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發現
在遼寧西部山區發現5000年前的女神廟積石塚群以後,人們期待著能有更驚人的發現。果然沒有讓人們失望,幾年後,在這個5000年前的神秘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又發現了一座5000年前的圓錐型“金字塔”式建築和紅山文化時期的冶鋼遺址,還出土了一批很有研究價值的玉雕。
在距離女神廟1000米的小土山上,到處散布著帶有紅山文化特征的“文”字紋彩陶片以及冶鋼坩鍋片,這個現象引起遼西考古發掘隊領隊孫守道的注意。
1989年夏,孫守道經過初步發掘證實,這座土山竟是全部用人工夯築起來的,地上部分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內石圈的直徑為60米,外石圈的直徑約為100米。
夯土層次分明,估計總量在數十萬立方米以上。金字塔的形狀為圓錐形、小抹頂。土山上麵用三圈石頭圍砌起來,每一層石頭伸進去10米,高度為1米,山下麵亦用三圈石頭圍砌起來。
金字塔頂部是冶鋼遺址,有1500個煉紅銅的坩鍋。在大金字塔周圍,還有30多座積石塚,這些積石塚都是圓錐形、大抹頂。
考古學的轟動
1979年至1985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遼寧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山嘴村,以及淩源、建平兩縣交界處的牛河梁村發現大型祭壇、女神店和積石塚遺址,出土了許多令人震驚的文物。
根據碳十四測定及樹輪校正,考古學家證實,這些遺址距今已有5500年。根據出土文物初步推斷,那裏存在過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這意味著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因此轟動了全世界。
考古工作者對圍繞在大金字塔周圍的小字塔群進行了部分發掘,出土了大批玉器,收獲是豐富的。
一座積石塚的中心大墓裏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頭部有兩個大玉環,胸部佩帶著雙龍相交的勾雲形玉佩,頭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玉鐲。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死者雙手各握一玉龜,一雌一雄,相配成對。
有人認為,玉龜可能是一種權力的象征,死者可能是個僅次於王者的首領人物。也有的人認為,玉龜可能是當時氏族部落集團的圖騰崇拜物或保護神。
金字塔的謎團
在金字塔內內,其壇、廟、塚布局範圍約有50平方千米,這種“三合一”的布局,類似北京的天壇、太廟和明十三陵。
還有,祭壇有象征“天圓地方”的圓形和方形祭壇,建築分布按南北軸線,且對稱;女神室有主室和側室之分;有碩大的主神和眾星捧月的諸神,積石塚建在山頂或小山包。這些構造與北京的天壇、太廟和明十三陵也很相似,這是為什麼?
其大小金字塔的布局與古埃及金字塔布局相同,難道這是巧合嗎?這些金字塔是幹什麼用的?是用以祭天的壇,還是“國王”陵墓,或者作其他用?
閱讀點擊
據記載,黃帝之子少昊建都窮桑,在位84年,壽百歲而終,葬於魯故城東門之外的壽丘,陵墓呈金字塔狀。
少昊陵頂端平頂的中間偏,北立有清乾隆三年改建的黃琉璃瓦廟,內供漢白玉雕少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