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0:農業氣象觀測什麼?
答:常規的農業氣象觀測是為當地農業生產服務和科研需要所進行的觀測,各地可自行確定觀測內容和觀測方法。
農業氣象觀測內容主要包括對農作物生長環境中物理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觀測與記載。物理要素包括氣象要素和土壤要素。氣象要素主要觀測氣溫、降水量、空氣相對濕度和日照時數等。土壤要素主要觀測土壤相對濕度、土壤重量含水率、土壤水分總貯存量、土壤水分有效貯存量、土壤凋萎濕度、土壤容重、田間持水量等。生物要素主要觀測作物生育期、生長狀況、產量因素、產量結構、生育期間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影響評價、大田調查核實等。
問題11:農業氣象觀測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答:通過農業氣象觀測,可以鑒定農業氣象條件對各類農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品質優劣的影響,可以為農業氣象預報、作物的氣候評價等提供依據,為優質、高效、生態農業服務。
問題12:農業氣象觀測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答:農業氣象觀測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遵循平行觀測即對比觀測的原則。也就是說,一方麵觀測農作物環境的物理要素(包括氣象要素、田間相對濕度),另一方麵觀測農作物的發育期進程、生長狀況、產量的形成。氣象台站的基本氣候觀測,一般可作為平行觀測的氣象部分(必要時可進行農業小氣候觀測),因此作物觀測地段的氣象條件與大氣候觀測場應保持基本一致。
第二、采取點和麵相結合的方法。既要有相對固定的觀測地段進行係統的觀測,又要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作物生育的關鍵時期和氣象災害、病蟲害發生時進行較大範圍的農業氣象調查,以增強觀測的代表性。
第三、建立健全觀測工作的規章製度,保證觀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和觀測質量的不斷提高。
第四、農業氣象觀測應由專人負責,並保持相對穩定。觀測人員要嚴格執行觀測規範和有關技術規定,嚴禁推測、偽造和塗改記錄;不得缺測、漏測、遲測和擅自中斷、停止觀測;記錄字跡要工整。
問題13:為什麼要開展土壤水分的測定?
答:土壤水分狀況是指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動、各層土壤中水分數量的變化以及土壤和其他自然體(大氣、生物、岩石等)間的水分交換現象的總稱。土壤水分是土壤成分之一,對土壤中氣體的含量及運動、固體結構和物理性質有一定的影響;水分製約著土壤中養分的溶解、轉移和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對土壤生產力有著多方麵的重大影響。土壤水分又是水分平衡組成項目,是植物耗水的主要直接來源,對植物的生理活動有重大影響。經常進行土壤水分狀況測定,掌握土壤水分變化規律,對農業生產實時服務和理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14:農業氣象觀測中為什麼要進行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觀測與調查?
答: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是危害農業生產的重要自然災害,往往使作物生長和發育受到抑製或損害,造成產量減少或品質下降。進行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觀測和調查是為了及時、準確地提供情報,為組織防災、抗災和指導農業生產服務。
農業氣象災害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導致農業減產、耕地和農業設施損壞的不利天氣或氣候條件的總稱。水分因子異常引起的農業氣象災害有幹旱、漬害、雹災等;溫度異常引起的有低溫冷害、霜凍、凍害、雪災、高溫熱害;風引起的有風災;氣象因子綜合作用引起的有幹熱風等。觀測的範圍和重點是對農業生產危害大、涉及範圍廣、發生頻率高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
病蟲害觀測主要以作物是否受害為依據。蟲害則主要觀測蟲的直接危害情況,一般不做病蟲繁殖過程的追蹤觀測。觀測重點是發生範圍廣、危害嚴重的主要病蟲害,如水稻的稻飛虱、螟蟲,小麥的條鏽病、白粉病、赤黴病、麥蜘蛛,棉花的黃萎病、枯萎病、棉鈴蟲、紅蜘蛛、紅鈴蟲,玉米的黑粉病、螟蟲以及各種蚜蟲和黏蟲、蝗蟲、雜食性害蟲等,油菜的菌核病、白鏽病,大豆的紫斑病、花葉病、食心蟲等。
問題15:農業氣象觀測為什麼要開展自然物候觀測?
答:物候指自然環境中植物、動物生命活動的季節現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時間出現的某些氣象、水文現象。物候包括:①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果實成熟、葉變色、落葉等;②候鳥、昆蟲以及其他動物初見、初鳴、絕見、終鳴等;③霜、雪、閃電、雷聲、結冰等氣象、水文現象。為區別於作物與人工飼養動物的物候,我們把不受人工影響或很少受人工影響,在自然條件下的植物和動物的物候及氣象、水文現象統稱自然物候。對物候現象按統一的規則進行觀察和記載,就是物候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