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被沃恩·韋弗逼出來的賽前熱身訓練很罕見,但為時已晚(1 / 3)

作為美國第4大城市,休斯敦雖然沒有東海岸和西海岸城市那般的繁華,但是作為大城市的配件幾乎應有盡有,這裏的體育產業尤為明顯。NFL聯盟的得州人隊、NHL聯盟的航天隊、MLB聯盟的太空人隊、NBA聯盟的火箭隊,甚至是貴為世界第一運動但在美國並不太受歡迎的足球項目,在這裏,都能找到專業球隊——發電機隊。

但單論籃球,休斯敦全程報道火箭隊的紙質媒體隻有唯一的《休斯敦紀事報》,這,相比於洛杉磯、邁阿密等城市卻是遜色不少。

但是,2008—2009賽季的火箭隊依然吸引了美國著名體育媒體ESPN以及美聯社前來駐站,再加上FOX體育,以及報道姚明的中國媒體,隻要有訓練采訪,火箭隊的媒體等候間裏就擠滿了記者,3張沙發,兩把鐵椅子早已不能滿足,很多人會被迫坐到桌子上。

話題的焦點,主要集中於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的發揮。

在2008—2009賽季之初,麥克格雷迪就曾遭到時任《休斯敦紀事報》專家弗蘭·比林伯利的痛批。

順便說聲,在中國,球迷們都更熟悉在中國媒體上開有專欄的喬納森·費根。但在美國,在休斯敦,人們更熟悉更獲尊敬的卻是比林伯利。他的評球資曆非常深,寫了30多年的籃球專欄,一共獲得過6次全美最佳體育專欄評論獎,除了在《休斯敦紀事報》供稿外,NBA官方也經常邀請他撰寫評論稿件。老爺子的見解十分深刻,畢竟幾十年的經驗嘛,所以,姚明在麵對比林伯利的采訪時,也是規規矩矩,非常嚴謹地回答老爺子。而從之前的2007—2008賽季開始,老爺子便是名副其實的“麥黑”了。

對於姚明,也客觀地認為與哈基姆·奧拉居旺的身體無法相比。

不幸的是,在2009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工資更高的他也更快地被《休斯敦紀事報》裁員了。這是閑話,暫不詳表。

依然記得火箭隊做客俄克拉荷馬城的一場比賽,下半場開始不久,T—Mac的膝蓋有點不適又被換下去了,比林伯利立刻更新了自己的博客:“膝蓋在半場會變得僵硬,你們看看他(麥克格雷迪),賽前和下半場開始前,他都不怎麼去熱身。他應該去熱身,多做些拉伸運動,而不是坐在自己專用椅子上隻是觀看比賽。”——在火箭隊,T—Mac有一把專用的休息座椅,比別人的高,比別人的厚,即使大塊頭姚明也隻是坐在普通的椅子上。T—Mac的腰、肩、膝蓋多處受傷,讓他有資格享受球隊的這份特殊待遇。在NBA,像這樣的待遇,還有當時的洛杉磯湖人隊主教練菲爾·傑克遜,他也有一把大號的皮質椅子。

比林伯利說得沒錯,T—Mac的確沒有規律的熱身習慣,不是因為他家住在休斯敦西南部的舒格蘭路程遠,而確實是他的一種個人習慣。在當時的火箭隊,姚明、沃恩·韋弗、卡爾·蘭德裏、凱爾·洛瑞等都是熱身的積極分子,晚上19時30分的比賽,下午17時之前就能在賽場上見到他們的身影。

在那個賽季,除了幾位資深的美國老記者,還很少有人能直接對T—Mac指手畫腳。而賽季中期幾場低迷的比賽,T—Mac似乎都沒有作過一次像樣的回應,但隨後,出現了他兩次提前到賽場熱身的情況,惹得休斯敦的記者們競相趕來觀摩。當時火箭隊的訓練師是肖恩·雷斯普特,曾是1995年選秀的第8順位,後來由於傷病轉而投身教練行當。T—Mac的這兩場熱身,雷斯普特都全程陪同,甚至顧不上再輔助其他球員,全身心地陪在T—Mac左右。隻是好景不長,狀態低迷的風頭一過,T—Mac便再次回歸往常的節奏。同是那個賽季,曾有麥克格雷迪的表哥文斯·卡特所在的新澤西網隊做客休斯敦的比賽,據新澤西的同行們透露,T—Mac賽前不熱身的習慣,和他的表哥如出一轍。或許,天才就是擁有這樣的資本——而在NBA,賽前熱身不熱身也並不是一名球員在球場上表現的決定性因素。

