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聰少異口同聲:“女施主?長什麼樣?是不是眼睛大大的,頭發微卷?”
師父點了點頭:“是的啊,她還是自稱藍澄,你們認識?”
何止認識簡直就是為她而來,聰少一邊嘰咕著,師父大笑說:“哈哈!這敢情還不是來看為師的啊?”
我趕緊解釋,哪裏,師父別聽他瞎說,我便將藍天明找到我們幫他找女兒的經過說了一遍,並且將在藍澄房間拿到的畫拿給師父看,師父摸著胡子看著畫,一看就是近兩個小時,我和聰少在一邊和小和尚聊著天,原來小和尚名叫胡力,是個孤兒,今年15歲,5歲就被人送到了廟門口,師父養了他10年,而這之間一直與師父相依為命,周邊的村民包括我的父母對胡力都很熟悉,他雖然外形打扮就是個小和尚,實際上他並沒有出家,所以他並沒有法號,他現在和村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在鎮上上初中,每個周末他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走幾個小時回家,正值現在農村學校放農忙假(80年代正值農忙的時候,農村的中學都會放假,讓孩子回家幫忙幹農活)胡力正好回廟裏幫師父砍柴、種菜,聽這孩子這樣一說我們更加心碎,可憐師父還好有這懂事徒弟相伴,這時師父終於有了動靜,我們趕緊湊了過去
師父點頭摸著胡須說:“這那是什麼畫,這是一幅藏寶圖啊”
“藏寶圖?”我們不解的望著師父,師父便開始說出他的經曆
當年師父是少林的武僧,與一名叫了塵的藏經閣掃地僧甚為要好,有一天兩人下山化緣,那時兵荒馬亂的,在路上他們遇見了一個負傷的人,他們便要背那人回寺裏,可是那人卻說他命不久矣,回天無力,斷斷續續的說他被日本人追捕,因為他有兩幅畫,其實是兩幅藏寶圖,等趕走了鬼子,一定要交還給政府,說著便拿出兩幅畫,分別交給師父和了塵並且一再告誡一個人隻能看一幅,千萬不可以同時看另一幅,說完便一命嗚呼,二人簡單埋了那人便趕緊回到寺裏找方丈說明事情緣由,方丈打開了畫才發現這兩幅畫一拚正好是兩幅,方丈看著畫說:“天意啊,了靜了塵你二人既然碰見這畫也是緣分”
了靜問方丈:“不就是幅畫嗎?”
方丈摸著白胡子說:“這是藏寶圖啊!當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廬州大戰大清名將江忠源,迫使江忠源自盡,天平軍繳獲大批金銀財寶,但翼王石達開並非愛錢之輩,可總不能將這些真金實銀拋棄,考慮再三覺得這戰爭並非一天兩天,大戰是要錢的,可是這行軍部隊帶著大批金銀總不是個事,便下令將財寶就近埋藏,經過再三考察發現不遠的哇山,這哇山地勢險要,山脈崎嶇正適合藏寶,石達開便大手一揮,命手下的一支千人部隊在哇山開山藏寶,這支部隊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作業,並繪製了現在這張藏寶圖,留下了部分人護寶後,大部隊便迅速的去與石達開會合,卻不料遇上了大清主力,片刻間便全軍覆沒,好在清軍並沒有發現這張藏寶圖,這隊人馬中有個叫馬三的人也是命不該絕,在這次大屠殺中竟奇跡的活了下來,帶著藏寶圖回到了哇山嶺,後麵護寶族每年都會派人秘密的去尋找翼王,但直到石達開兵敗喪命,也沒有找到,護寶族得知翼王已死天國已塌,護寶族也從此銷聲匿跡,直到那藏寶圖奇跡的落到少林和尚的手裏。
方丈交代師父與了塵要按照那人說的好好保護地圖千萬不要落入日本人的手裏並且要他們分開走,除非有機會將藏寶圖交還給國家,否則兩人今生不可再相見,方丈將寶藏圖一份為二交給師父與了塵並他們送出了少林,從此師父便亡命天涯,直到現在師父也沒有再見了塵,後來師父索性就按著藏寶圖的路線來到哇山蓋了這座小廟,過上了平靜的日子,雖然師父當年並沒有見過了塵帶走的那幅畫,但是從這幅畫的筆跡與畫軸的樣式與師父的無不相像,所以師父確定這就是了塵大師帶走的那幅,想不到畫回來了故人卻杳無音訊,師父難免有些唏噓,說話時師父從佛像後麵拿出一卷畫軸,上麵已經結滿厚厚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