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名粟米,性甘味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麵浮起一層細膩的粘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食用。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積,對預防高血壓、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苡米又名薏米,其所含的蛋白質遠比米、麵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欲增強,減低放化療的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製作用,可減少皺紋,常食有美容效果。
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適量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食。用黃豆製成的各種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藥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
大麥性味甘、鹹、涼,有和胃、寬腸、利水的作用,可輔助治療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燙傷。大麥芽性味甘溫,有開胃消食、下氣、回乳之功效。
三款健肺保健湯
中醫認為,肺為嬌貴的髒器,不耐寒熱,最喜清氣熏蒸,最惡燥氣炎逼。而香煙為熱毒燥邪,長期吸煙,最易傷肺,燥熱侵襲肺髒,致肺氣鬱閉,火毒上熏,灼液成痰,最終引起多種症狀。在治療方麵,針對肺的生理功能和煙毒的病理特性,多以清熱化痰,養陰潤肺為法。在這裏,我們介紹幾條食療方法,以期能通過“食療”來預防煙源性疾病,減少吸煙的危害。
川貝雪梨豬肺湯
取豬肺120克,洗淨切片,放開水中煮5分鍾,再用冷水洗淨。將川貝母9克洗淨打碎;雪梨連皮洗淨,去蒂和梨心,梨肉連皮切小塊。各物料全部放入沸水鍋內,文火煮2小時,調味後隨量飲用。
杏仁雪梨山藥糊
取杏仁10克,雪梨1個,山藥、淮山米粉、白糖適量。先將杏仁用開水浸,去衣,洗淨;雪梨去皮,洗淨,取肉切粒。然後把杏仁、雪梨粒放攪拌機內,攪拌成泥狀。用清水適量,把杏仁泥、梨泥、山藥、淮山米粉、白糖調成糊狀,倒入沸水鍋內(沸水約100毫升),不斷攪拌,煮熟即可。隨量食用。
冬菇雪耳豬胰湯
取豬胰1條,豬瘦肉60克,冬菇15克,雪耳9克。先將冬菇洗淨;雪耳浸開洗淨,摘小朵;豬胰、豬瘦肉洗淨,切片。然後把冬菇、雪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0分鍾,放豬胰、豬瘦肉,再煮沸,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
按我國傳統民間習慣,“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寒”是冬季氣候變化的主要特點,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飲食保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