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灌輸孩子正確性教育前,自己得先有純正的思想,而後才能教導孩子純正觀念,依照孩子年齡,提供適當的性教育,使孩子在很自然的情況下吸收性知識。幼兒性教育工作做好了,才能讓孩子的人生有個健康、美好的開始。
八、不分性別教育法
強強媽媽認為俊俏、文靜、略帶幾分羞怯的女孩更招人喜歡,用各種手段裝飾孩子,才能顯示出母親的才能和審美情趣。
所以,她的兒子強強,從小就與裙子、脂粉、辮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強強一直很聽話,還經常得到“漂亮”、“文靜”的讚美之詞,媽媽也欣然接受。沒想到,強強長大後卻遲遲不進入戀愛狀態,在父母的催促和介紹下,他才和幾個女孩接觸,卻均以失敗告終。他僅鍾情於同單位裏的一個男性,無論對方打他還是罵他,他都不離開,他還給人家買煙買酒。做媽媽的急了,可強強卻陷在同性戀的傾向裏難以自拔。同性戀的形成固然原因複雜,但父母在孩子性別認同方麵營造的認識障礙,可以作為其中的一個原因。大人導演的是“假”戲,孩子卻是“真”做。時間長了,孩子從外表到內心世界都融進異性角色。
胎兒3個月就已經出現了性別差異,嬰兒出生時一眼就可辨出男女,這是生物學上的差別;到3~4歲時,大部分兒童已能夠正確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性別,這種“心理”確認自己是男還是女,稱為“性自認”或“性識別”。這個時期如果處理或引導不當,就會導致“性識別障礙”一一自身發育明明是個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卻強烈固執地認為自己是異性,並接受異性的動作、氣質、習慣及服飾,有的人甚至發展成性心理障礙。所以,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父母就負有培養孩子“性角色”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容不得半點的扭曲和造作,是男孩就要讓他進入男孩的天地,喜男性之所喜,為男性之所為,女孩也是如此。
想要讓孩子真正地發揮才能和資質,首先,作為父母得從最簡單也最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錯誤觀念“性別意識”中抽離,才可能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大部分父母對於性別都有既定的觀念,像女孩子不可隨意大動肝火,男孩子不可任意悲傷哭泣,但這些情緒卻是誰都會有的。因而,一旦孩子有這些負麵情緒出現,要讓孩子知道“這隻是難過的事,不需勃然大怒”,而該發泄的情緒,不讓孩子以他真正的性向方式適度發泄,讓孩子一味地按性別印象來克製情緒,隻會造成孩子內心的痛苦。
總之,有能表現出怒氣的媽媽和表現出悲傷的爸爸,對孩子而言,比傳統家庭(男女區分)中的孩子容易與朋友相處,壓力也較小。其他結果顯示,有抑製情感傾向的人,未來得成人病的幾率也普遍較高。
女兒喜歡拿刀玩、兒子喜歡玩洋娃娃,性向上是不是會有問題?家長們可能太多慮了,並非讓男孩子學插花,他就會變得有同性戀傾向。通常父母給予孩子的遊戲種類變化,不但少而且刻板,男孩學跆拳道,女孩就學芭蕾。
在美國有研究表明,女孩因性向喜好去參加足球隊或學跆拳道、柔道等,在社會適應力上也較為優秀。假如隻為了社會的既定認知而限製了孩子原本有興趣的活動,就限製了孩子未來發展的多樣性。這種觀念上的偏差不得不去認清。
要找出孩子的氣質。人們通常把男性是“威武的、活潑的”,女性是“軟弱的、服從的”這種二分法來替兩性做刻板定義。但是男性之中也有“雖然活潑卻又膽怯的人”,女性之中同樣有“堅強又具行動力,但也有一顆柔軟心的人”。布羅迪教授在研究男孩和女孩的情感表現時分析,男女基本上因生理而在性向上有所不同,但“不分性別”的部分也同時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了解男孩和女孩的特征之後,用UNISEX來培育。培養具有攻擊性的女孩及感情豐富的男孩!隻以“男生是攻擊性的、女孩是情感豐富的”二分法來解讀孩子的行為,會有失準的時候。這是因為除了性別特征,孩子還會根據其內在感覺和行動狀況,而有不同的反應表現,常常由於被刻板的性別表現要求,而沒有表現出來,而實際上這種基本人性是男孩、女孩都有的。
