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在我們整個教育領域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家庭中首先要從大人做起,為孩子做出榜樣。家長的眼睛不能隻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重視社會公德的教育,重視孩子的道德修養。撫順在開展社會公德教育之際,提出了“三管好、六個不”的教育,實在值得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來作為約束自己行為語言的規範:管好自己的嘴,不說粗話髒話,不隨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雜物,不損壞公共設施;管好自己的腿,不斜穿馬路,不踐踏草坪。家長們都期望孩子成為善良、文明、有高尚公德的人,而實現期望必須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
從本質上說,有沒有公德意識更是一個是否有社會責任感的問題。外經貿部原副部長龍永圖曾在《實話實說wT0》中談到參加WTO談判時的一件事,在瑞士公園的一個公廁裏碰到的一件令他終生難忘的事情。他上廁所的時候,聽到隔壁盥洗室裏有聲音,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打開門一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在那裏折騰。他以為那是個搗亂的小孩,就沒管他,出去了。
門口站著小男孩的母親,她說,你有沒有看見一個小男孩在裏麵?他進去20多分鍾了,還沒有出來,不會出什麼事吧?龍永圖就又進去看,問那個小男孩,你在幹什麼?男孩說,這個抽水馬桶壞了,我不知道怎麼把水衝下來。龍永圖特別感動:許多人上公共廁所,便後能拉一下水開關就已經很不錯了,拉了以後不出水,拍拍屁股就走了。但是這個小男孩覺得,我上完廁所就要用水衝了,衝不下來,我就是對這個社會沒負責任。這就是一種社會責任感,是一種規則意識。這是一個人從小就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龍永圖說,這種責任感、這種規則是特別重要的,它才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希望所在。
公民有什麼樣的公德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進步程度。知榮明恥,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公德意識,這是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地從小事做起,從個人做起,主動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從而維護好為人們帶來身心愉悅的美好環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和責任,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去公園休閑放鬆的同時,也為環境清潔盡一份力。隻有大家共同珍惜嗬護,才會有美麗的環境。
在一些發達國家,孩子們從小都要接受環保教育。在家裏,父母會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孩子;到學校,禮節教育是孩子的第一堂課,其中就包括環保教育。公園免費開放在方便市民、服務市民的前提下,對市民公德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大考驗。
作為孩子的家長,最關鍵的是做到言傳身教。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長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孩子的行為有什麼不好,家長首先做的不是批評孩子,那樣孩子是不會聽的,而首先要搞清的是,自己有沒有這種行為。如果有的話,自己先行改正,之後才能教育孩子。其實,作為家長,雖然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養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但是,每一個人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倒是正好可以借用孩子成長的機會,重新受到教育。因為社會總是在進步的,而越是進步的社會,對於社會公德心的要求就會越高。
其次是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必須從大處著眼公德教育。
家長必須認識到孩子是新世紀的建設者,是繼往開來的一代,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必須是關心社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物、文明有禮的一代。幼兒公德能否做到這一點,將關係到祖國的興衰成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假如一個人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不具備,又怎麼會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呢?為此,公德教育又必須從小事做起。我們可以從孩子們碰到的小事抓起,從關心班級、遵守紀律、愛護公物、遵守公共秩序、講究衛生、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等事做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隻要我們能持之以恒地從細微處要求,從小事做起,定能達到“促其思、曉其理、激其情、導其行”的教育效果,逐漸營造一個維護和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氛圍。
有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個沒有社會公德的民族是一個危險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良好社會公德的民族肯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民族。”所以,為了個人、家庭,更為了社會,我們成年人既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提醒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更要社會、家庭、學校一起抓,加強對青少年的公德教育,強化他們的公德意識。這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個家庭,而且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問題。永遠不能忘記,孩子代表著未來,代表著希望,代表著社會文明的程度,不要讓未來灰暗,不要讓希望失望,不要讓文明總是差那麼~點點!
九、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
在幼兒園,雖然都是小孩子,但是孩子們在這裏一起學習、遊戲、交朋友。在家庭中,孩子可以不願意去和別的小朋友玩,但是在這裏,他無法避免,必須進行小小的外交。可以說,幼兒園是孩子社會化訓練最初的地方。
可以從許多活動中觀察到孩子的社會化行為。比如,通常小班的幼兒是獨自享受自己所帶的食物,而中班的孩子會說:“我請你吃糖,你和我做朋友好嗎?”大班的孩子則會很大方地拿出食物請客,而且待遇會有差別,也就是自己的好朋友會多給一些。
3歲以前的孩子差不多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他們的任務是建構自己各項身體機能,使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可以自己吃飯、穿衣、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發展到這個階段,蒙特梭利曾經說:“他們就像一個個充滿信心的英雄。”具備這樣能力的小孩,再也不願被關在家中,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需要同伴,而且特別重視同伴的存在,並且有所依賴。
3歲半的寧寧,剛入園時因為連續感冒,媽媽為孩子健康著想,讓她在家休息,過了1個月才上幼兒園。一向喜歡上幼兒園的寧寧突然變得不開心。有一天,寧寧心情不錯,媽媽就問她:
“寧寧為什麼最近不喜歡去幼兒園呢?”寧寧說:“媽媽,你記得我有兩個好朋友嗎?”媽媽很快回答:“是啊!我記得是波波和小寶啊!”寧寧說:“他們現在都到樓上的教室了!”媽媽總算找到原因了,原來寧寧是因為朋友不在同一個班級的原因,才會拒絕上幼兒園。
了解到這個情形後,媽媽和寧寧溝通並建議她:“你想找這兩個小朋友時,給老師說一聲就可以上樓。”同時也引導兩位好朋友邀請她上樓去,並在戶外活動時間,提醒她可以找兩個小朋友一起玩。從此以後,寧寧再也不排斥上幼兒園了。
有一天,一向思路清晰,學習能力均衡正向發展的小惜突然大哭起來,並無助地叫在學校當老師的媽媽:“媽媽,麗麗不跟我好!”(學校規定老師的孩子在學校必須稱呼自己的媽媽為老師,一是為讓孩子公私分明,二是不讓其他孩子因而觸景生情)因為小惜的媽媽正忙著準備午餐,我就抱著她問:“麗麗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嗎?”小惜哭著說:“是啊!可是今天小美請她吃奶糖,然後她就聽小美的話,對我說不跟我好!”
