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觴3(1 / 1)

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觴(3)

為生命中最深的愛戀卻終究抵不過時間……

相逢有相逢的緣分,萍水有萍水的際遇,珍重每一種遇見,因為以後一別此時,一別經年,一別將生生世世……

有時候,想想,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一個人,是件滿可怕的事情。

所以李白送人的時候——“欲別心不忍,臨行情更親。酒傾無限月,客醉幾重春。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送君從此去,回首泣迷津。”

——不忍送別的心情,隻能變作急急攀花贈遠人的掩飾,真是要為此刻的李白落下眼淚來。

而李賀送人的時候亦是“行盡柳煙下,馬蹄白翩翩。恐隨行處盡,何忍重揚鞭”。

遲遲緩緩,不忍重鞭,隻想要時間斷流。因為從此,我們的音容笑貌,將各自散落在天涯,天涯此別恨無窮嗬。

所以送君若浪水,疊疊愁思起。夢魂如月明,相送秋江裏……

但是,再是企願時間斷流,也熬不住這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悲傷,人,總是要被送走的。

所以,最終,連攀花相送的李白,也不得不這樣吟誦:“鬥酒勿為薄,寸心貴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遊子傷。離顏怨芳草,春思結垂楊。揮手再三別,臨歧空斷腸。”

那一揮手裏,離別已成定局。

此時此刻,隻有席慕容的這一場送別道盡傷痛: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

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

內疚和悔恨

總要深深地種植在離別後的心中

盡管他們說

世間種種

最後終必成空

我並不是立意要錯過

可是我

一直都在這樣做

錯過那花滿枝椏的昨日

又要錯過今朝

今朝

仍要重複那相同的別離

餘生將成陌路

一去千裏

在暮靄裏

向你深深地俯首

請為我珍重

餘生成陌路,從此冷暖自知,所以請為我珍重吧。道完這一聲別離,從此你我的悲歡將被收藏。

可是如果這樣的結局早已注定,我們為什麼要相遇啊,為什麼要在這茫茫人群裏,恰好萍水相逢了,又恰好攜手看一段人間,而在這邂逅的刹那時光裏,湧現的是相遇的欣喜,相知的感動,而同時,也為我們各自漫漫的餘生裏留下那綿綿不盡的惆悵,和思念。

留下了那一刹那的溫暖,卻又要留下這一個轉身的歎息,轉身之後就隻是背影了,從此你就進了往事,以後,以後的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你了,再也見不到了。

所以有人難以承擔,而說:“無謂再會/要是再會/更加心碎。”

是的,有緣太短,比無緣更慘。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是徐誌摩,連灑脫如仙的李白也深怕自己思念的深度難熬過這離別的長度,也要對著浣紗石歎一聲:“昔時紅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君去西秦適東越,碧山青江幾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而蘇東坡亦隻敢在酒裏作灑脫的宣言:“醉笑陪公三萬場,不訴離觴。”

李白、蘇東坡如此,我們更不能逃脫,亦隻能,想一個人的時候:暫出河邊思遠道,卻來窗下聽新鶯。故人一別幾時見,春草還從舊處生。

早知這般的相思成災,不如當初不見了。

如今,一人獨自思念,寫的字再纏綿,選的詩再情殤,也化不成蝶與你雙飛,唯有在思念的長空裏,一人寂寞地聽完《陽光三疊》。

——曲水一觴今意懶,陽關三疊重情傷。

借用徐誌摩的詩做離之傷痛的生路逃離吧: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

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