女孩也會動怒——這裏指的動怒,是指對周遭事物能積極反應的情緒。從來因為女孩子被要求要“含蓄”,所以很多情感表現方式都被設限。雖說男孩比較容易動怒,但實際上隻要拋開女孩的束縛,女孩子對自身的事物,同樣會以積極的情緒來反應。
男孩也有情感表現。其實,男孩也有自己感受到的感覺,會清楚地表現在臉上或用言語來表達,隻是和女孩比起來,會讓人感到喜怒不形於色。
女孩也具攻擊性。一般說來,男孩在性向上比女孩子更常用身體行動來做攻擊性反應,然而女孩們偶爾也會有激烈的行為出現。女孩在兩三歲時,沒被貼上“女孩子”標簽的孩子,比已被貼上“女孩子”標簽的孩子,較易有攻擊性行為出現。所以,當孩子沒有被刻意指出“你是女孩子”時,也會出現充分的攻擊性是可以理解的,而女孩們隻是在被社會性的性別認知下,所出現的自我行為歸屬。
讓孩子自由表達情感。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呢?母親從現在開始拋棄既有觀念,孩子最初接觸的照顧者通常是母親,所以性別意識的觀念啟蒙也是來自於母親。一般說來,母親會覺得女兒和自己比較親,不僅是性向特質相似,行動上也更親密,還有自己想表達的情感,通常女兒比兒子更能理解。但不能因為這個而忽略兒子在情感上的表達方式之機會,母親本身不先去設限孩子性別,才有可能給予最適當的教養。
不去強調刻板的角色扮演。“你是男孩所以要勇敢”、“你是女孩所以要文靜”,在要求孩子時不要加注“性別”的說法才會中肯,孩子要文靜還是勇敢,隻是對作為一個人在氣質上的要求,無關於性別。因此,與其說“你是男孩所以……”或“你是女孩所以……”不如強調“我是我”的觀念。
製造爸爸和孩子共處的時間。由於男性擁有對人的情感敏感度較女性低的特質,卻意外地最適合與孩子相處。根據調查顯示,常和爸爸相處的孩子,女孩要比其他孩子更具競爭意識或采取主動出擊的表現方式,而情緒上的反應也會相對減少。兒子則比其他孩子在情緒的表現上更為豐富,在攻擊性上也會減弱。因為爸爸的男性開放特質,能讓孩子自由地表達出本能地反映出來的情感。
特別是男孩子需要有情感表達的範本,因而需要和爸爸共處的時間。媽媽對兩性特質較敏感,撫育的孩子較容易出現“女孩子更女性化”,而“男孩子更男性化”的傾向。由於爸爸不去特別強調性別的教育方式的這個特性,最好在一天當中至少有一個小時能單獨與子女共處。
給孩子多樣性的遊戲經驗,不能因為“覺得”男孩喜歡汽車,女孩喜歡洋娃娃,毫不考慮就以此標準購買玩具給孩子,這是不當的做法。與其以性別來區分玩具或遊戲方式,不如用性格及本身性向興趣來決定,並增加多元性。
如果不強調性別,孩子前途會更寬廣。人的潛力往往會被局限在預設立場而無法發揮,若能去除心理障礙,事實上什麼可能性都會出現。男孩女孩都能“文武雙全”或者“理性與感性兼具”。
假如過去父母自己曾受到傳統的性別局限之苦,而無法自由施展自己的才能、喜好,那麼就不要繼續限製自己的子女了。
有一天,如果女兒跑來對你說“我要去打球”,你該高興女兒有旺盛的體力和健康的體格,兒子突然提到“我想學插花”,那麼更該高興他具有柔軟的心與審美意識。
隻要父母本身不設限,那麼你會發現不論是生男孩還是女孩,差別都不大,因為他和她一樣都能積極競爭又情感豐富。
九、了解兒童性心理
生理學的研究表明,在人體各部的發育和成熟過程中,人的性生理發育和成熟相對較晚。學前兒童的性生理還遠沒有發展起來。那麼,學前兒童到底有沒有性心理或行為呢?有人認為,嬰幼兒有對性的關心、探求和疑問,但是沒有性意識的基礎,純粹是對知識,就像對“天為什麼要下雨”、“鳥兒為什麼會在天上飛”等現象的好奇一樣,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現。也有人認為幼兒有性行為。性學研究至今沒有證實嬰幼兒有性意識,從心理上說,嬰幼兒還沒有形成性意識;但從行為和發展來看,嬰幼兒期是存在性心理問題的。
專家認為嬰幼兒的性心理和行為現象是比較普遍存在的,所以,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性別角色認同的關鍵時期是學前期。正常兒童3歲左右出現性別意識,即識別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並喜歡與同性幼兒一起玩,同時行為上表現出了性別差異。大部分孩子在這一年齡段都能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認同,同時在家庭和周圍環境中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角色。如果在3歲時性別認知紊亂,即形成性別角色認同障礙,以後就極難糾正。
