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血液是如何循環的
在17世紀以前,由於蓋倫的血液運動學說中充滿了神秘色彩,而教會很需要這種宗教氣息,因而,蓋倫的學說成為不可動搖的經典理論。
曾因懷疑及試圖修正蓋倫理論的比利時醫師和解剖學家維薩裏,被流放到耶路撒冷。因批評蓋倫的理論而戴上異端罪名的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也被宗教裁判所判處火刑,慘死在日內瓦。然而,教會和經院哲學的黑暗勢力絲毫嚇唬不了追求科學真理的進步學者們,他們堅強不屈地繼續進行觀察和實驗,從不同的側麵駁斥蓋倫的理論體係。
哈維正是這樣一位真理的探索者。
他在帕多瓦大學求學時,不斷地對動物進行解剖、觀察與研究。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他積累了大量的實驗記錄材料,通過這些材料,他逐漸發現蓋倫的血液運動理論與解剖學事實相距甚遠,顯得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經過一次次堅持不懈地活體解剖,哈維終於發現了人體血液運動的奧秘。
他發現,人體中的動脈血液從心髒裏流出來,然後又經過靜脈回到心髒,如此周而複始,始終向著一個方向循環著。依靠這種血液循環,人體的新陳代謝才能正常進行。他的這一重大發現,找到了當初他的導師不能解答的問題的正確答案,並最終揭開了千百年來的血液循環之謎。
1616年,哈維在為聖巴多羅買醫院做的係統醫學演講中,第一次把醞釀已久的、與蓋倫學說截然不同的血液循環運動思想公布於眾。在演講中,哈維提出了“心髒水泵”說,即心髒像個水泵,血液的循環運動由心髒的搏動而引起。
人們對哈維的這一發現議論紛紛,支持的和反對的人各執一詞。有人警告哈維,讓他記住布魯諾被燒死的慘痛教訓。但哈維並沒被困難所嚇倒,他沉著冷靜,堅持不懈地工作著。為了使自己的觀點更完整嚴密,他對40餘種動物進行了活體心髒解剖、結紮、灌注等實驗以及大量的屍體解剖。經過無數次科學實驗、觀察,他更堅信自己的發現是正確的。
1628年,哈維的《動物心血運動的解剖研究》一書在法蘭克福出版了。這本又譯為《心血運動論》的專著凝聚著哈維20多年的心血和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
德國出版商菲茨熱心承擔了該書的一切費用,使它得以順利出版。作為世界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宣告了蓋倫體係的徹底解體,終止了長達1500年之久的錯誤理論,並提出了血液循環的基本規律,論述了完整的血液循環運動理論。該書還開拓了近代生理學的活體解剖實驗法,把人體生理學和運動生理學確立為科學。哈維勇敢地衝破神聖不可侵犯的傳統與權威的束縛,在鬥爭中確立了科學的新學說。這一偉大功績和他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一直讓世人敬仰,他對科學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也鼓舞和啟迪了後人。
1675年6月,哈維在倫敦逝世。在哈維誕辰300周年的日子,人們在倫敦為他舉行了紀念大會,以此來紀念他的科學功績。大會由著名科學家赫胥黎主持,到會的人數眾多。不久,人們又為他建立了銅像和紀念館。1905年,美國成立了哈維學會。哈維的學說至今對學術界的影響頗為巨大,而他高尚的品格也受到人們的推崇。
不孕患者的福音——試管嬰兒
1978年7月25日,英國胚胎學家愛德華茲運用體外受精技術(俗稱試管嬰兒技術),將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帶到了人間。
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開始分裂,經過大約270天的發育,離開母體來到人世。一個孩子的誕生過程說起來如此簡單,對許多人來說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全世界至少有10%的夫婦為不育症所困擾。人們對受精和胚胎發育進行了許多研究,發現兔子等動物的卵細胞能夠在試管裏受精。
愛德華茲,1948年畢業於北威爾士大學農業和動物學專業,1955年獲得愛丁堡大學動物基因研究生學位,1956年至1978年從事生殖生理學研究。
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愛德華茲決定研究人類卵子的體外受精,尋找治療不育症的方法。他因此獲得了一係列重要的基礎發現,包括人類卵子怎樣發育成熟,激素怎樣調節卵子的成熟過程,卵子何時容易受精,精子在怎樣的條件下被“激活”,具備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1968年,愛德華茲首次成功地實現了人類卵子的體外受精。
但在體外發育成熟的卵子受精後,隻分裂一次就停止了發育。愛德華茲想到,如果使用已經在體內發育成熟,即將進入排卵過程的卵子,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但如何在恰當的時機安全、有效地從人體內提取卵子,是一個棘手的技術難題。這時,愛德華茲讀到了婦科專家斯特普托依的一篇文章,發現一種被稱為腹腔鏡的新技術或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