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錢

小氣鬼的兒子對父親說:“您給我幾先令,行不?明天,老師帶我們到動物園看蟒蛇。”

“為什麼去花那兒個冤枉錢!你拿著我的放大鏡到田裏看看蚯蚓就可以了。”

□在傘下苦學

一天,父親帶著兒子去觀看跳傘比賽。

看到跳傘運動員一個接一個地從機艙裏跳出來,兒子好奇地問:“爸爸,為何他們的身後都背著一個包?”

父親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於是回答說:“包裏裝的是書,你瞧,他們多用功呀,在運動的時候都沒有忘記學習。”

兒子問:“老師說過不許在陽光下看書。”

父親愣了一會兒,說:“你沒有看到他們都撐起傘了嗎?”

□交費

小氣鬼對正在上學的兒子說:“告訴你的老師,買世界地圖的錢我不能交了,就說你一輩子哪兒都不去。”

□誠實考驗

父親看完了兒子的成績單以後說:“有一點我能相信——看你的成績,就知道你考試一定沒有作弊。”

兒子說:“不是沒作弊,而是作弊沒有成功。”

□遺傳

醫生問:“哪裏不舒服呀?”

病人說:“腿特別疼。”

醫生問:“怎麼發現的?”

病人說:“我是被牛頂了一下。”

醫生問:“你的父親或者爺爺有沒有被牛頂過的曆史?”

□一問三不知

爸爸問小飛的功課,小飛答不出,爸爸生氣了:“老是一問三不知!”

小飛好奇地問:“爸爸,什麼叫‘三不知’呀?”

爸爸被問得呆住了,隻得問媽媽,媽媽也不住地搖頭。正在這時,小飛的爸爸突然恍然大悟,指著媽媽對小飛說:“‘三不知’就是你不知,我不知,她不知。”

□川字睡覺

有一個人就認識一個“川”字。一天,有人叫他識字,就翻起書來找“川”字。但是他找了很久,都沒有看到一個“川”字,正在著急,突然看到一個“三”字,於是指著罵道:“我找你找不到,沒想到你躺在這裏睡覺呢!”

□十分滿意

“怎麼樣,”父親關切地問,“你的女老師滿意你嗎?”

“是的,爸爸,非常滿意。”

“你怎麼知道的?難道是她親口對你講的?”

“是的,爸爸,前天她對我說:‘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像你這樣,我立刻就離開學校。’這表明,我全都學會了。”

□啥念啥

有個人讀書,讀到“啥”字,不認得,去問先生:“這個字念啥?”

先生回答說:“念‘啥’。”

他問:“它念啥呀?”

先生回答說:“念‘啥’!”

他又問:“我問的是它念啥?”

先生一聽就來氣了:“我說是‘啥’就念‘啥’!”

□答案

兒子說:“今天考曆史,老師問‘老子’是誰,但是我怎麼都想不起來了。”

父親笑著說:“天天見麵怎麼會忘了?‘老子’就是我呀!”

□多此一舉

從弟弟還非常小的時候起,媽媽就想讓弟弟清掃房間,或者整理,不過都是枉然。弟弟離開中學上大學時,他知道他的離別會讓媽媽難過,因此在離家前,他抓緊時間把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出乎他的意料,媽媽更加傷心了。“瞧瞧,”她哭著說,“你已經變得像是一個陌生人了。”

□假如

父親努力向孩子證實學習功課的重要性。

父親說:“牛頓坐在樹下,眼睛看著樹在思考。正在這時,有一個蘋果掉到他的腦袋上,因此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孩子們,你們想一想,做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多好呀,多神氣呀!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好好學習。”

兒子笑著說:“假如他坐在學校裏,埋頭苦讀,那他就什麼都發現不了啦!”

□老師非常喜歡我

爸爸問:“小強,學校老師喜歡你嗎?”

兒子說:“爸爸,老師非常喜歡我。”

爸爸問:“真的?”

兒子說:“其他的同學畢業以後都讓他們走了,老師說把我留下來!”

□離題太遠了

兒子放學回家以後,還沒有放下書包,父親問:“兒子,我替你寫的那篇作文,評上優秀了嗎?”

“沒有,”兒子說,“老師說離題太遠了。”

父親吃驚地問:“作文的題目不是叫《我的父親》嗎?”

兒子生氣地說:“可您在作文裏寫的是我爺爺呀!”

□三個蘋果

爸爸想考一考上小學的兒子,對兒子說:“孩子,假如你有三個蘋果,吃了一個,還剩下幾個?”

孩子想了一會兒,說:“三個!”

爸爸非常失望,耐心地說:“你再想一想,怎麼能是三個呢?”

“是三個呀。”孩子笑著說,“兩個在外邊,一個在我肚子裏!”

□母魚

美術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條鯉魚,接著叫同學們照樣子畫下來。

馬克坐在椅子上一筆都沒有畫,老師生氣地說:“限你七天,畫出和黑板上一樣的100條魚。”

過了一星期,老師讓馬克交出畫來,馬克交出去的畫紙上隻有一條魚。老師問:“為什麼隻有一條呀?”

馬克說:“我畫的是一條母魚,它能生出99條魚。”

□歪說

看到戴眼鏡的學生越來越多,老師說:“同學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們可不能讓眼睛被玻璃所遮,失去原來的光亮。”

一個學生起立說:“老師,既然是窗戶,天冷怎麼能不裝玻璃呀?”

□雷雨時

老師問:“你們看到沒有?閃電總是在雷聲之前。”

學生說:“這太簡單了,因為人們的眼睛都是長在耳朵的前邊!”

□縮寫

老師讓同學們把1500字的文章縮寫成500字,下課的時候小佳把作業交上來了。

老師看了以後生氣地問:

“你是如何搞的,45米高的建築物讓你寫成了15米,六輛汽車被你寫成了兩輛,三個人讓你寫成了一個人……”

“我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寫的!”小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