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充滿誘惑的社會——孩子最終要融入的地方(二)(3 / 3)

首先,家長要經常以帶孩子玩的方式去幼兒園“實地考察”,讓孩子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多見一些生麵孔,多講講幼兒園中的趣事,多和小朋友們接觸。往往孩子就會主動要求人園,家長用哄、騙、溜的方法是錯誤的,更不可用“不聽話送幼兒園”的話嚇唬他,不應該在孩子麵前對幼兒園老師評頭論足。依據3歲孩子的思維能力,假如大人事前工作做到家的話,他能理解、聽懂大人所講的內容。再一個應注意的是,既然送孩子入了園就要堅持接送,不能送三天,停兩天。頭幾天很可能不適應,隨著時間延長,與老師、小朋友接觸時間多了,很快就能打成一片了。

人園時,家長要向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性格、生活習慣。接孩子時也應該觀察自己孩子是怎樣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的,他和老師之問的感情,走時要對老師說聲“再見”。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你先要心平氣和地告訴他為什麼要把他送到幼兒園。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帶孩子到幼兒園裏轉一轉、看一看、玩一玩,讓孩子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

(2)家長可以在開放日預先去參觀幼兒園的課堂,了解孩子們在幼兒園裏的日常要求和活動內容,回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在幼兒園上課”等相似的模擬遊戲。讓孩子提前了解將要在幼兒園裏麵對的規則,幫助他適應。

(3)家長把孩子的基本資料整理好,提供一份給園方,有利於園方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也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特點,想出較佳的指導方法。

(4)不能忽視輿論和心理暗示的作用。全家都對去幼兒園的行為表示肯定和讚賞。在和鄰居朋友們玩耍時,故意大聲表揚某個他認識的小朋友,稱讚小朋友:“難怪呀,原來是上了幼兒園呀,寶寶如果上了幼兒園也會這麼棒的……”孩子會有一種期待的心理。

(5)盡早給孩子輸入這樣的信息:你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必須暫時(一天或是幾天)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到幼兒園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生活。你要向老師學本領,學好多好多知識;和小朋友們一起念兒歌、講故事、做遊戲,可開心啦!

(6)快到入園的時候,利用或創造時機讓孩子認識、接近老師,與老師建立友好、信任的感情,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戀。

(7)讓孩子盡早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就該學會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要在生活上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8)在孩子遊戲的時候,認識幾個其他孩子的媽媽,如果能一同上幼兒園那就更好了。讓孩子們交朋友,一起玩,家長應該盡可能少參與他們的遊戲。

十、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一個小女孩發現一隻小蝌蚪被遺忘在衛生間的水池裏,她試圖用手把蝌蚪捧起來,還一邊對小蝌蚪說話:“哦,別怕……別動,他們不要你了,我喜歡你,我送你回家。”

從這個小故事中不難看出小女孩對蝌蚪的同情心,成年人在這麼豐富的同情心麵前是多麼遜色。

幼兒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存在於世界,開始與周圍的世界建立聯係。幼兒是弱小的,是懼怕強暴與傷害的,需要人們的關心與保護,成為令人憐愛同情的個體。幼兒自身的弱小使他們對弱小有深切的理解和體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將心比心。幼兒不僅會同情他們所喜愛的有生命的人和小動物,還會同情小花、小草、小玩具,他們以為這些小東西也知冷知熱,甚至有靈魂,於是就和這些弱小者站在同一立場。

有一個5歲的小女孩,當她知道有人把她的好朋友的洋娃娃放在露天的院子裏,被雨水淋透了的時候,她一晚上沒睡,不言不語也無淚,默默地痛苦著。

那個洋娃娃是別的小朋友的,她不一定見過,而僅僅是聽說,在這個5歲的小女孩眼裏,那隻是一個很普通的洋娃娃。但小女孩仍然會同情洋娃娃的遭遇。幼兒的心靈特別敏感,同情的對象也十分廣泛。在孩子幼兒時期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就會使孩子保持一顆善良的心靈。

如果在幼兒時期錯過了同情心的培養,等孩子長大後,變得強壯了,再想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就為時已晚。他們已經不再是弱小者了。對於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崇尚力量,渴望長大,渴望自己的力量被社會所承認,十八九歲的男孩常常因一時衝動而引發暴力事件。

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同情心得到培養,等到十八九歲的時候,就會努力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弱小者,並且在未來人生中時刻準備關懷弱者。這樣的孩子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如今談得較多的是怎樣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學習興趣等,而對同情心的培養卻談得較少。事實上,培養同情心意義重大。

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看到電視劇中一個小孩受苦、受欺淩的情節時,就會傷心地哭;看到剛學會走路的小孩跌倒了,他會走過去把他扶起來。這就是孩子的同情心,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

