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品格方麵的問題(7)(1 / 3)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孩子上了高中,在父母的眼中仍是個孩子。即使成為大學生或社會人,仍有許多人的想法幼稚可笑。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但這個苦果是父母一手造成的。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之一,可以說是父母不讓孩子自己處理事務,孩子缺乏自信和經驗的結果。

方法254:給孩子作決定的空間

父母應該給孩子可以自己選擇的機會,讓孩子覺得他是自主的,使他能從自己的權利中學會自信,不怕困難、勇於嚐試,有能力解決他周圍的許多疑難問題,增加他對生活的情趣,激勵他積極向上,使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父母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由於存在時代的隔膜,總難免會有些父母所堅持並認為十分重要的事,這就是父母的堅持己見;父母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深處,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作為孩子的父母也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我們應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見解,不強迫孩子接受你的價值觀。要尊重個體差異。至少可以在說明自己的看法之後,留一片天空讓孩子自己作決定,讓他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了。

如果孩子選擇的方向是正確的,前進的方式也要留給孩子自己決定。隻要我們給孩子做一個好的向導。告訴孩子,我們現在要往某地出發,至於他怎樣到達目的地,是選擇何種交通工具的決定權,應該留給孩子自己去決定,讓他從自己選擇的道路中總結經驗。

為了使孩子能夠建立起自我負責的意識和責任感,則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和空間,讓孩子在了解你的人生價值觀之後,再與自己價值觀做一比較和衡量,找出一個正確的屬於他自己的方向,這樣的過程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學會為人處事的重要過程和重要體驗,他必須親自去體驗、去嚐試,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經驗。有了經驗才會更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當你給孩子機會的同時,他的決定權利和選擇權利也越來越成熟。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信、獨立、自主,那麼你就必須適當地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他才能從中學會如何自己做抉擇和如何為這樣的抉擇去努力,這樣孩子做起事情來才會更有信心。

方法255:支持且重視孩子自己的決定

當孩子有自己決定的時候不必擔心孩子的將來會如何,隻要你能給予他足夠的支持、肯定和適宜的指導,即使最終孩子的表現並不十分理想,但是由於你的信任帶給他的信心和勇氣,會使他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有更大的動力朝向前方去拚搏、去努力。

反之,若你覺得孩子還小,他隻是一個孩子,他的決定是不成熟的,孩子可能就得不到你的任何支持和重視。會讓孩子覺得就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不行,更別提他會有什麼優秀的表現了。你都不能給他表現的機會,不去肯定他的能力,他還會有什麼機會去展示他是優秀的呢?

大多數父母都以為孩子的事必須有父母去決定,強迫孩子一切得聽從家長的安排,應該做些什麼事或不應該做些什麼事。家長采取這種方式,可能會使孩子因為某些不得不去做的事而去應付了事,無形中給孩子養成鬆散的習慣。而且還加重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因而有可能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難以溝通,甚至出現孩子反抗的局麵,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時,就會出現對你的不信任,嚴重者會出現對你的不尊重。

過於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服從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並不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應該適當的聽一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有時給孩子一些自我行事的機會,他會表現得十分優秀。

當你願意接受孩子自己的決定時,你將會發現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並非不可取,有時甚至比我們的想法還要成熟。

方法256:自信心對孩子成長特別重要

一位學者說過: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劑,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潛能調動起來,並將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這種調動和調整如果不斷發揮,它將能鞏固成為人的一種本性,從而終生受益。許多成功者身上,都有這種自信的力量。他們在自信的推動下,總是向自己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直至取得成功。

自信心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體力上,或是處世能力上,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種能力發展上的主動積極性。

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尤其需要來自父母和教師、朋友的激勵。當孩子不知自己是否能夠完美地完成某一項任務時,父母如果激勵他,孩子就會產生克服困難的力量,從而產生自信心。

教育專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將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班級的學生當做學習優秀班的學生來對待,一段時間下來,這個班的成績和優秀的班級成績一樣優秀。原因就是差班的學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師對他們所持信心的鼓勵,學習積極性大增。試想當一個幼兒來到這個世界,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大一些時,能夠成為家庭、社會中稱職的成員。在這種時刻他們最需要的是鼓勵,這也是我們家長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寶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