在幼兒園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3歲左右的兒童就開始對異性有愛戀的意識和行為。馬丁森認為,男孩和女孩在3~8歲,會發生下麵各種行為:相互擁抱、接吻等;把對方抱起來;喜歡小夥伴,和小夥伴在一起很愜意,排斥其他孩子,二人一分別就悲傷;贈給小夥伴禮物;為了小夥伴,克製自己,寧願不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和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小夥伴與其他孩子成為朋友就會嫉妒。
據日本名古屋市青少年問題協會對290名兒童的調查,幼兒園的孩子從裙子下麵窺視、窺視廁所、擺弄性器官、摸小夥伴的性器官或乳房等行為的發生頻率很高。其中有201人做掀裙子動作,而在成人眼皮底下停止掀裙子的兒童占70%,窺視廁所者167人,擺弄性器官者108人。上麵談到的現象在幼兒園確實是經常發生的,幼兒園教師經常要麵臨和解決來自幼兒的告狀,例如,老師,他親我,她摸我,他抱我……但千萬不能把這些現象和孩子的道德品質聯係在一起。
孩子們特別喜歡玩婚禮遊戲就是幼兒對異性好奇的朦朧的表現,並主動去挑選新郎或新娘,他們會很高興地讓自己喜歡的男孩或女孩當自己的“新郎”或“新娘”。孩子們還喜歡玩過家家遊戲,男、女各自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手裏抱著一個布娃娃當小孩,並有擁抱、接吻等模仿夫妻的行為等。這些既有模仿的成分,也可能有對異性關心、感興趣的成分。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依德把3~7歲幼兒的人格發展階段叫做“性器期”,即這一階段的兒童出於無意識的好奇發生對自己性器售的興趣,性器官成為獲得滿足的主要來源。兒童在行為上開始出現性別之分,所謂的“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電會表現出來,一方麵以父母中的異性者為戀愛對象,另一方麵對父母中的同性別者產生嫉妒和憎恨心理。心理學的研究和大量的生活經驗與事實提示,男性和女性幾乎分別有戀母、戀父情緒。這是兒童依戀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性別角色認同所必須的。男孩也正是以母親為異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的男性氣質的;女孩正是以父親作為心目中異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女性的性格與特質的。大部分孩子都能順利通過心理衝突,內化自己的人格。一部分孩子由於眾多原因使戀父、戀母情結以病態的麵目出現時,人的心理發展以及以後的婚姻生活和婚後夫妻關係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如有一個6歲男孩,他媽媽反映,他看到媽媽與別人在一起就很生氣,晚上睡覺也隻和媽媽睡在一起,不讓爸爸和媽媽睡一張床,他爸爸隻得一個人睡單床。這是對母親過分依戀的表現。
所謂“戀父”、“戀母”隻是孩子的性身份認同問題,隻要正確對待就會很少出現。利用依戀情緒引導兒童使其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認同與內化。戀父、戀母情緒是兒童依戀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符合異性相吸的自然規律。適當的戀父、戀母情緒有利於幼兒性別角色的認同與內化,但要有一定的人體界限,警惕戀父、戀母情結。所謂人體界限是指人與人之間應保持的距離。
