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網絡這個黑洞(3 / 3)

當許多家長控訴“網絡害了孩子”時,對國內外網絡成癮現象所做的比較卻不得不讓我們思考:為什麼網癮會找上中國孩子?為什麼這麼多中國孩子會迷戀網絡?幫助網絡成癮的孩子該從哪裏下手?

研究網癮首先要回答“網絡給了青少年什麼”。一個孩子要想健康成長,身心兩方麵都需要很多的“營養素”,從心理上來說,這些“營養素”包含安全感、自信、成就感、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等。家庭、學校是青少年獲得這些營養素的主要渠道。

如果家庭、學校不能提供這些營養素,青少年就會尋找其他替代品。

經研究發現,當代中國青少年成長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個缺失:

第一個缺失是“父親功能”的缺失。父親對於青春期的男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父親常常代表著規則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與父親的作用有很大關係。但是,現在很多家庭中父親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離異了,孩子跟著媽媽生活;有的家庭雖然表麵完整,但父親卻很少在家,他們總是在外麵忙自己的事;還有的父親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離開家庭,想盡責也盡不了。在傳統的大家庭時代,父親不在,還有爺爺和叔叔伯伯來代替父親發揮其功能,而現代家庭卻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親功能的缺失。這從某種角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網絡成癮的大多是男孩。

對中國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來說,第二個重大的缺失是遊戲缺失。很多人以為,在中學階段孩子已經不需要遊戲了。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遊戲,隻不過他們需要社會角色更豐富的遊戲,需要有象征意義的遊戲伴隨他們長大。現在中學體育活動不僅少,而且男生的活動在時間上和內容上都跟女生差不多,其實男生是需要在遊戲中有一定的肢體接觸和肢體衝突的。

當現實生活無法滿足其需求時,他們就去找替代品。網絡遊戲有許多都是戰鬥遊戲,因而很容易被男生迷戀上。這也是為什麼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以遊戲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同伴尤為重要,沒有同伴就不能從家庭走向社會。事實上,中國城市中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內同伴為零。同時,現在很多孩子上學遠,又因為安全問題,家長不得不接送,本來上學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現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課間時間,很難形成高質量的同伴關係。新的城市社區,居民的異質性對青少年發展同伴關係也不利。當現實生活中同伴缺失時,網絡卻給青少年提供了機會。

在網絡中,有遊戲,有同伴交流,又能獲得成就感,正好彌補了三個方麵的缺失。

“網癮”也被稱為“互聯網成癮綜合征”,主要表現是上網時間長且難以自控,形成非理性的依賴,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有時雖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仍在失控地繼續。有研究顯示,目前我國上網的未成年人數量達到1680萬左右。在上網的人群中患有“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的比例約為6%,在青少年中這個數字更是高達14%。麵對孩子的網癮,家庭、學校、社會都顯得惶惶不安,“窮追猛打”;家長們談“網”色變,對孩子實行“禁網令”,麵對網癮孩子,成人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向網絡本身和孩子本身。社會輿論譴責網吧不應對未成年人開放。難道網癮隻是孩子的錯嗎?

網癮不是孩子的錯,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關鍵還是教育及成長環境的問題。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先學會做人,然後才能引導他們走向成功之路。

分析孩子上網成癮的原因,主要是家長在教育方法上出了問題。從許多案例來看,上網成癮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夠健康,缺乏親子溝通,親子關係錯位。其責任大多在於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一方麵過度寵愛;另一方麵又過度期待,隻重成績,卻忽略孩子的人格培養。當孩子出了問題或上網成癮後,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一味地責怪甚至打罵孩子,最終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家長應該分析孩子網癮產生的根源,改進自己,認真反省自己,努力解開親子矛盾的結,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誤區。

學校應試教育往往排斥、歧視“問題”孩子,加上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心智還不夠成熟的青少年識別、自控能力都較差,一沾上不健康的網絡文化就很容易成癮。

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改變的!幫助網癮孩子的關鍵是理性的心靈溝通。解決孩子上網成癮的問題,從小建立理性的親子關係和健康的家庭氛圍。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愛父母,就必須學會以正確的愛教育孩子;如果你要孩子成為星星,你就必須是個太陽。

事實證明,最難教育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很多家庭的情況都很雷同——孩子過去很優秀,後來上網玩遊戲,成績落下來了。父母整天沒個笑臉,父親不是罵就是打,母親不是訓就是哭,矛盾一步步激化。孩子跟父母不溝通,通宵泡吧,不願回家。父母大街小巷地找,孩子越跑越遠,親子關係日益惡化。

許多家長,都是一個勁兒地訴說孩子怎麼不好,很少真正認識自己的問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假如沒有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早期素質教育,他們犯錯誤就在所難免。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從努力改變自己做起。

電腦和網絡是新時代的標誌,是先進的高科技工具。不過,中國的電腦和網絡大都被用來玩了,特別是在眾多網吧裏更是如此。所以,我們的孩子僅僅把電腦當成了玩具,結果上網成癮玩物喪誌。

很多家長、教師和心理工作者千方百計地想把孩子從網癮的魔爪裏拉出來,卻徒勞無功或收效甚微。問題其實錯在“拉”