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是現代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在這種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同情心不可忽視。有些家長不懂得培養和保護孩子的同情心,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就扼殺了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對他人不幸的關注和憐憫,是對他人的需求和願望的理解,是他人的遭遇在自己情感上的共鳴。這種情感對孩子的道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重視培養和保護孩子的同情心,有助於孩子和小夥伴形成友愛關係,養成與人為善的品德,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利他心理,最終養成助人為樂的品德。

一個孩子如果缺乏同情心,就極易養成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長大成人後,有的人會變得性情乖戾、貪婪凶狠,對父母不孝、對朋友無信、對他人冷酷,成為家庭幸福的破壞者。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可有以下對策:對孩子不要唯命是從。父母對孩子的需求不要答應過快。在孩子的要求合理而又非答應不可時,最好讓孩子等上一個星期或更長的時間,給孩子一個期待得到心愛禮物的心理準備。這種策略,會使孩子形成一種克製自己和珍惜東西的心理品質。讓孩子承擔一定的義務。向他們講述自己的辛苦,讓他們理解,適當地承擔一些家務,於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體驗生活的麻煩和艱難。這樣有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他人,克服自私心理。

家長的示範作用在平時的生活中尤為重要,不經意的小事,如給鄰居家生病的老人送一碗自家包的熱餛飩,都能給孩子一種直觀感受,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和社會應當注意尋找和培養學生同情心和愛心的契機。

如一個老師鼓勵同學們給希望工程捐款,使孩子把衣物書包寄給邊遠貧困地區的小朋友,讓他們從小知道同情心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給別人幫助的時候,自己也能感受到一種愛的愉悅,美的享受。同情心是一種對他人的處境、遭遇在情感上能激起共鳴,能夠與他人分擔苦、難、憂、愁,並發自內心地在行動上給予應有的慰藉、關心和幫助的道德情感。

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說人人都應具有同情心。

它能指導幫助行為的產生,促進社會的合作。幼兒是社會成員之一,其成長與發展都在社會中,是祖國的未來,從對接班人的素質要求來看,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與行為品質是重要的素質之一。

而現在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與以往不同,在家中所處地位較高,寵愛過度,他們不僅心目中隻有自己,同時還缺乏同情心,不合群,不會關心別人……這些表現不但會影響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使他們在集體生活中沒有辦法和他人友好相處,而且也不可能形成群體意識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培養幼兒的同情心,使他們學會同情他人、關心他人,為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打下一定的基礎。

讓幼兒學會愛別人。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太陽”,來到幼兒園,一下子要和這麼多“小皇帝”生活在一起,許多的不和諧就會產生,爭搶玩具、椅子,好東西自己先拿……該怎樣使這些家中的寵兒學會和睦相處呢?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聯歡會、玩具展覽會、找朋友等遊戲活動聯絡幼兒的感情,使班裏小朋友之間能互相產生好感,彼此互相注意,教育幼兒心目中有他人。充分利用日常活動和遊戲活動,組織集體活動,提高幼兒交往接觸的頻率,使幼兒對同伴、成人從產生好感到學會了解他人的願望和需要,並能為別人分擔一些憂傷。

讓幼兒學會與他人共享。幼兒對同情心的認識是提高了,但他們的道德定向基本仍是個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怎樣才能使孩子的眼光從自身移向他人呢?需要幫助他們養成“共享”心理,逐步形成“遇事為他人想一想,遇事先想到他人”的心理定勢,使幼兒知道在集體生活中,別人快樂,我也快樂;別人進步,我也高興。對同伴的進步和成功應該表示祝賀。

所以,我們首先要創設條件讓幼兒親自參加一些同情行為的實踐活動和練習。如結合全國各地的火災旱災等,向幼兒介紹災區人民的生活,為災區小朋友贈送衣物、玩具,表達他們的關心和同情,讓他們生活得快樂;組織幼兒慰問敬老院的老人,把自製的禮物贈送給老人,為老人們表演節目,讓他們高興,減少老人的寂寞感。另一方麵,廣泛開展角色遊戲,利用角色訓練培養同情行為,並在自由活動時間抓住時機,提醒幼兒注意發現周圍的同情事例,並不斷表現出同情行為。另外,我們還要注意通過移情教育讓幼兒親自體驗需要人同情的心情和向人表示同情的心情,啟發幼兒以自己有關的體驗去了解當事人的需要。當好朋友病了,孩子們會以自己生病時的體驗去照顧他,給他揉揉,倒杯水給他喝,安慰他,等等。經過一係列同情行為的練習與實踐,幼兒初步學會用表情、語言、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同情心,達到減少他人的痛苦、增加歡樂,達到解難後的愉悅的目的。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同情心,對人由衷的關懷,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這正是我們的追求和目標。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時期的同情心是無意識和潛意識的。如對幼小的動物會不自覺地流露出愛撫之意;聽故事時總希望弱者能打敗強者等。這說明幼兒是存在同情心的,而且同情心的強弱也是兒童人際關係發展好壞的重要條件,這些充分說明對幼兒進行同情心的教育與培養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