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和氣生財,先與人為善後廣結善緣(2)(1 / 3)

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以後,賣豆漿的決定,他也要賣燒餅,一邊做豆漿,一邊做燒餅。才賣了不過幾天,他發現客人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呢?原來他隻善於做豆漿,做燒餅不僅常常做糊還常常把口味調得過鹹或者過淡,又因為做燒餅耽誤了時間,耗費了精力,原本受人歡迎的豆漿質量也差了很多,生意自然蕭條了不少。

這是一個惡性競爭的例子,雖然故事的主人公是虛構的,但是卻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做生意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態,不要隻顧自己的利益,到頭來可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四、讓條生路予他人,留條財路贈自己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

自古至今,寬容被聖賢乃至平民百姓尊奉為做人的準則和信念,而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並且視為育人律己的一條光輝典範。

在生意場上,這個信條也有著其獨特的價值,饒別人可以讓別人感激你,同時也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所謂讓別人一條生路,贈自己一條財路。如果一意孤行,隻會給自己造成很不好的後果。這是發生在正泰董事長南存輝身上的一件耐人尋味的事。

一日,南存輝接到一友人的電話,說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請他幫忙。見了麵以後才知道,原來找南存輝幫忙的並不是打電話的這位友人,而是一位在當地也頗有聲望的企業家。其子長大成人,且子承父業,故他希望兒子報讀由李嘉誠投資興辦的一所商學院的MBA,學些真實本領,接觸些有識之士,建立自己在商界的人脈。但是該學院招生異常火熱,門檻較高,很多人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要請南存輝幫忙。

“老x與我很熟,他怎麼不直接找我呢?”南存輝納悶。“他說他曾做過一件很對不起你的事,所以不好意思來找你!”友人說。“對不起我的事?”南存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友人提醒,南存輝終於想起他和那位企業家之間的一次“過節”。

那是十多年前發生的事。當時的南存輝初出茅廬,在電器行業還隻是個新人。而那位被南存輝稱作是“老x”的企業家,做了一個產品,生意一直很好。隨後,南存輝也做起了這個產品,無形中兩個人成了競爭對手。

某日,老x請一位領導吃飯,邀南存輝作陪。南存輝興致勃勃地入席。飯局進行了一會兒,老x端起一大杯酒看著南存輝,南存輝以為對方要為自己敬酒,忙端起酒杯微笑著迎了上去,但哪知,老x卻把這一整杯酒狠狠地潑到南存輝臉上,還借著酒勁兒數落起他來,場麵尷尬不已!南存輝心想,大概老x喝醉了,心裏不痛快,拿我出氣吧,等酒醒後就沒事了。所以南存輝就沒與對方計較,趕緊擦了把臉便站起身來先行告辭。

從那以後,因為同處一個行業,他們有過很多機會聚在一起,有時候還要麵對麵討論一些問題,但誰也沒有提起當年的往事。時間一長,南存輝也把此事給忘記了。

“我一定要幫他把這件事辦好!”南存輝覺得,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考慮問題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偏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曆的增長,很多事情都會看開了,矛盾也就自然化解,做人要多一些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能幫人處多幫人,沒必要為過去的一點恩恩怨怨“老死不相往來”。

後來,南存輝親自給商學院的院長打電話:“這事比我兒子的事還重要,請您務必幫忙了!”院長給了南存輝極大的麵子,終使那位企業家的兒子如願以償……

常言道:一個人的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寬廣。一個企業家能否有大成就,核心在於眼光與胸懷。企業家的境界,也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空間。博大的胸懷是民營企業家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長期以來,中國的有些企業是“寧為自守,不為留後”,不善於把競爭對手變成競爭的夥伴,所以做不大做不強。很多企業把行業龍頭企業當作標杆頂禮膜拜,但請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在學習別人的智慧或者方法甚至精神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學習別人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