上,訓責式的說教和強製性的做法,常常適得其反。隻能用真誠、耐心的心靈溝通,逐步化解孩子心中的“結”,讓他們學會認識自我的人生價值,理解隻有先苦後甜才是真正地愛自己、愛自己的將來,必須把電腦網絡主要當工具來使用,否則就是自毀前程,讓孩子通過理性的認知,自己一步一步走出網癮。當與孩子進行交談時,態度一定要像對朋友那樣坦誠,不是指責、訓斥,而是理性的雙向交流,讓孩子真實地感覺到你和他是平等的,這樣打開孩子的心扉才有可能。

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學會放鬆心態。不少家長發現孩子上網成癮後,非常焦慮,一開口就沒有好話,使孩子反感萬分。人的情感是容易相互感染的,即所謂“情感傳染”,父母焦躁,孩子也會煩躁;孩子煩躁了,家長更焦躁。這種惡性循環,會使得家裏的空氣緊張得一點火就能著,吵鬧就不可避免了。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更談不上什麼戒網癮了。所以,要想使孩子戒除網癮,家長首先要戒除焦躁。隻有先使心態放鬆,才可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

有些家長太急於求成,他們自己沒招了,就病急亂投醫。我從來不認為孩子上網成癮是可以吃藥吃好的,或者關起來狠狠地打幾頓就能解決的。如果吃藥和痛打能治好孩子的不良行為,那還需要教育嗎?這是不科學的。孩子上網成癮一般來說還是一個習慣問題、認識問題,也是心理上的問題。心病要用心藥來醫,這個心藥就是心靈的溝通。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恰當的方法。家長一定要改進,就是在發現一個方法不頂用時,要學會換另外的方法。對孩子不要絕望,不要放棄。有誌者,不言敗。放棄就是失敗。隻要不放棄,不斷地持之以恒地改進方法,每個網癮青少年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向上的心,就看我們如何用科學的方法把孩子向上的心激發出來,讓孩子有健康的追求和理想,從而自己主動脫離網癮。希望在孩子上網成癮時,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焦慮,不要指責,不要煩躁。應該冷靜分析原因,努力尋求解決辦法,首先學會平衡心理,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耐心地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和孩子做朋友,帶他們一起走出網癮。

六、健康上網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是一種先進的工具,如果你無視互聯網的存在,那是自欺欺人,對互聯網的回避則代表著愚昧落後。讓青少年學習互聯網、運用互聯網,意義重大。要讓青少年正確學習和使用網絡,在接觸網絡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必須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網絡文化。

要幫助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脫離網癮,首先家長要改變現有的家教模式。家長要正確對待和處理孩子的網絡遊戲問題,當發現孩子沉溺網絡後,不要嚴厲打罵,這種強製行為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家長首先要理解到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孩子學會使用網絡對他們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都很有益處。其次,要及時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用合理的方式引導其協調學習和娛樂的關係,並設法給孩子提供培養其他興趣的機會;家長應善於表揚孩子在脫離網癮中的進步,從而使他們增強信心,將沉迷上網的興趣轉移到其他興趣上。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遊戲是不可或缺的內容。無論從遊戲本身的發展來看,還是從滿足兒童天性來看,即使把網絡遊戲封殺了,兒童還會從其他方麵尋找滿足他們個性發展的遊戲。盡管現在網絡遊戲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有很多的弊病,但我認為還是不能簡單地用封殺的辦法,把現行的網絡遊戲強行加以取締。

既然遊戲不能封殺,我們的建議是遊戲需要引導。網絡遊戲的開發決定於開發商,廣大的青少年是網絡遊戲的受眾,遊戲的使用者、遊戲的受眾是遊戲業的上帝,怎樣滿足上帝的需求,替上帝也就是顧客考慮,這是遊戲開發商必須考慮的問題,遊戲的開發必須從兒童健康成長的角度來考慮。

兒童在上網遊戲進行兩個小時以後,就會對眼球產生副作用。通常遊戲設計,一套遊戲下來,十幾關、二十幾關,兒童為了贏得勝利,在電腦麵前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這對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在設計遊戲的時候,隻是考慮到了遊戲怎樣有吸引力,更有趣,更精彩,而沒有考慮到遊戲的使用者身體的承受能力,以及潛移默化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模式。遊戲開發商應當首先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國家的環境是這樣,學生在家庭裏麵受父母管製,到學校又受老師的約束,孩子不能在家裏玩遊戲,就跑到網吧去玩,網吧中人員繁雜且燈光昏暗,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混雜在一起,兒童長時間在那樣的環境中遊樂,那血腥、暴力的鏡頭會使學生情緒緊張,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是特別不利的,遊戲的開發要把人的健康成長因素考慮在裏麵。現在兒童玩遊戲的人數和玩的時間,呈增長的趨勢,有很多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比較熱衷於玩遊戲,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他們是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獲得了內心的滿足。很多的成癮少年之所以不願意離開遊戲,是由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感覺不到快樂和成就感,而在遊戲中卻找到了成就的體驗。

青少年是人類的未來,孩子的健康是我們事業的希望,孩子是生活在虛擬世界還是現實空間,哪個是人類存在的最終歸宿?

