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係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後,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並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症狀。那麼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裏美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於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養陰、蘿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胃、大棗粥可益氣養陰等等。
預防寒冷宜多吃的食物
人體對寒熱溫涼的適應能力有很大差異,有些年紀輕輕的,平時沒有疾病,但入冬不久就雙腳冰冷,畏畏縮縮的。這種特別畏寒的情況,中醫認為是體內陽氣虛弱所致。最近有關科學家研究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怕冷,其主要原因是女性月經丟失了過多鐵元素,而體內缺鐵的人的耐寒力就差。所以,怕冷的人在寒冷季節必須增加營養和多參加體育鍛煉,要有意識多吃些具有溫熱禦寒能力的食物,以利體內陽氣運行和增強身體抗寒能力,預防感冒、氣管炎、哮喘的發生。下麵介紹一些溫熱禦寒性食物,供選用。
羊肉。羊肉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之功效。此外,羊肉含有較多的鈣、鐵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曆來被用做補陽佳品。冬季食用羊肉,還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增強禦寒能力及消化酶的分泌,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功能。
薑棗紅糖湯。生薑有醒神、止嘔、散風寒的作用。大棗能調和百藥和益氣補脾。冬季臨睡前喝碗薑棗紅糖湯,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起到暖身和增進睡眠的作用。
狗肉。狗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磷、鐵等營養物質,每100克狗肉可產熱794萬焦耳以上。寒冬吃狗肉對腰痛、腳冷,體質虛弱有良好的保暖防寒作用。同時還能增加人體消化酶,有保護胃黏膜和促使人體消化吸收的功能。一般狗肉燉食味更鮮美富含鐵質的食物。鐵除構成血色素外,還是組成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最重要酶的成分。含鐵豐富的食物有海帶、黑木耳、紫菜、香菇、動物肝髒、瘦肉、蛋黃和黃瓜等。冬天多吃這些食物,也能提高耐寒能力。
蝦米。蝦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A,具有補腎壯陽的功能,能治腎虛陽痿、畏寒體倦,腰膝酸軟,最適於冬季腎陽虛所致的畏寒體乏者食用。
核桃。核桃有補氣益血、潤肺化痰、補腎益胃之效。核桃的脂肪為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並含有豐富的磷脂和維生素E。另外,核桃還富含碳水化合物,產熱量高,冬季食用能增加機體熱量,並提高禦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