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孩子總是在有背誦課的日子、開學第一天或者考試那天自稱有病,你就要想辦法糾正他的行為。
方法323:定出明確的要求
必須對孩子講清可以待在家裏不去上課的標準。例如,你可以規定:體溫在37℃以上、嘔吐或有其他明顯的症狀時,他可以不去上課。此外,既然他己病到不能上學的程度,那麼他自然也不能看當天的足球賽或芭蕾舞表演。有些學校有自己的請病假條件,家長可以借鑒。
方法324:以身作則
有些孩子總說自己有病是從人人那裏學來的。如果你自己平時總是抱怨這兒有病或那兒不舒服,把醫生、看病、吃藥這類話題掛在嘴邊上,你的孩子也就有可能這樣做。你在孩子麵前要注意談話內容,即使是回答孩子的“你好嗎”這種一般性的問候,也要注意你的答話。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孩子跌倒蹭破了一點皮時,不要驚慌失措,也不必對孩子的每個噴嚏都大驚小怪。一般性的擦傷沒有包紮的必要,事實上,暴露傷口反而愈合得更快。對一般的小傷口不要疏忽大意,但也不要過分注意。你可以親吻孩子以示關心,但你的態度應該是:“沒關係,很快就會好的。”
方法325:讓孩子學會對付壓力
精神緊張可以導致胃疼、頭痛或其他一些身體症狀,比如有的孩子在期末考試前就會出現頭痛,父母應知道孩子的這些症狀是真實的,盡管沒有什麼病理上的原因,但它們並不是孩子自己的想象。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緩解壓力的方法,緩解壓力的方法可以參看“孩子有孤獨感怎麼辦?”之方法246——教孩子學會解除心理壓力。
方法326:把裝病的孩子當做真正的病人看待
如果你斷定孩子是在裝病,你就把他當做一個重病號進行護理。讓孩子感到裝病還不如去上學呢。你要陪伴著“病人”,讓他一直躺在床上。每餐隻給他吃些麵包和茶水,因為他病太重吃不下東西;要把電視機關上,因為他需要多睡覺。這樣,當孩子感到“病”好了,能夠去上學或做其他事情時,他會感到非常高興。
孩子太胖怎麼辦?
許多父母都懂得孩子“要壯不要胖”這個道理。雖然健康的孩子一般都有點胖,但胖的孩子不一定都健康,過胖往往是一種病態的表現。有些孩子的體重偏重,他們有發展成胖子的趨勢。孩子過胖會影響正常的活動和身體發育,也會引起多種心血管係統疾病,同時會影響到成年以後的生活,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真的過胖了,該怎麼辦呢?
方法327:讓醫生查找原因
讓醫生用科學的方法鑒定是否真的過胖,如果是真的過胖,那就要查明原因,並采取相應的對策。孩子過胖,一般有兩大原因:一是內分泌失調,二是營養結構不合理。
如果是內分泌失調,得趕緊找醫生治療。但大多數孩子過胖是營養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常常是由於家庭的溺愛,飲牛奶過量,過多吃甜食、油膩的食物,多吃糖果、糕點、巧克力等零食,又缺少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脂肪逐漸堆積,體重也逐漸增加,造成過胖。
方法328:減肥
根據醫生的建議,決定孩子是否需要減肥。有時候,幫助孩子維持現有的體重水平是明智之舉,特別是當你的孩子的身體需要均衡發育的時候。
減肥可以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麵采取積極的對策。
1.注意飲食
在飲食方麵,最根本的是要控製熱能的攝入量,使其基本滿足孩子身體生長的需要。
(1)讓孩子每日三餐按時進食,千萬不要為了減肥而采取早餐不吃、中餐一點、晚餐猛吃的做法。同孩子達成隻能在規定的時間吃東西的協議。如果他習慣在正餐之間吃東西,你就把他的正餐分成若幹頓吃,這樣做要比隻讓他每天吃三頓飯要好。但是不能讓孩子把這一點作為吃更多的東西的借口。提前定出第二天的飯菜,注意各種營養的搭配。阿亮同意做到隻在三頓正餐和上、下午兩次加餐時吃東西,他和媽媽一起定出他吃的東西和數量,由於他的零食已正式寫在每天的食物單中,他就不必再去“騙”零食吃了。
(2)限製吃東西的地點。如果孩子吃東西太多是因為他總是自己吃東西或走到哪裏都吃東西,你要對孩子吃東西的地點進行限製。例如,小文的三頓飯和兩次甜食必須同其他人一起坐在廚房或餐廳的飯桌前吃,他必須使用餐具,禁止在餐廳以外的房間吃東西。
(3)延長吃飯時間。“飽”的信號從胃傳遞到大腦大約需要20分鍾的時間。觀察孩子吃飯大致用了多少時間,在下一次吃飯時,用定時器定時,每次用餐均比上一次延長一分鍾。讓孩子放慢吃飯速度,細嚼慢咽,每吃一口飯都把筷子放下,完全咽下去後再拿起筷子吃第二口飯。讓家裏每一個人都這樣做。如果孩子做得很好你要表揚他。你可以利用吃飯時間同孩子談論或討論問題。
(4)讓孩子多吃複合性碳水化合物食物,這類食物包括蔬菜、水果、麵類和穀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