從這些例子當中,可以感知這個時期的孩子,很積極地想要和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從發展上來說,4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覺得需要交朋友,所以有的小孩會因為不知如何和別人相處,而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有的會因為是家中唯一的寵兒,凡事不會和人分享,說話的語氣、用詞較霸氣,因而無法成為小團體中的一員,所以就產生拒絕上幼兒園的現象。有的更會因為想和自己喜歡的同學一起玩,結果被拒絕,而覺得傷心、無趣,才不想上幼兒園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常會要求父母讓他帶東西到幼兒園請小朋友吃;有時也會早早向父母懇求在幼兒園過生日,僅是為了請朋友吃蛋糕,或其他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實現受同學重視的感覺。
我們常常笑談孩子想交的第一個朋友是“酒肉朋友”,因為隻要孩子拿一大包食物,分給一位同學,大家都會奔走相告,他立刻會聽到:“某某,我們做朋友吧!”、“某某,我是你的好朋友對不對?”一下子他就成為最有人緣的人。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時,我們並不極力反對,但要在適當的時候告訴他們如何交朋友。特別是當孩子之間有衝突時,更需要引導他如何掌握學習交朋友的好時機。
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經常會為了獲得同伴的青睞,而漸漸修正自己的粗暴行為。所以,成人引導孩子怎樣從與人衝突的事例中,學習適當表達自己、尊重別人,成為一個合群的人,必須從幼兒階段就開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祖父母對孫子因為疼愛,擔心孩子人園不適應或幼兒園老師照顧不周,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卻不讓孩子人園,放在自己身邊;有的孩子剛人園時有些情緒反應,父母特別擔心,若家中有老人或保姆可帶孩子,便放棄送孩子人園的想法,有的反複幾次沒有成功,直到上小學;有的母親為此放棄工作,在家帶孩子,一直到孩子上小學。
那麼,這些做法是否正確呢?
幼兒園是學前教育機構,能對孩子進行正規的學前教育,不但有知識方麵的教育,更有心理品質和社會交往方麵的教育,它和家庭相比有很大的優勢。缺少這種教育,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十分遺憾的。小學教師深有體會,沒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其各方麵能力都較差,最為顯著的是在交往方麵。曾經有研究者對3歲左右的幼兒園新生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行為問題,如多動、注意力差、被動。人園半年後,就會發現這些孩子的問題都有明顯的改善。
孩子初人園時確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這也成了家長最終放棄的原因。有人研究不同年齡的孩子入園時的表現,發現55%的兩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哭喊,兩歲半的有40%,3歲的僅20%。
從這個角度來看,3歲是送孩子上幼兒園比較適宜的年齡。
對於入園有強烈情緒反應的孩子,家長應狠下心來,堅持下去,讓孩子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家長不能有戀戀不舍、放心不下的表情,否則會加劇孩子的情緒反應。在人園之前,家長需要提前進行人園教育,給孩子講幼兒園的情況,請已上幼兒園且適應良好的孩子現身說法,千萬不可用幼兒園或老師嚇唬孩子,不要在孩子麵前談論幼兒園的缺點,人園前一定要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幫助孩子認識幼兒園,這樣會大大降低孩子的不適應。
小孩子到3歲應該送到幼兒園去學習,多接觸同齡人,接觸新環境、新事物。因為2~3歲是求知欲最強和語言發展最快的階段,到幼兒園可以減少嬌慣,是增加自主、適應社會的初級階段,對孩子個性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有些孩子不願或害怕上幼兒園,帶他出門,一路上大哭大鬧,邊走邊哭,家長要趕時間上班急得要命,丟下孩子就走;或是在幼兒園玩了一會兒,到吃飯時與家裏不一樣,特別是在午睡時哭著找媽媽;有的孩子第二天堅決不肯去幼兒園了,有的甚至送一周了,仍是哭哭啼啼的。由於孩子性格上有許多差異,出現以上情況並不奇怪,不必生氣,因為對孩子來說,從家庭到幼兒園在生活環境方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時孩子因適應不了陌生的老師、阿姨和飯食而感到恐懼。遇到這樣的孩子怎麼辦?家長不必急,不要愁。孩子人園前,家長應事先做好他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