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天下棋局帝王握(1 / 2)

錦京,禦書房內,燈火通明。

皇帝拓跋城麵色凝重地端坐於正中龍椅上,六王爺拓跋淩和九王爺拓跋昊也是一臉的嚴肅。禦書房裏,氣氛濃重,宮人們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六弟,九弟,這件事朕就交給你們了。此事事關重大,朕隻有交給你們才放心。”拓跋城滿含信任和期待地說。

“皇兄言重了,臣弟本就是皇室子孫,享其榮耀,自然應該為皇室效力。”六王爺拓跋淩連忙行禮回道。

“皇兄,您就放心吧,臣弟與六哥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此事。”九王爺拓跋昊信心滿滿地回答。

“恩,那朕就靜候佳音了。”

“是,那臣弟告退。”兩位王爺行禮退出禦書房。

禦書房內,皇帝拓跋城卸下威嚴,一臉的憂愁與疲憊。自十歲登基,如今已是二十二年,白駒過隙,今年似乎是記憶中最艱難的一年了。

自入春以來,墨江南麵不見往年的楊柳風杏花雨,反倒越發寒冷起來,幾場大雪下來,秋冬作物無法收割,初春無法按時播種。這樣一耽誤,等天氣回暖接踵而至的又是梅雨天,今年的春夏糧食收成肯定不好。這雪下了幾日了,儼然快成雪災了,也不知何時是個頭。許多佃農已經損失嚴重,大雪壓壞了許多果樹,凍死了不少蔬菜。

墨江北麵也不見安生,天氣寒冷不說,一點春雨都沒下。若是往年,到了這個節氣,兩三場綿綿春雨還是下了,漸漸回暖,雨慢慢多起來。可是今年,不見一絲雨水,已經有不少地方開始做法求雨了。

南北兩邊上報災情的奏折已經堆了不少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看來也必須讓禮部準備祭天了。拓跋城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朝窗外瞥了幾眼,已是月上中天了。再看了一眼那桌上高高的奏折,無奈地歎道:“皇帝難當!”

然後翻開一本奏折,快速瀏覽一遍,瞥了一眼宰相的批複,提起朱筆,蘸墨,下筆飛快,須臾已是批閱完畢,合上放在一邊,再拿下一本。手中不停,思緒卻有些飄遠,登基大典時的緊張無措,已經遙遠得捉摸不到。

當初登基時,四大親王手握大權,權傾朝野。尚且年幼的自己不過是他們手中的傀儡,任人擺布。身處高處的無力與孤寂侵蝕著天真的心,殘酷的現實逼迫幼稚的孩童快速成長。拓跋城那時就明白,權勢是個好工具,也是種好毒藥。

他默默忍耐著,偽裝著,暗中觀察,靜待時機。終於還是讓他等到了,是如今的左相司馬炎和右相邱定國手把手地教自己成為一名好皇帝,他學習為君之道,學習帝王之術。兩人一文一武的傾囊相授,他羽翼漸漸豐滿。暗中統率六部,靜待帝王大婚時刻的到來。

按照以前規矩,皇帝十六歲大婚之後,便可親政,四大親王勢必要交出手中大權。起初四大親王是的確是那樣打算的,可是權勢就是毒藥,它一旦侵入人心之後,想要戒除放下,猶如登天。隨著拓跋城的一天天長大,四大親王開始慌亂了。

終於四人達成協議,不讓拓跋城接觸政事,也不教導他為君之道。等他長大親政時便宣布他無力治國,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地一直攝政。可惜他們算錯了一件事,那邊是拓跋城。他們低估了他。所以這個局從一開始,四大親王便注定是慘敗的。

拓跋城大婚,皇後為趙家之女趙宛嫣。趙家錦繡世家,在錦繡經營多年,樹大根深。與邱家並列錦繡二大世家。與邱家不同的是,,趙家在太祖一統錦繡時,臨陣倒戈,明珠暗投,依然維持著世家身份。趙家,趨炎附勢,小人行徑,不可不防。

親政第一年,初步掃清障礙,朝野一心。漂亮的開局,贏得了人心。接下來便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整治朝廷,清除世家。第一個需要剔除的便是見好不收小人行徑的趙家,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一邊拉攏,一邊布局。

一顆一顆棋子落下,從精心配製的鳳凝香(見第四十五章)開始,從皇後趙宛嫣入手。假意寵愛,天真少女一顆心全然入局,甚至想要違背父親,家族,一心隻為那人。看著那真心笑容時雖有不舍,可是一想到天下,這不舍便微不足道。

於是棋局布下,一年寵愛,果然未有身孕。借口子嗣,移情別寵,恰好美人王舒雅順勢而上。意料中的結果,幾月之後喜訊傳出。拓跋城也知道這位美人如果小產,此生都將再無子嗣。他又一次不舍了,可是一想到那萬裏江山,司馬炎切切的話語:帝王無情。終於還是狠心權且不管。

起初皇後趙宛嫣欣喜不已,以為自己心心念念的夫君會再回到身邊。可惜,她忘了,那人是他的夫君,更是錦繡的皇帝。日子一天天過去,美人王舒雅的孩子已經五個月大了。五個月,足夠一個胎兒長成完整的人形,也足夠一個女孩看清夫君的虛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