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怎麼辦?
孩子說謊一部分是有意的,還有一些是自己的想象,父母要分清孩子的謊言,察覺謊言背後的秘密。
方法203:孩子說謊的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說謊原因基本分兩大類:無意說謊和有意說謊。
1.無意說謊又分為:
(1)幻想與錯覺:幻想是指與個人生活願望相結合的創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錯誤、消極的幻想是空想;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知覺,是在一定心理下導致思維推理錯誤而引起的錯覺。
(2)大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用謊話去騙孩子。由於孩子心理活動和思維能力尚不完善,認知上的偏差分不清是非,大人說的總是對的,潛移默化地記在心中。
2.有意說謊又分為:
(1)功利的、物質的影響。孩子的虛榮心作怪。有一些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往往容易胡編亂造、瞎吹瞎說。再就是生活中曾經討好大人能獲得獎勵,有時為了得到大人的表揚,編出一些好人好事,或把別人的好事套在自己身上以得到大人的獎勵。
(2)為逃避懲罰的心理而說謊。往往由於父母的教育方法粗暴,動不動就嗬斥打罵,罰餓肚子、罰跪,孩子為免吃皮肉之苦,不敢承認錯誤而說謊,這些說謊是大人“逼”出來的。孩子因為做了錯事,怕被人責備而撒謊,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往往最容易隱瞞、說謊。
(3)家長的管教比較嚴厲。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這出發點是好的,但有的則太過分,太嚴厲,動輒打罵,孩子見到父母像老鼠見了貓,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撒謊。孩子往往想通過一句謊言來避免一頓“皮肉之苦”。
家長要幫助孩子矯治撒謊的惡習,必須對症下藥,首先要找出其說謊的原因。
方法204:謊言的種類
兒童最常用的一種說謊方式就是“否認”,否認做錯的事。否認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懲罰。例如自己失手打破了花瓶,卻不敢承認,而撒謊說是貓碰掉的,為的是逃避大人的責罵。事實上,如果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急忙否認,而是靜靜地等著受罰,那才讓父母真的擔心呢!其實,懂得否認,顯示孩子的智力發展正常,已經開始了解因果關係。因此,這樣的謊言不要把它想成是不誠實的。
孩子的另一種謊言,可稱為“講故事型”的,其目的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孩子會自己去“創造”事實。例如,孩子可能會說他吃了一百個雪糕。這種情況有時是因為孩子失去了對事實的認識能力;他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想象,他也不會認為自己說的是謊話。孩子到了四五歲以後就開始會說“白色謊言”,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達到某種目的而編造謊言。例如,為了逃避上學編造生病的謊言,為了得到“電動車”將考試成績由60分改為80分。父母應該關心的,不是謊言本身,而是謊言背後的真正含義。
從上麵幾個謊言來看,大部分孩子的謊言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擔心的那樣糟糕,它們並沒有出現實質上的問題,對於父母來說最重要的是應了解謊言下隱含的關於孩子成長的秘密。當然,如果孩子的謊言說得太多,或者他確實有錯誤想法時,父母就該特別留意。麵對說謊的孩子,責備與毆打絕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也許你可以考慮幽默以對,告訴他說謊會使他再長出一個鼻子。下次你再發現他說謊時,便可以幽默地告訴他:“讓我看看,你的鼻子長了沒有。”
撒謊似乎是孩子的天性,絕對不撒謊的孩子是沒有的。小時候,孩子因為是非不分而說謊。大多數是說出他所希望的想法。當孩子漸漸長大,他們學會用說謊來逃避麻煩。但對孩子來說通過讓他們知道不管在家或在外,說謊會讓人陷入更糟糕的麻煩中,從而改正撒謊的壞毛病,這是父母應該采用的一個好辦法。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撒謊,首先要了解清楚他撒謊的原因,問清楚他為何要隱瞞真相。假如孩子是因為怕你生氣而撒謊,你要告訴他,你並不對他的行為本身生氣,而是對他撒謊的舉動不滿;而如果他隻是因為怕被懲罰,那麼你要讓他知道撒謊隻會帶來更嚴厲的懲罰。
有時候,孩子在確鑿的證據下,仍然堅持說他沒撒謊,這時候,你要平靜地問他為何這麼做,這樣做的原因在哪。也就是說你強調的重點不在於要他坦白承認時。前麵已經談過,對孩子的撒謊,一定要通過懲罰讓他知道這種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危害。在這一點上,父母需要切記的是你的懲罰一定不能太嚴厲了,那樣不但會適得其反,甚至會使你的孩子做出任何可以避免懲罰的傻事來。
無論孩子撒多大的謊,別把孩子的撒謊行為視為背叛。你也別覺得孩子好像在愚弄你。其實孩子並非如此,他隻是要保護自己。還有,你要試著誠實地反思一下,身為父母,你是否無法接受壞消息呢?你是否有強烈且令人害怕的情緒反應呢?如果是,那麼你就給孩子奠下了撒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