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章 為求正道武功真(1 / 2)

墨衣男子抓起嶽長林衣襟,將他提了起來,喝問:“你說箱內有女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嶽長林被他這一抓抓得差點岔了氣,劇烈地咳嗽了起來。墨衣男子隻好將他放下。嶽長林又咳了幾下,才道:“你們那箱子,可是有兩麵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孔?”

墨衣男子:“不錯。”

嶽長林:“那就錯不了了······我們押鏢時,某天夜晚聽見那箱子中有人從內部敲打箱子,心裏甚為奇怪,從最大一孔窺視,才發現箱裏有一個七八歲的女童,看樣子是被人困在箱內。奇怪的是,她口不能言,而且一到天明必定睡熟······箱子內裝有一些幹糧,想是給女童活命所用······不過我們稍微取了一點兒出來,裏麵貌似有迷藥。我們當時認為是你們將女童困於箱中,所以不免憤懣······”

墨衣男子麵色漸冷:“竟有人動了那箱子······我記得我把箱子送到你們鏢局時,是你們副總鏢頭何桓尤接下的吧?”

嶽長林點點頭:“不錯······那時裏麵應該還沒有女童······”

“那真是怪哉······”墨衣男子低頭思索,嶽長林暗暗觀察,見他竟沒有太過於擔心,便知那刻畫於箱子內壁的武功秘籍是真的很難破譯。

白衣女子忽道:“師哥,到了。”

車廂內兩名男子往簾外看去——一座不算太大的庭院,牆高丈許(北宋時,照度娘百科所說一丈應該為現在的3.168米),看起來有點兒年頭了。嶽長林見的確是他們虎煞鏢局在洛陽城的落腳處——也就是他們藏匿鏢車的地點——便點了點頭。墨衣男子一喜,一躍而出,順手解了張通意的啞穴,道:“開門!”

——————我是分割線——————

聽花酒樓,三樓一個包廂中。

王九向宇姓男子舉杯道謝:“宇兄方才救了我那兩個下屬,王某謝過宇兄。”

“好說!”宇姓男子和他一同幹了杯中酒,放下酒杯後,說,“我也謝謝你替我差人去尋那朝仙花與散生草······東平王娶我小妹做王妃,卻保護不周,讓她在王府之中中毒······他的爛攤子我本不想理睬,但是你幫了我一個忙,那我便幫你捉住那唐門的男女。宇某重回關內,一雙判官筆也已難耐血性啦!”

二人相視一笑,倒是頗有些惺惺相惜。

王九暗自思量:“‘封魂判官’宇治中成名二十餘載,武功可能比不上長孫學仇,但那使槍的見了他,怕是也得恭恭敬敬地叫一聲‘前輩’······此人歸隱關外多年,此次返回中原怕是為了他那作為東平王王妃的妹妹一事······這東平王也是不小心,在王府中竟然還讓人給妃子下了毒!此次幫宇治中一把,能贏得他好感是最主要的。若能得他幫助,捉住那唐門的那對師兄妹就簡單的多了!就算捉不住,能通過他和東平王搭上關係,也是不錯。而且此人外冷內熱,倒是合我胃口。”

宇治中則想:“這胖子雖身在官場,但人卻並不壞。六扇門十二大捕頭,他怕是武功高出別人一大截······小妹中的是川蜀之毒,唐門在蜀中,這次也和東平王扯上關係,這兩件事若沒什麼幹係,我是斷斷不會相信的······正好,幫這胖子追尋那一男一女,順道也了結小妹中毒一事,還能與六扇門結下善緣,一舉三得,倒也劃得來。”

二人雖各懷心思,但氣氛也是其樂融融,笑聲陣陣,傳至街中。

街上,正舔著一串糖葫蘆兒的女童突然回頭,看向聽花酒樓方向——不是長孫闕玉又是誰?

宋荷珍正拉著她的手,見她回頭,心裏也是暗暗吃驚和驕傲:“小玉如此年紀,耳目就已如此聰慧,等她再大了些,內力再深厚一些,怕是真的能做到他爹爹‘聽天視地’的程度······”

長孫闕玉回過頭,拉了拉她母親的手:“娘。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見著爹爹?”

宋荷珍摸了摸她的頭:“玉兒乖,咱們先在這玩一會兒······從洛陽到開封還有一段距離,我們要找你石守中叔叔,現在江湖之中,恐怕隻有他知道你爹爹隱居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