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非洲屋脊上的教堂(1 / 1)

獨石教堂的來曆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山地高原國,海拔在2500米至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稱。這裏的高山幾乎全是火山,石匠們在火山灰和熔岩凝合在一起的岩石上開鑿出一座座教堂,最著名的是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始建於12世紀後期的拉利貝拉國王統治時期,拉力貝拉是一名具有高度熱忱的、虔誠的基督徒,有一次他夢見自己到了耶路撒冷,這促使他下決心在色彩斑斕、堅固的火山凝灰岩地帶的山岩中鑿建一座教堂聖城。

為此,拉利貝拉從耶路撒冷和亞曆山大城請來了熟練的工匠,並配以大量的當地勞力,據說天使安琪兒也在這裏幫忙。當拉力貝拉於1212年去世後,他的人民為了紀念他,建造了一座教堂。

初看起來,這些教堂像是用石塊一塊塊砌起來的,但實際上每座教堂都是用一整塊巨大的岩石鑿出來的,因此也稱這些教堂為“獨石教堂”。

獨石教堂的建造

建造獨石教堂時,首先由經驗豐富的工匠選擇好麵積達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大岩石,四周挖出溝壑,使它和山體分離出來,然後根據周密的設計,把它中間鑿空,並精心地鑿成教堂的模樣。

拉利貝拉獨石教堂共有11座,分成三群,它們在布局、比例、風格上都各有特點,教堂間由地道、深溝和涵洞相連。這些教堂至今仍在使用,到教堂禮拜已成為當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來這裏做禮拜的教徒多得驚人。

由於教堂完全鑿建在山體岩石內,工程異常艱難。首先要在山坡上尋找合適的完整的沒有裂縫的巨型岩石,除去表層浮土和軟岩,然後把四周鑿出12米至15米深的溝槽,使其與整個山體完全脫離。

爾後在巨岩石內預留牆體、屋頂、祭壇、廊柱、門和窗,再極其艱難而小心地將岩石內不要的石塊一點一點鑿掉,形成空間,接著,在石壁上精雕細鏤,最後成為一座具有特殊質感和觀感的教堂。

拉利貝拉的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耶穌基督教堂,它長33米,寬23米,高11米,精雕細刻的飛簷由34根方柱支撐。這是埃塞俄比亞唯一一個有五個中殿的教堂,據16世紀葡萄牙使館派往所羅門宮廷的神父弗朗西斯科·阿爾瓦雷斯教父說,過去的阿克蘇姆大教堂也有五個中殿。

獨石教堂的奧秘

這些雄偉的教堂為什麼要建在荒涼的山區呢?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安全和隱蔽,以防備入侵者的破壞。也有人認為,這是宗教上的原因,教堂必須同大地連成一體,伸向天空,從而把上界和下界連接起來。

同時,還有人認為,當時阿克蘇姆王朝的一些先進建築技術失傳了,因此隻能開鑿岩石來建築教堂。看來,荒涼山區的獨石教堂還有許多奧秘未被揭開。

閱讀點擊

每年基督教洗禮之日的祭典的這一天,獨石教堂周圍的岩壁上,就會擠滿成千上萬聽祭司說教的祭祀人群,祭典一共要連續舉行三天,是埃塞俄比亞高原上最大的宗教性活動。

拉力貝拉教堂是紮格王朝建築的豐碑,也是埃塞俄比亞人信奉基督教的見證。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把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