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譽隻可累存,不可透支
真正的生意人首先是個懂人情世故的聰明人。在平時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或者要組建自己的關係網時並不是說告訴別人一聲要組建關係網了,別人就自動跑到身邊來的。真正想要交朋友的,交到好朋友必須要從自身做起,要講誠信,以誠待人,不貪小利等,也隻有這樣才能讓朋友自動走到身邊來。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一次,我到日本洽談一個項目的合作,會談結束後想在日本遊玩幾天,我一直很神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國》中描繪的那些場景,於是和夥伴到了湯澤溫泉。
我們入住一家陳設簡單,但很幹淨整潔的溫泉旅館。放下行李就去了熱氣騰騰的溫泉,一天下來,才知道泡溫泉還挺累人的。到了下午,我們打算回房間休息,經過樓梯口的時候,我見到旁邊放著一架自動售貨機,便打算買罐可樂解渴。
我將硬幣塞進了投幣口,選了自己想要的可樂品種,就站在一旁等待著售貨機吐貨。但是,等了好幾分鍾,什麼都沒出來。我以為是沒有我要選的那種可樂,又按了找零鍵,拿起出幣口叮叮當當滾下的零幣再次投入,結果可樂還是沒有出來。當我第三次塞進硬幣後,結果更讓人失望,不但沒有可樂送出,連零幣都不出來了。我和夥伴折騰了老半天,就見售貨機紅燈綠燈忽閃閃,就是不給你東西。
我們沒轍了,夥伴說幹脆給它一腳,看它出不出東西。另外一個同伴出主意說:“給酒店前台打電話,把錢要回來。”
我看了看四周,說:“附近沒有監視器!不知道他們認不認賬呢。”但還是回到房間打了電話,電話那頭說可以到前台把錢取回來。於是,我們又朝樓下走去,一邊走,三人還嘀咕著怎樣把這件事情說明白,怎樣互相證明我們的確是買了可樂。
出乎我們的意料,一到前台,服務員非但沒問一句經過事由一類的話,隻是一個勁兒地道歉,說:“讓你們專程走來,太不好意思了。”然後又問,“你們是繼續要你們的可樂呢,還是要回錢?”
“那就還是要可樂吧……”我回答,話沒說完,對麵遞過來三罐可樂。
“一罐就好了。”我以為服務員沒有聽清楚我的話。
“另外兩罐是送你們的,讓你們走那麼遠來取真不好意思。”服務員是個小姑娘,說著話又給我們鞠了一躬。
到這步,事情完全明白了,我們獨自在嘀咕著怎麼做證時,人家壓根兒就沒想過有人會來騙可樂喝。所以,一定是機器出毛病了,客人來取就是對他們的信任,應該向客人道歉,這就是人家的邏輯!
回房間的路上,我和夥伴議論著這件事,各有各的看法。我喝著意外得來的可樂,聯想著一個關於製度經濟學的問題:誠信的經濟價值。
如果每一個做生意的人都能講誠信,那麼整個社會的成本就會降低不少。同樣,一個人如果在圈子中樹立了誠實可信的形象,那麼他在拓展自己事業的時候一定也會獲得極高的效率。
誠信二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誠實,就是要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之心,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就是講信用重承諾,一諾千斤,言必行,行必果,遇到錯誤要勇於承擔,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做人應該具有誠實守信的品質。有誠信的人麵子上有自尊,目光裏有自信,行動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誠信對我們一生的成長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人生前進路上的長明燈。
香港著名實業家李嘉誠先生曾經就自己多年經營長江實業的經驗總結道:“做事先做人,一個人無論成就多大的事業,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誠信’。”因為誠信是一種“長期投資”,唯有維護了你的信譽和品牌,才能得到可持續的成功。
能源巨人安然曾被美國《財富》雜誌列為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第七名,一年的營業收入高達1000多億美元。但因為安然的執行董事與財務總監在財務報表上作假,隱藏債務,以便哄抬股票價格並從中謀利,公司失去大眾的信任,最終倒閉。
安然公司的教訓是極為深刻的。因為這些不誠信的員工,幾十年,幾百年創建的公司就這樣毀於一旦,看到這樣的事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誠信的價值觀呢?
不誠實的做法也許可以得到短期的利益,但是一旦被發覺,整個人或企業的信譽都將被毀滅。當一個企業的謊言被客戶得知後,它將名譽掃地,用戶將不再信任它,不再購買它的任何產品。我們要想打動顧客,讓顧客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就要時時刻刻對顧客保持真誠之心,時時刻刻與顧客講誠信。其實顧客是願意與商家講誠信的,我們隻需要真的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