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春華秋實,零存整取收獲“人脈銀行”高回報(1)(1 / 3)

一、低調、零碎的施恩最讓人感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其實賺錢的方法有很多,真正有頭腦的大商人都是既賺得了錢,又保全了義,也光大了名。在商業活動當中為以後的擴大市場做了鋪墊,並且在生意當中也交到了朋友。這其中的奧妙不是那些隻顧賺錢的勢力商人所能悟到的。

如果你在幫助他人時做得驚天動地,沸沸揚揚,不但受助的人心裏會有負擔,你幫人的動機也會受到大家的質疑。讓天下人都知道你的無私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低調地給予和付出才是聰明的做法。

一定要很好地發揮聰明才智,化智為利,化利入義。一個好的商場人士,應該具有很敏銳的捕捉利潤的財富觀和很強烈的正義感。將智力化為利益,將利益融入公眾道義,隻有這樣才能在商場上行走自如,財富也會滾滾而來。

一代豪商胡雪岩出生在安徽,他自幼家境貧寒,從小就在錢莊當學徒。一天,胡雪岩遇見貧困潦倒的窮書生王有齡。胡雪岩見他很有才華,也很有抱負,隻是缺少進京的盤纏。於是在和他並不相熟的情況下,私下挪用了錢莊的500兩銀子送給了王有齡。

這樣一來,胡雪岩就因此失業了,王有齡千恩萬謝地拿了錢上京城,找到了故交,當上了浙江糧台總辦。做了官後的王有齡感其恩德,視其為生死之交。還把以前借的銀子加上利息奉還,支持他自辦錢莊。

幾年後,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又保薦胡雪岩接任糧台,使胡雪岩成了掌管浙江糧食的最高官員。胡雪岩很有經商才能,錢莊辦得紅紅火火,在浙江一帶曾設典庫有33處之多,操縱浙江商業。加之掌管糧食,相繼開設了不少店鋪,並從事對外貿易,又兼管藥材。由於後來胡雪岩屢建功勳,被皇帝賞給一品頂子,穿戴馬褂,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人物。

胡雪岩智慧的首要特色就是化智入義,把自己在人情關係上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體人情,通人性,這是人情的智慧,是上乘的商業智慧,他對人性的體察到了十分細致的地步,把這種智慧邊拆邊用,邊用邊結,最後上升為義,又借義為以後的商業往來打開路子,新的機會由於受這種義智的鼓勵是越滾越多,越擴越大,等於每一次都為未知的下一次增加了取勝的機會,它和單純的商業市場估計大為不同。

如果你在幫助他人時做得驚天動地,沸沸揚揚,不但受助的人心裏會有負擔,你幫人的動機也會受到大家的質疑了。讓天下人都知道你的無私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低調地給予和付出才是聰明的做法。

某日黃昏,有一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街頭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飯的客人大致都離開了,他才麵帶羞赧地走進店裏。“請給我一碗白飯,謝謝!”男孩低著頭說。

店內剛創業的年輕老板夫妻,見他沒有選菜,一陣納悶,卻也沒有多問,立刻就盛了滿滿一碗的白飯遞給他。

男孩付錢的同時,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我可以在飯上淋點兒菜湯嗎?”

老板娘笑著回答:“沒關係,你盡管用,不要錢!”

男孩吃飯吃到一半,想到淋菜湯不要錢,於是又多叫了一碗。

“一碗不夠是嗎?我這次再給你盛多一點兒!”老板很熱情地回應。

“不是的,我要拿回去裝在便當盒裏,明天帶到學校當午餐!”

老板聽了,在心裏猜想男孩可能來自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家庭,於是悄悄地在餐盒的底部先放入店裏招牌的肉燥一大匙,還加了一個鹵蛋,最後才將白飯滿滿覆蓋在上麵,乍看之下就隻是白飯而已。老板娘見狀,明白老板想幫助那名男孩,但卻搞不懂,為什麼不將肉燥大大方方地加在飯上,卻要藏在飯底?

老板貼著老板娘的耳說:“男孩若是一眼就見到白飯加料,說不定會認為我們是在施舍他,這不等於直接傷害了他的自尊嗎?這樣,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來。如果轉到別家一直隻是吃白飯,怎麼有體力讀書呢?”

當男孩拿到沉甸甸的餐盒時,不禁回頭望了老板夫妻一眼。

從此,男孩除了連續假日以外,幾乎每天黃昏都會來,同樣在店裏吃一碗白飯,再外帶一碗走,當然,帶走的那一碗白飯底下,每天都藏著不一樣的秘密。

直到男孩畢業,往後的二十年裏,這家自助餐店就再也不曾出現過男孩的身影了。

某一天,將近五十歲的自助餐店老板夫妻,接到市政府強製拆除違章建築店麵的通告,麵對中年失業,平日儲蓄又都給了兒子在國外攻讀學位,想到生活無依,經濟陷入困境,不禁在店裏抱頭痛哭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身穿名牌西裝,像是大公司經理級的人物突然來訪。

“你們好,我是某大企業的副總經理,我們總經理命我前來,希望能請你們在我們即將要啟用的辦公大樓裏開自助餐廳,一切的設備與食材均由公司出資準備,你們僅須帶領廚師負責菜肴的烹煮,至於盈利的部分,你們和公司各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