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嚐試文學創作(2 / 3)

追求已久的自由生活總算開始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屈辱和貧窮。安托沙不但要過著赤貧的生活,還要飽受著人們對他父親破產和出逃的嘲笑與指責。

但是,任何困難都壓不垮他。他下定決心,獨立謀生,打工糊口,保持著自己做人的尊嚴。他很能吃苦,也勇於承擔責任,能為朋友犧牲自己的一切。他靠做家教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學業,每個月可以掙到3盧布。

但是,為了這3個盧布,他必須步行許多路到城郊的家教館去。秋天,郊外的路泥濘不堪,安托沙連一雙厚鞋都沒有。於是,他隻好用破布包著腳去講課。硬草根和尖利的石塊經常把他的雙腳紮破,流出血來。泥水的浸泡,更讓人疼痛難忍。

但年幼而堅強的安托沙對這一切都默默地承受著,家教館的家長和學生們都為他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而感動,就連謝利瓦諾夫也不得不尊重他,逐漸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他了。

因為謝利瓦諾夫在麵對安托沙的時候,良心上總有些過意不去。這個不到17歲的年輕人沉靜平和,謙恭有禮,態度直率,使他每當麵對這個少年時,總也驕傲不起來。

安托沙一邊讀書、打工,一邊抽時間到圖書館裏去閱讀更多的經典:比徹爾·斯托夫、叔本華、洪保德、雨果、塞萬提斯、岡察洛夫、屠格涅夫、別林斯基……現在,他有更多的自由去思考,自身的文學修養也提升很快。

在這段艱苦孤獨的歲月中,安托沙尤其對叔本華的哲學領悟最深,他用叔本華的話來激勵自己:“是的,人不能低聲下氣地活著,要有骨氣與尊嚴。”

而他從塔幹羅格寫給家人的信,全是一些開玩笑的話,這讓母親感到十分惱火。

1876年11月25日,葉甫蓋尼亞在給安托沙的信中責怪說:

我們收到你寄來的兩封信,全是玩笑和文字遊戲……

她不理解,其實這種幽默正是一個人在最倒黴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堅強和自重。

安托沙不但要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活、交納學費,而且還得幫助陷於困境的家庭。

葉甫蓋尼亞在離開塔幹羅格的頭一天晚上,曾囑咐安托沙在她走後賣掉家中僅有的幾件東西,把變賣的錢寄到莫斯科去,並且要求他再添上一點自己掙的錢補貼家用。

在遲遲沒有接到安托沙寄來的錢時,母親寫信催促說:

那些天,我們家隻剩下4個盧布用來吃飯和買燈油。我們等著你寄錢來,日子太難過了。也許你不相信我們所說的情況,瑪麗雅沒有皮襖,我沒有毛皮鞋,我們隻好待在家裏,我也沒有縫紉機做活掙錢。我們睡在冰冷屋子裏的地板上。

明天是26號了,不管從哪兒借,也要交付13個盧布的房租,否則房東就要攆我們了。真是煩死人了。快點來信,看在上帝的份上,快點把錢寄來吧!別讓我愁死了……

同時,大哥亞曆山大也來信說:

我們的生意很不景氣,父親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人也衰老了;母親像支殘燭,一天天熄滅下去,妹妹臥病在床……我們把老本吃光了。沒有別的事,全是老問題,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去典押了……

當安托沙讀完這些信,他的內心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真是心如刀絞。

他立刻賣掉了家裏留下的所有家什,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把錢寄給父母。他又到處去給人家補習功課,想盡快多掙些錢來寄到莫斯科的家裏。

支撐家庭危機

1877年複活節假期,安托沙收到了亞曆山大寄來的一張去莫斯科的火車票,於是馬上到莫斯科去探望家人。

莫斯科是多麼美麗而文明啊,安托沙心中一直對它無限向往。但是,他們一家的生活卻很慘。

一家人租住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裏,而且是一間比街麵更低的又小又暗、又潮又冷的半地下室。從小小的像通氣孔的窗口望出去,看不到陽光和天空,隻能看到大街上來往行人的腿腳和路麵上飄來飛去的紙屑灰塵……

安托沙感到無比壓抑,然而家裏的狀況則更讓他傷心:父親仍然失業,整天煩躁,脾氣更壞了;母親僅僅半年多就有了白發,臉上多了許多皺紋;14歲的妹妹瑪麗雅無錢上學,待在家裏打理家務;還不到12歲的小弟米舍爾穿著單薄的衣服在莫斯科的冰天雪地裏生活而奔波;兩個哥哥在外麵教點書,替別人抄抄寫寫,合夥出點小畫報掙點錢。但是,他們經常在外麵喝得大醉,回到家裏就和父親爭吵,而對家裏的困難則不聞不問。