我們必須和周圍的人發生關係,形成群體的協作精神,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成長的位置和發展的途徑,如果迷於網絡環境,就會與現實隔絕,就將產生人格分裂。我們的軟件開發要考慮到兒童成長的因素,你們製造出來一個虛擬世界,而且這個世界日趨完美,如果你們的孩子也迷戀和陶醉在虛擬世界中,那麼家長焦慮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受到心智的發展影響,沒有成年人那樣敏銳和理性,他們缺少自控力和責任意識。事實表明,孩子是管不住自己的,在玩升級遊戲時,兩小時不知不覺溜走了,成人可能就不玩了,可孩子通常做不到,因為孩子是無法認清現實和把握自我的。

遊戲內容的健康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其實網絡本身並無害,主要是網絡的內容,遊戲也是這樣,遊戲本身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本身是中性的,賦予它好的內容,就會促進青少年智力的開發和健康成長,賦予不好的內容,就將對未成年人產生負麵影響甚至滋生犯罪。現在很多家長也包括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各界,尤其是很多關心兒童成長的老同誌,對網絡有很多的看法,也提出了很多的呼籲,核心問題就是網絡遊戲本身存在的問題。

現在的網絡遊戲中的暴力、凶殺、打鬥、對抗性的遊戲仍占絕大多數,而體現智力開發,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具有文化內涵的東西,在網絡遊戲裏麵比較少。我們應當減少進口遊戲並加大審查力度,最好是引導自主開發民族文化特色遊戲,沒計出那種有利於兒童智力開發,有助於兒童團隊精神培養,有助於反映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學感的遊戲。

能夠鍛煉反應力的,賽車的那種,就是一個簡單的操控技術,假如把它升級一步,把賽車的組裝也加入進去,車壞了,你要修,隻有修了才可以繼續參加比賽,智力開發的東西就涵蓋進去了。現在許多遊戲想的是怎麼去吸引孩子,往往用打鬥或者刺激性的賽道、操作等方式。曾經見到一個網癮少年,他就喜歡賽車遊戲,喜歡自己高速轉彎的感覺,我問他現實中會開車嗎?他說不會,現實中也不敢用這種技術,擔心自己真的開車後,感受到遊戲中的感覺,會出現車毀人亡的場麵。這就是遊戲開發怎樣更適合於未成年人的發展,在遊戲開發上如何考慮到青少年成長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要把遊戲單純從市場開發的角度來考慮,而要把遊戲從人機對活這種角度進行開發。因為單純地考慮市場和產業,關注的東西會變成遊戲背後的錢財;如果考慮到互動後的結果,就是一種人格培養的理念了。

健康上網以預防為主。家長不要把電腦視為洪水猛獸,網絡的發展是不可抗拒的,我們要主動迎接這一挑戰。希望中國的父母首先自己學會正確運用和使用電腦,學會科學上網,從小引導孩子健康上網。雲南昆明一位母親帶來兩個上網成癮的孩子,有人問他們,你們開始怎麼接觸上網的?他說和媽媽學的,媽媽上班時無聊在網上鬥地主、玩遊戲,把孩子帶到單位孩子就開始玩了。所以,文明上網不儀僅是針對未成年人,也針對全社會,特別是如何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

健康上網和學校教育要融合在一起。曾經有人辦冬令營時去的都是網絡成癮的孩子,他們在裏麵也組織網絡比賽、資訊查詢比賽,結果一半的孩子不懂得怎麼上網查詢資料、建檔,隻會玩遊戲。

我們要加大力度作宣傳,讓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都真正明白,我們一定要把電腦網絡作為促進自己健康成長,促進自己工作、學習和研究的工具來使用,切記不要把電腦網絡作為娛樂的工具。

希望網絡管理者、網絡遊戲廠商和網吧經營者健康辦網,開發健康的網絡遊戲,科學地管理網吧,促使全民健康上網,運用電腦、使用電腦。

應該真正把網絡當成工具來運用,有助於工作、學習和研究,而不僅僅是消遣、娛樂。電腦網絡是以工具在世界上出現的,不是以撲克、麻將娛樂形式出現的,是以信息時代的標誌出現的。我們處在信息時代,信息是個中性詞,我們要健康信息還是不良信息?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太多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網絡遊戲,色情、暴力、欺詐、賭博等,導致了網癮少年父母非常痛苦。

有些人說網絡遊戲隻是耽誤了孩子的時間,這話分量太輕了!這不是一代人的問題。如果孩子僅僅玩遊戲,什麼叫癮?癮就是不顧一切。為什麼現在青少年犯罪率這麼高?青少年的暴力傾向越來越嚴重,社會上有暴力,家庭裏有暴力,孩子有了暴力傾向以後會給社會帶來很多不安定因素。上癮以後的負麵因素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希望家長能夠高度重視,防患未然,關心、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孩子擁有良好的心態、正確的認識和健康的習慣,使他們健康上網,讓網絡成為幫助他們成長的有利工具,而不是成為毒害他們成長的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