,便被成群的記者包圍了。

他甩開了尾追著的記者,坐上小轎車,直驅台圓山飯店。第二天,台灣《中央日報》便在第一版登出消息:《“肖邦的代言人”傅聰昨午返抵國門》。

一點也不錯,那中年男子,正是傅聰……

“不接見,不表態,不去台。”二十多年,傅聰一直用這樣的“三不”對待來自台灣的記者以及各種各樣的邀請。

自從1979年返回祖國大陸以來,傅聰說:“我是一個彈鋼琴的人。我願意用我的琴聲,為祖國的統一盡一點微力。”他接受台灣作曲家許博允的新象藝術中心的邀請,同意前往台灣演出。

消息傳出以後,台灣新聞界轟動了。1982年5月17日上午11點,他飛離倫敦,次日搭機前往台北。當飛機還在空中,幾十名記者已經守候在機場了。正因為這樣,傅聰笑稱在台北機場受到記者“圍剿”。他麵對眾多的話筒、錄音機,什麼話也沒有說,就跟許博允一起鑽進了轎車。

在台灣的日程,安排得那麼緊張:他到達的第二天--19日晚,便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幾乎所有的台灣報紙,都報道了傅聰鋼琴獨奏音樂會消息:“台風穩健,才華洋溢,從十指間流浮出旋律……”他在台北連演三場,場場“大爆滿”。他還在台中、高雄各演一場。除了演出之外,他每天堅持練琴六小時並聲明記者不得打擾。(圖36)

台灣音樂界對傅聰的琴藝,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音樂家林和惠說:“真是不可說的境界,他把我的心都揪在一起了!真是迷人!”

音樂家王青雲說:“太好了,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鋼琴家蔡采秀說:“傅聰的音樂來自他的心底,自由而明朗。傅聰對樂曲的詮釋有其獨特的風格,和他內在深厚的文學修養有關。隻有有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才能賦予他這麼完美的性格表現。”

鋼琴家葉綠娜說:“傅聰的音色美極了,讓人無法致言。”

聲樂家劉塞雲說:“傅聰的音樂讓人忘我,他卻有著'自我',穩穩地控製著節奏,實在是音樂表現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