莫斯科之行,使安托沙心裏更焦急和難過。他回到塔幹羅格後,更是努力四處給人補課。

安托沙很窮,但當他知道有一個同學比他的生活還苦的時候,便主動提出兩人輪流去教學館,平分一個月3盧布的所得。

房東的侄子皮埃爾是安托沙的學生,對他很好,皮埃爾的父親是頓河流域的地主,每年暑假皮埃爾都邀請安托沙到自己家的莊園度夏。安托沙在那裏學會了打槍、狩獵和騎馬。而且,在那裏他還看到了開挖煤礦和修建鐵路,聽到了吊桶落在礦井的聲音和火車的“隆隆”聲響,並且還親眼看到過貨車車廂與火車頭脫鉤溜下坡去的場麵。

中學的最後3年,安托沙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就是讀書,他如饑似渴地博覽群書,廣泛涉獵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著作,甚至向大哥索取大學的理科教材。

在思想的迅速成長時期,安托沙更醉心於音樂和戲劇,經常到市立公園聽免費露天音樂會。安托沙往往在樹影花叢下欣賞一支支世界名曲。

在獨立生活的3年中,安托沙寫了不少習作,登在學校的雜誌上,他還把這些作品寄給兩個哥哥,征求他們的意見。

安托沙從不抱怨,他認為自己前進的道路上鋪滿了玫瑰,他不僅堅持自我教育,而且也特別注意關心教育自己的兄弟和妹妹,從思想上去教育開導家人,使他們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1879年4月,給14歲的小弟米舍爾寫了一封信,可謂用心良苦、語重心長:

親愛的弟弟米舍爾:

正當我心情十分沮喪,倚在大門口打嗬欠時,接到了你的信。從這一點你可以想象這封信是多麼受歡迎,它來得太及時了!你的字寫得很好,而且全篇信裏也找不出一個語法錯誤。

但是,你的信有一點我很不喜歡。你為什麼把自己說成是“微不足道的渺小的兄弟”呢?你知道嗎,應該在什麼地方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呢?在上帝麵前,在智慧、美和大自然的麵前,可能是渺小的,但不是在人的麵前。在人的麵前,你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尊嚴。你是誠實的人,難道不是嗎?

因此,你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誠實的人。要記住,一個誠實的人從來就不是一個渺小的人。別把謙遜和自卑混為一談。

你在看書,這很好啊!保持這種良好的習慣吧,日久天長,你就知道這個習慣的作用了。

你讀讀下麵幾本書吧:《堂吉訶德》,好小說,人們幾乎把他和莎士比亞並列。如果我的兄弟們還沒有看《堂吉訶德》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那我一定要勸他們讀讀。如果你想讀一本生動有趣的遊記,那就去讀岡察洛夫的《巴拉達號戰艦》吧……

後來,安托沙在寄給大哥亞曆山大和二哥尼古拉的一封信中,強調必須克服自己小市民的自卑感。因為他知道,從祖父那輩到父親這種狀況,都難免會加深兄弟們心中的自卑感。而他要努力徹底消除他們兄弟們身上的這種習性:

必須克服小市民的習性,必須有意誌力,必須為此日以繼夜地勞動,不斷地讀書和鑽研,才能把自己身上的奴性擠出去,一點一滴地擠出去。

我們的周圍是一個十分陰險狠毒的世界,在這種生活環境中,不尊重自己,奴性十足,忍氣吞聲的人,生活是多麼糟糕和無聊!

安托沙懷念母親,在給母親的信中,總講一些好聽的笑話,想以此盡量使老人振作起來,減輕點精神壓力。

而作為一位慈愛的母親,葉甫蓋尼亞除了對兒子寄予希望的輕責之外,更多的還是表達對身在故鄉、孤苦伶仃的兒子安托沙的深切擔心與想念之情:

你快來吧,我每時每刻都祈求上帝讓你早點來。你趕快中學畢業到莫斯科來吧,我們已經等得不耐煩了。而且一定要進醫學係。我再說一句,安托沙,如果你真的熱愛勞動,莫斯科是永遠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我總覺得隻要你一來,我們的日子就會好過一些了。

巴維爾卻和妻子不一樣,他已經對幾個兒子完全失望了,說:“安托沙來了也會和他兩個哥哥一樣,成天隻知道出去遊蕩,一點正經事也不幹。”

葉甫蓋尼亞堅信安托沙是個好孩子,她大聲反駁丈夫說:“安托沙和亞曆山大、尼古拉不一樣,他不會出去亂竄,他愛勞動!隻要勞動,在莫斯科就能掙到錢!”

接到母親的信後,安托沙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

1879年夏天,他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但是畢業後,他卻沒有急著馬上就去莫斯科。而是在塔幹羅格城四處奔了一個夏天,請求市政府能夠給他發放十分難得的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