如父女關係、母子關係應保持一定限度,女兒或兒子到一定年齡就應與父親或母親分開睡,父母不要經常把她(他)們當嬰兒一樣經常擁抱和親吻;男孩到一定年齡就不要摸著媽媽的乳房睡;父親在夏季不要在女兒麵前隻穿內衣褲,洗澡或睡覺時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看見裸體等。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都分別有戀父、戀母情緒,因為種種原因,有些孩子形成了戀父、戀母情結。當這一情結出現病態時,孩子成長中與人的交往、成人後的婚姻關係以及婚後夫妻關係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要避免父母中的一方因為夫妻感情問題而把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到兒子或女兒身上,而造成孩子對一方感情過於依賴,而對另一方表示疏遠。
近些年,心理學家、生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教育學家對嬰幼兒的性意識作了深入研究。目前,把孩子從搖籃到兒童、少年期的性心理發展大致分為口欲期、肛欲期、陰莖崇拜期和性沉寂期(潛伏期)4個階段。
口欲期:嬰兒的嘴唇和口腔是其愉悅強烈的部位,嘴唇的感覺極端的敏銳,當其和母親的乳頭發生接觸之際,嬰兒會感覺極度的愉快。現代醫學運用各種儀器測試,可以看到胎兒在子宮內吸吮手指,嬰兒在吸吮時表露出很明顯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當孩子發現嘴能給他們帶來愉快時,就將手指和能拿到的東西等都往嘴裏放,即使不能吃,也會給他們帶來愉快的感覺。不應剝奪這種愉快的感覺。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放進嘴裏的東西一定要衛生、安全。
肛欲期:在孩子1歲半左右便進入這一階段。這一時期,身體的排泄活動成了孩子愉悅的主要方麵。據觀察,1歲左右的女孩在小便時自己經常發笑,也許是由於排尿引起陰戶的快感導致的,男孩子則更注意小便時的實際動作所造成的快感。這時父母就要耐心地、愉快地訓練他們,粗魯急躁的方法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身體和其他所有的功能都是可怕、可鄙的,以致對成人後的性欲也會認為是罪惡,形成畸形的性壓抑的心理。這一時期的挫折,會造成固執強製和僵化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表現為不整潔、無條理甚至破壞性。
陰莖崇拜期:隨著身體的發育,孩子大約3歲以後,會發現身體感覺最好受之處是生殖器官。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第二個激烈變化的時期,是幼兒好奇心的旺盛期,是孩子試圖獨立的階段,但同時幾乎總要受到父母壓抑、禁止或懲罰的階段。當孩子玩弄自己的耳朵、腳趾時,媽媽會笑著對爸爸說:“你看他那小傻樣!”但孩子撫摸自己的性器官時,很多家長會板起麵孔訓斥說:“不準這樣!”父母這種大驚小怪、截然相反的態度,會引起孩子更大的興趣,極有可能使孩子從小養成對性器官的罪惡感。
然而,現在大部分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家長把自己童年時代所受的這種教育又原封不動地傳授給下一代。實際上,孩子這時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的引導。家長要容忍和尊重孩子的性好奇心,不必羞於淡性器官的名稱和解釋有關性的問題,像講其他器官一樣以平和的態度對他們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使他們懂得這都是自己身體有用的必不可少的部位。當孩子撫摸性器官時告訴他們,手上有細菌,應像不吮手指、不揉眼睛那樣不去撫摸它,再加上講故事、和他們做遊戲等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孩子對性器官的撫摸就會逐漸減少了。
當然,在性教育中,沒有必要把性知識全倒出來,不能超越他們的發育階段,告訴他們太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