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製造者和推銷者,美國把發生在1967—1973年的越南戰爭當做他們的新武器試驗場。在美國的侵越戰爭即將失敗的前夕,一天隆隆作響的美軍飛機從越軍陣地上掠空而過,團團白色“雲霧”隨著飛機在低低的空中出現。隻見“雲霧”迅速向一起聚攏,接著隨著一道閃光劃破了長空,“雲霧”爆炸,雖然爆炸聲不足以達到山崩地裂的程度,但其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卻使工事坍塌,雷場起爆,橫屍遍野,越方在美軍的這次空襲中損失慘重。
後來經軍事專家分析,這種“雲霧”其實是美軍研製的氣體炸彈,其爆炸威力可與低當量的核彈相比擬。
在這種被稱為“氣浪彈”“窒息彈”的炸彈體內,因為裝填了一種具有沸點低、易揮發等特性的新型燃料空氣炸藥,其威力大增。這種炸藥從彈體內撒出,便迅速與空氣混合,並立即氣化,形成氣溶膠狀雲霧;當其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比例時,“雲霧”一經點燃,便會在幾微秒內驟然爆炸,並形成威力比普通炸藥爆炸要高5倍以上的巨大氣浪。尤其是這種“雲霧”的比重比空氣大,所以,氣體會像水一樣流向低處,鑽進工事、坦克的內部爆炸。同時,因為燃料空氣炸藥爆炸時,會快速消耗空氣中的大量氧氣,造成爆炸區內驟然極度缺氧,從而加大危害程度,導致人員窒息、機械停轉。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作戰過程中已使用了一種安裝在兩棲裝甲車上的燃料空氣掃雷係統。
神奇的斯通納槍族
大家都玩過積木吧,用一些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積木,可以搭成許多好玩的東西。有一種槍可以通過組裝變成各種不同類型的槍。有趣的是,這種槍的設計者就是從玩積木中獲得的靈感。
美國工程師奧格思·姆·斯通納是世界上第一支小口徑步槍——M16式5郾56毫米自動步槍的設計者。
有一次,斯通納偶然看到孩子們玩積木遊戲,他們用積木搭成不同的房子、飛機、汽車等各種東西。斯通納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心想,既然積木塊能搭成各式各樣的器具,那麼槍應該也可以用一種槍的基本部件為基礎,換用不同槍托,槍管等部件,組成不同的槍種。於是,他連忙著手進行試驗和研製。經過幾年的努力,斯通納終於在1963年試製成了這種積木式槍,叫做“斯通納槍族”。
斯通納槍族是一種典型的組合式槍族。它的口徑為5郾56毫米,基本通用部件有機匣、槍機、複進簧、發射機構等,換上不同的槍管、槍托、瞄準器等16種專用或部分共用的部件,就可組成自動步槍、衝鋒槍、彈鏈供彈機槍、彈匣供彈輕機槍、車用機槍、帶三腳架的中型機槍等6種槍,其中主要的就是自動步槍和輕機槍。這種槍族設計巧妙,組裝速度快,很適合作戰的需要。
槍族在結構和設計原理上並沒有多少新奇之處,但它的出現卻引起了人們廣泛的注意和重視。這是因為它有下列優點:一是便於批量生產,成本低,方便槍支彈藥的後勤供應;二是操作簡便,掌握了其中的一種槍,就能使用其他幾種,也簡化了訓練;三是各種槍支零件在作戰中可以相互換用,能使戰鬥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四是槍的戰鬥性能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改變;五是便於槍支彈藥的維修保養和管理。
斯通納槍族問世後,世界各國相繼研製成了很多種槍族。例如,德國的HK5郾56毫米槍族,蘇聯的AK7郾62毫米槍族等。這些槍族大都以步槍為基礎,當然,也有少數是以班用輕機槍為基礎的。
新時代的火箭——超級大炮
火炮探空試驗所使用的火炮,不是普通火炮,而是由正服役的、去掉膛線、加長身管的製式火炮改製而成。以較小口徑火炮來說,將美軍M107型175毫米加農炮裝在T76型炮架上,改裝成L92郾4型177郾8毫米探空火炮,又將T123型120毫米加農炮改裝成L70型127毫米探空火炮。而大口徑火炮則是由美國海軍MK1型406毫米艦炮改裝成424毫米探空火炮。
1991年6月,美國亞拉巴馬大學曾向太空成功地發射了重321克、飛行速度達4郾58千米/秒的塑料彈丸。1993年,美國《太平洋星條旗報》發表了一條引人注目的消息,該消息稱:為了驗證超高速輕氣炮將有效載荷送到高空的可行性,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研究所打算用管身長達47郾2米的大炮試射5千克重的炮彈。預計炮彈的飛行速度可達4千米/秒。試驗成功後,這家研究所將在範登堡空軍基地通過其建造的一門更大型的火炮,向太平洋上空發射能達到434千米高空的炮彈。繼而,為了能把有效載荷送上月球軌道,科學家們還將研製一種大尺寸的火炮。
很明顯,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用大炮代替火箭來發射衛星。果然,在1994年初,美國這家研究所對外宣布了其更令人驚奇的計劃:他們將建成口徑達1郾7米、用於衛星發射的超級大炮。這種大炮發射的衛星以前都用火箭運載。這門大炮被命名為“儒勒·凡爾納”火炮,其名字來源於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