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後,當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從睡夢中醒來,他發現: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真實。
版圖的南部重鎮休斯敦,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這裏有著深厚的籃球曆史:1994—1995年,連續兩座總冠軍讓休斯敦火箭隊套上了榮譽的光環。這支球隊,曾用“It’stime”作為2007—2008賽季的新口號,因為他們知道:總冠軍近了。
但是,一年年的乘興而來,最終收場的往往是傷痕累累。居住在這座城市裏的得克薩斯人已經習慣了,他們年年開著皮卡、插著火箭隊的小旗子吆喝著到火箭主場球館助威,季後賽首輪的啤酒還沒有喝夠,賽季就已經結束了,得州佬兒們晃著胖大的身軀,年複一年地支持著、抱怨著,繼續支持著、繼續抱怨著——自從新球館在年落成以來,這裏就沒有衝破過季後賽首輪。
難道隻有市區西南部那座老的康柏中心才能帶來運氣嗎?可惜,那裏已經改成了雷克伍德教堂,火箭老板萊斯利·亞曆山大再怎麼反悔,甚至冒著灰頭土臉的危險,也不可能搬回去了。火箭隊習慣了這種節奏,他們曾妄圖改變這種狀況,但是大麵積地更換球員依然無濟於事,更換主教練也依然不見效果。全明星球員姚明和特雷西·麥克格雷迪,似乎就沒有健康地聯手過一個完整的賽季。NBA越來越浮躁,波士頓的“綠巨人”
聯手第一年便在總決賽中以哀兵之勢力克洛杉磯湖人隊,拿到了總冠軍。對此,亞曆山大有些眼紅了。他像個土財主一樣,常常催著新任總經理達瑞爾·莫雷給球隊換血,可莫雷也一時難以解決問題,鋥亮的小頭發越攏越靠後,臉型變成了雙下巴。他和助手格爾森·羅薩斯整日神出鬼沒,一對年輕的球隊管理人員用他們過人的精力忙忙碌碌,希望火箭隊能在21世紀的前10年有所斬獲。
作為頭號球星,在賽場內當家的T—Mac已經抱怨過很多次,希望休斯敦有一支陣容齊備的隊伍對抗西部諸路豪強。但是,連續兩年都栽倒在猶他爵士隊的腳下,讓他們蒙上了心理陰影。在奧蘭多時就時常喊著“我無法靠自己去贏球”的T—Mac,在休斯敦勉強好一些,但是,突破季後賽首輪對他來說還是個奢望。
似乎,他已經習慣了人們拿他過不了首輪來說事;還有一些傳奇球星甚至沒進過季後賽呢。T—Mac習以為常,一天到晚蒙矓著的睡眼有些彷徨,不知道在休斯敦待下去能否有盼頭。
2008年5月7日,T—Mac在休斯敦的赫爾曼紀念醫院接受了關節鏡手術,去除他膝蓋和肩部內存留的碎片,修複輕微撕裂的肩部盂韌帶。主刀醫生是時任火箭隊隊醫的湯姆·克蘭頓。這位醫生也是為姚明和劉翔做過手術的那位火箭隊醫,此外,他還是老喬治·布什的“禦醫”以及中東國王點名為自己看病的醫生。
當時,克蘭頓醫生預計T—Mac需要3個月的時間就能完全康複,因為,他在T—Mac的左膝韌帶和軟骨上均沒有發現結構性損傷。
安靜的赫爾曼紀念醫院緊鄰赫爾曼公園,不遠處則是休斯敦著名的萊斯大學,環境幽靜,空氣新鮮,樹上的小鬆鼠不時地抱著鬆子跑下樹來,湖邊的野鴨旁若無人地散步,休斯敦將軍的銅像就樹立在不遠的地方。赫曼紀念醫院和赫曼醫學中心是同一家機構,主導了臨床和科研兩項任務。在美國醫學界,湯姆·克蘭頓是聲名卓著的專家,休斯敦的標杆人物。在這座美國南部重鎮,很多人移居到這裏是因為信任這裏的醫療服務,如果這裏都治不好,那麼整個得州甚至美國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在這裏,有必要補充一段往事。
T—Mac的《神跡》後續:傷與痛。
在2007—2008賽季的中段,T—Mac曾因為跟腱拉傷、髕腱炎以及膝蓋骨淤傷,連續缺席了11場比賽,整個賽季則缺席了16場。
但在休戰11場之後,回來便和姚明一起打出了驚人的22連勝(後場姚明受傷,由T—Mac獨自帶隊)。而在常規賽季接近尾聲時,還在一場與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比賽中遭受肩傷,但是,他一直咬著牙,而沒有因此錯過一場比賽。到了季後賽首輪,休斯敦火箭隊VS猶他爵士隊,T—Mac的膝傷又在頻頻發作。姚明在全明星賽之後打的第場比賽中受傷了,並宣布整個賽季報銷。一個人帶隊,T—Mac與猶他爵士隊纏鬥了6場,場均得到27.0分8.2籃板6.8助攻,投籃命中率也達到了42.5%,即使是在全隊崩潰的第6場,他也拿下40分10籃板5助攻的完美數據。但,傷病累累之下,依然沒能完成一生的夙願。
3個月的恢複時間,對於那時還隻有29歲的T—Mac來說,足可以在新賽季開始之前返回火箭隊的訓練營,參加看上去妙不可言的2008—賽季——因為,就在2008年7月日,總經理達瑞爾·莫雷用當時的火箭隊老將鮑比·傑克遜、剛剛選中的新秀丹特·格林、1個2009年的首輪選秀權和部分現金從薩克拉門托國王隊換來了羅恩·阿泰斯特、小尤因、西恩·辛格特裏。火箭隊的命運,也隨著這次交易走上了全新軌跡。T—Mac的職業生涯也或多或少地被影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