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鳥

老師問小勇:“你知道布穀鳥有什麼用處嗎?”

小勇說:“布可以做衣服;穀可以當糧食;鳥可以供我們玩。”

□大象與鳥的區別

老師在生物課上組織學生討論大象與鳥的區別。

有一個學生說:“大象長著長鼻子,鳥沒有。”

另一個學生說:“鳥長著翅膀,大象沒有。”

第三個學生說:“鳥能騎在大象的身上,大象不能騎在鳥的身上。”

□將來做什麼

“兒子,”父親對兒子說,“剛上一年級你就留級了,都已經學習一年了,剛剛認識10。這樣下去,你將來能做什麼呀?”

“能做拳擊比賽的裁判。”

□太可怕了

女教師對一年級的學生說,人死了以後都要燒成灰,就和普通的灰塵差不多。

“哎喲,太可怕了!”小鬆喊了起來,“這麼說來,肯定有人死在我的床下了!”

□沒問題

“孩子,寧可考試不及格也千萬不能作弊。”

“你為何不早說呀,爸爸?你的要求沒有問題。”

□三七二十一

孩子說:“今天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又向我提問了。”

父親說:“老師問你:三乘以七等於多少,你當時是如何回答的?”

孩子說:“管它三七二十一呀,我回答等於10。”

□昨天早晨吃的

老師:“你為何不洗臉呀?我都可以知道今天早晨你吃的是什麼食物了。”

小學生問:“什麼食物?”

老師說:“雞蛋。”

小學生笑著說:“錯了,那是昨天早上吃的。”

□背字母表

父親說:“你總是不能按照順序背誦字母表,這次你如果再回答不出我的問題,我就懲罰你。回答我:A的後邊是什麼字母?”

兒子說:“除A以外的所有字母。”

□最佳留言

女兒考上了大學,一向對她十分關愛的父親送給她一部電話留言機,父親預先在留言機的錄音帶上錄了一段話:

“這是莉莎的宿舍。我是她的父親,身高1.9米;體重125公斤,脾氣十分暴躁,曾經學空手道多年。你跟我的女兒打交道的時候,要記住這一點。假如你的來意友善並且光明磊落,請留下你的姓名以及電話號碼,她會給你回電話的。”

□分數不夠

“你為何每次考試都隻得這麼一點兒分?”父親問。

“或許老師手裏的分數很少了吧。”兒子說。

□“形而上學”新解

兒子問:“爸爸,‘形而上學’是什麼意思呀?”

父親說:“‘形而上學’……就是說假話的意思。”

兒子問:“怎麼個講法呀?”

父親說:“意思是說,形式上看你上學去,其實你還是在逃學。”

兒子趕緊解釋說:“我沒有逃學,隻是有一次想逃學。”

□反義詞

父親問:“聽說你正在學反義詞,我問你‘好’的反義詞是什麼?”

兒子回答說:“不好。”

爸爸問:“‘黑’呢?”

兒子回答說:“不黑。”

爸爸罵道:“混賬!”

兒子回答說:“不混賬!”

□從“0”開始

父親問:“今天開學考試,你為什麼考了個‘0’分?”

兒子回答說:“老師說了,一切都必須從‘0’開始。”

□即時垃圾桶

老師上完了“五講四美”課以後,向一位學生提問:“你平時吃完冷飲以後,把廢紙扔到地上呢,還是扔到垃圾桶裏?”

學生想了想,說:“這兩個地方我都不會扔。”

“那你扔在什麼地方呢?”“扔給媽媽。”

□不用擔心

老師說:“您孩子的地理成績太糟糕了!”

家長說:“那倒沒有什麼,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收入,一輩子都不用走到很遠的地方去謀生。”

□寫作

當問及在校學習的情況時,兒子說:“很好,今天我學會了寫作。”

“很好!”父親說,“那你寫了什麼文章呢?”

“我也不清楚,”兒子說,“我還沒有學會閱讀呢!”

□反應

一天,李衛來到教室,所有的頭發都直立著,老師問怎麼回事。

李衛說:“這是發膠的反應。”

第二天,李衛來到教室,腦袋光可照人,老師又問了。

李衛回答說:“這是我父親對發膠的反應。”

□5000隻鴨子

一個男教師在教室裏給學生們上課,麵對著亂糟糟的課堂,他十分生氣地說:“兩個女生發出的嘈雜聲音就等於1萬隻鴨子所發出的噪音。”

一天,男教師的女友來到學校找他,女學生們說:“5000隻鴨子找您!”

□多一次

父親對小剛說:“我看你越來越不像話了,晚上都不肯在家複習功課,隻知道往遊戲廳跑,我去十趟有九趟能看到你。”

小剛說:“那您比我還多去了一趟呢。”

□環境和遺傳

上大學的兒子期中考試的報告是關於“遺傳和環境”的問題,結果他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父親看不過去了,說: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嘛!大家都知道,例如孩子像父親,那就是遺傳;假如孩子像鄰居,那就是環境。”

□悲從中來

晚飯以後,父親關心地問:“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

兒子說:“沒有。”

父親歎了一口氣說:“我該洗碗了!”

□記得

三個學生在一起吹牛。

一個學生說:“我現在還能記住在小學一年級的事情。”

另一個學生說:“那算什麼,幼兒園的事情我還記著呢!”

第三個學生說:“跟我比你們差遠了,我還記得我爸爸在上高中的時候與我媽媽跳舞的事情,我與媽媽一起回的家。”

□懂得鴨語

兒子拿著詩集問父親:“父親,為什麼‘春江水暖鴨先知’呀?”父親撓撓頭說:“或許是詩人懂得鴨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