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如果真如他所說的那樣,不僅不能雙規他,還要樹立他為廉潔的模範。
“那好,我就讓你聽一聽當事人是怎麼交代的。”劉大明說完後放錄音。
結果完全是兩碼事。小別墅是他索要的。
“既然你們已經清楚了,還問我幹什麼?”王清江責問調查組,好像調查組在尋他開心。
說明他已經承認了。
有證據的他就承認,沒有證據的等證據充分後再承認也不晚。這就是王清江的態度。
以守為攻不能不說是一種策略。
要想讓他徹底承認不是件困難的事,隻是時間的問題。
僅憑現有的材料就能證明王清江已蛻變成一名腐敗分子。
劉大明帶著已有的結果專程來到孟達山的辦公室。孟達山決定立即召開書記辦公會,專題聽取劉大明的彙報。會議開了一上午,幾位書記肯定中紀委調查組的成績,一致同意撤銷王清江黨內外一切職務,與省人大常委會溝通後,將案子移交省檢察院立案偵查。
省人大常委會同意撤銷王清江省人大代表資格。
檢察官向王清江出示了拘留證。
賓館住不成了。王清江被送進看守所。
由於王清江調省城時間不長,家仍然在聰江。省檢察院指派聰江地區檢察院執行任務。
劉大明和省檢察院院長等候在專案組辦公室,隨時聽取搜查彙報。
電話裏不斷傳來好消息:好酒好煙成山,金利來領帶可以捆成十幾把拖把,高檔襯衣上百件,高檔手表幾十隻……到處是錢,餅幹合、抽屜、地毯底下、枕頭底下都是錢。
曆時5個小時的搜查,共起獲贓款贓物:
人民幣64萬;
港幣12萬;
美金2萬;
8架照相機;
9台攝像機;
23塊高級手表;
31件金銀珠寶首飾;
國內外名酒79瓶;
電腦、手機、快譯通等小電器上百件。
“聰江就是被這些貪官搞窮的。”一位老工人氣憤地說。
5
尤騰的電話響了,是吳暇打來的。吳暇在電話裏告訴他,周通海逃跑了。
這是個不好的消息。怎能讓殺人惡魔流入社會?已是窮途末路的周通海會孤注一擲地報複社會,其危害性不亞於瘟疫,必須盡快捉拿歸案。
毫無疑問,周通海首當其衝的報複對象是尤騰,其次是吳暇以及和他有糾葛的人。
“怎麼辦?”吳暇問。
不能不防。
尤騰讓她在家裏待著別動,他馬上過來。
在車上,尤騰打電話給法院,詢問周通海的情況。法院的同誌正要找他,通知他要注意安全,據他們掌握的可靠情報,周通海會尋他報複。
尤騰說一定要把周通海繩之以法。
他真替吳暇擔憂。
周通海是怎樣逃出來的?
這是個謎,法院正在調查,不排除裏應外合。
周通海、宋尺傑、李傑、楊剛在看守所被列為重點看管對象,按死囚規格嚴加看管,不僅戴有手銬,而且還戴有腳鐐。想越獄不可能。
不是人人都想越獄,宋盡傑就沒有想越獄。他的心已死。隻有周通海這樣的狂妄之徒才敢打這樣的主意。他不服。有錢人誰會想死?沒命享受財富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是老天對他的嘲笑。賺錢為什麼?不就是為了享受。還沒有享受就讓他死,不甘心,不瞑目。要死可以,死之前把賺的錢花光、把人間的樂趣享盡、把仇人一掃而光。
周通海找到了突破。第一次開庭,周通海驚喜地發現身上的腳鐐手銬被取下,放置在一旁。這就是機會。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不戴刑具是規矩,也是國際慣例。執法不能犯法,法庭按規矩辦事。更何況還有三十多位新聞記者在場,更要循規蹈矩。隻不過記者是衝著宋尺傑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