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紫尋聽著婆婆這話,心裏甚覺委屈,我還不夠低頭服軟嗎?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是個盡頭呢?女子就該如此委屈自己嗎?
心中雖然有所不服,可是卻不也不會說出,她明白自己已經頗為幸運了。婆婆這般苦口婆心,自打進門來,也不曾為難自己,還常常在耳邊提點。就衝這份用心,葉紫尋便足夠感動了,所以不曾頂撞過,總是耐心傾聽,用心侍奉。
穿越到錦繡至今,已經二十二年了,從一個成年心智的孩童成長為一個滄桑心靈的女人,葉紫尋已經放棄很多東西了。自由,愛情,還有肆意揮灑的如花青春。雖然二世為人,可是真正的成長卻還是在這一世。
前世太多的事情已然淡忘,唯一沒有忘卻的隻有那些在深夜偶爾遊離出來的感覺。自由的奔跑,肆意的歡笑,無拘無束的玩耍,肆意玩樂的青春,對自由對愛情的向往,沒有一刻剝離過她的靈魂,對真情善良的堅持,那是她不可跨越的底線。
十五歲嫁作人婦,七年的閉門不出,固守夫家,每日費心於打理內院賬目瑣事。偶爾或刺繡,或看書,再無消遣。這般寂寞的日子,真不曉得自己如何度過的。或許是真的已經老了吧!二十二歲,已是滿目蒼涼,滿心滄桑。
葉紫尋陪著自家婆婆說了一陣子話,也不過是些家長裏短,這些年來說的最多的便是子嗣問題,葉紫尋對這個問題已經五毒不侵了,可以麵上歉意地接受,心中自動忽略。等到要熬好了,葉紫尋又細心吹涼,一口一口喂下,喂完服侍著睡下。
這便是葉紫尋每日清晨的功課。接下來便是去吩咐查看內院瑣事,如今內院這些事情已經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她不在也不會出差錯。不過作為一個負責的媳婦,隻要你在府中一日,便少不了還是要去看一下。
“給夫人請安。”葉紫尋才剛剛踏進內院堂子,便傳來這整齊有力的請安聲。葉紫尋本來不喜歡搞這套,可是管家非要覺得這才能顯出南宮家的地位與氣勢,就算是奴仆也比別人家高上一等。
葉紫尋雖不喜,也隻好聽之任之了。人生而平等,在葉紫尋的心裏依然根深蒂固。可是你也無法勉強別人接受,在這裏人生而分三六九等。這種觀念在這片土地上也是根深蒂固。兒時在墨竹沒有太多感觸,然在墨南墨玉書院學習時,葉紫尋就親身所感,也學會接受,不會再做什麼教育宣傳傻事了。
葉紫尋從容受禮,平靜地坐於上位,聽著下麵人的報告,時常點頭微笑,讚賞表揚;偶爾有不妥之處,也不當麵說出,待眾人報告完,再單獨吩咐管家整改。如此,大家都好,一個好的上位者,不是事事親曆,而是協調統籌,讓每一個人都找到合適的位置做擅長的事。套用一句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葉紫尋視察完內院後,剩下來隻要去核對一下賬本就可以了。葉紫尋如今每日的工作已經清閑隻此,待她處理完畢回到墨軒,也不過午飯時刻。在等待午餐的時刻,葉紫尋總是常常想起她起初接受家務的情形。
那時的賬本是每月一核,月末時那賬本已經積累了很多,像小山一樣放在書桌上,而且嚴重滯後,許多漏洞無法細查追究。所以葉紫尋隻好改了製度,規定一日一核。當日賬當日結,本來內院多是些瑣碎賬目,這樣容易理清理順,不易留下大洞。
在葉紫尋的一番整改後,內院原來龐大的開支果然漸漸清晰,很多原來不注意的細節和疏漏也得到彌補。再有錢的人家,也不該浪費,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葉紫尋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手裏。
葉紫尋很注意節約和利用,家裏不再儲備大量糧食,一些陳糧翻出來賤價賣給窮人,一些已經腐爛地便運到田地裏做肥料。整理窖藏,光是那些陳糧就整理了幾天,才清理幹淨,然後又買了足夠府中吃半年的糧食放進去,並且立下製度一年一換。這樣又可以備下以防不時之需,又不會產生大量浪費。
平日裏的蔬菜瓜果和佃農約好,按府中規矩每日新鮮采摘送來,防止暗中克扣,又可以吃到最新鮮的。省得大批量買回來,結果每天都要吃不新鮮的,難怪她覺得府中飯菜總是不好吃。第一次她看著那蔬菜水嫩順手做了一道湯,每個人吃了大讚她的廚藝。她很無奈,不敢想象這些年這家人怎麼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