但,靠刻苦訓練磨煉球技的球員比比皆是,火箭隊在那個賽季逐漸打上位置的沃恩·韋弗就是靠刻苦訓練逐漸得到裏克·阿德爾曼的信任。曾經有一次,韋弗在賽前練得訓練T恤全部濕透,就連平時公認的訓練模範的姚明都看不下去了,“沃恩·韋弗,收收吧,在這樣練下去你比賽中會掛掉的。”姚明笑嗬嗬地給出了忠告。韋弗聽勸,結束了訓練。火箭隊的那個賽季,也讓韋弗之後在波士頓凱特人隊和奧蘭多魔術隊接連得到合同,成為輪換陣容中的一員。

當然,也有一些人總喜歡不按常理出牌,他們不會在賽前花過多的力氣,可是你在比賽中一樣可以看到他們在賽場上的高效表現。而這樣的人,並不隻是特雷西·麥克格雷迪。他的隊友,路易·斯科拉,每次訓練前總是要從更衣室門口“順”一角西瓜,叼著來到賽場,走上賽場後就坐在場邊,或是聊天或是發呆,最多在籃下練幾下上籃,賽前熱身就算結束了。但斯科拉的確是一位不需要過多熱身的球員,各項基本技術練得出神入化。曾經,他的罰球命中率一度跌倒了60.0%左右,很多媒體開始質疑阿根廷人需要提高罰球了。“嗬嗬,沒事的。我知道怎麼罰籃。”斯科拉憨厚地笑著,晃著他的大長臉。果然如他所說,在沒有見他加大訓練量的情況下,罰籃又回到正常水準了。

那時,火箭隊內部已經形成默契,大家平時幾點到賽場,此後也都保持一致,走上賽場熱身的球員也都有心照不宣的順序。那時,T—Mac幾乎都在更衣室時間行將結束才趕到賽場,等到他換好球衣、綁好腳,火箭隊已經開始準備全隊的出場儀式了。

自信心極強的T—Mac暫時地屈從於媒體的口誅筆伐,不僅僅是迫於外界壓力,更重要的是因為:裏克·阿德爾曼也在尋找T—Mac的替代者。

2008—2009賽季的火箭隊,小前鋒位置一直是塊短板:羅恩·阿泰斯特更多是阿德爾曼的板凳奇兵;老將布倫特·巴裏基本上已經把那個賽季當做自己的告別季,他唯一擅長的就是球場上那一手精準的空位三分球;火箭隊本還可以招回在NBDL效力的邁克·哈裏斯,但阿德爾曼不喜歡肌肉棒子,單純靠籃下的蠻幹根本不可能融進他的體係。無奈之下,目光投向了球隊的第15人——沃恩·韋弗。

T—Mac的臨時替代品:沃恩·韋弗成長史。

1985年7月,沃恩·韋弗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曾效力於佛羅裏達州大,2005年第2輪第39位被洛杉磯湖人隊選中,後轉戰於洛杉磯快艇隊、丹佛掘金隊、波特蘭開拓者隊,終於在2008年10月通過個人努力留在了休斯敦火箭隊。剛剛進入常規賽的時候,韋弗甚至不能保證每場比賽都有上場時間,在更衣室裏默默無聞,就像空氣一般,很少有人理他。即使在球員通道裏遇到記者,韋弗也會害羞地低下頭,悄悄走過。如果迎麵走過來的人太多,韋弗更顯得無從招架,他會做出一種尷尬的自然裝,假裝哼著歌,用手指敲著過道的牆,不敢看人。他每場比賽的賽前熱身都會把自己那旺盛的體力耗光,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得到上場機會。賽季初,近乎瘋狂的三分球練習曾讓韋弗的脖子有些歪,甚至因此形成了不良的走路姿勢。

但,韋弗有著超凡的身體素質,體力過人。

早在2003年舉辦的全美高中生扣籃大賽中,沃恩·韋弗就曾力壓香農·布朗、查理·維蘭紐瓦等實力派人物闖入決賽,決賽對手就是NBA的3屆常規賽MVP、1屆總冠軍MVP得主勒布朗·詹姆斯,韋弗依然用漂亮的胯下換手扣籃作為回應,最終,詹姆斯以微弱優勢勝出。但能和詹姆斯同場角逐,已經證明了韋弗的實力。

2012—2013賽季加盟CBA的新疆隊,過人的身體素質也是韋弗的重要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