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導彈的輝煌成果
1982年5月4日,是被寫進阿根廷的軍史和世界戰爭史輝煌的一天。自信已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的英軍特遣艦隊,以十分愉快的心情,迎來了一個南太平洋陽光和煦的天氣。經過幾天緊張的戰鬥,阿根廷人好像被嚇住了,海麵上見不到一艘阿軍艦艇,天空中也沒有阿軍飛機。吃過早飯,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上的士兵有的進艙洗衣服、擦皮鞋,有的在收聽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節目。一個叫大衛·丁克爾的上尉甚至捧讀起托馬斯·曼的小說。
上午10點,特遣艦隊司令官伍德沃德要通了“謝爾菲德”號艦長索爾特的電話,詢問情況,並轉告說,根據情報,阿根廷裏瓦達維亞將軍城機場和裏奧·格朗德機場的阿根廷空軍活動頻繁,有可能采取空中行動。
索爾特艦長透過窗口,望著艦上處於“零秒待發”狀態的雷達,十分得意地說:“請將軍放心,他們害怕‘謝菲爾德’,恐怕不敢來找我吧?”索爾特沒有想到,就在他說話的時候,死神的陰影已漸漸向“謝菲爾德”號逼來。
1小時之後,軍艦突然接到通報,馬島海域已經出現阿根廷飛機。直到這時,索爾特仍不以為然。他認為:他的艦上裝有最新式的對空警戒雷達、導彈跟蹤製導雷達、艦載反潛魚雷係統、幹擾火箭發射係統、“海標槍”雙聯裝艦載對空導彈。此外,艦上還有可隨時升空作戰的“山貓”武裝直升機。隻要阿根廷飛機一出現,他便能叫它折戟沉沙,葬身魚腹。
索爾特可能沒想到,阿根廷人也有2艘“謝菲爾德”級驅逐艦,其弱點早就已為他們了如指掌。
阿根廷人已把攻擊“謝菲爾德”號的使命,賦予了裝備有“飛魚”式導彈的“超軍旗”式飛機身上。
“超軍旗”式飛機是超音速海上攻擊機,能在航空母艦上起降。阿根廷一共有5架這種飛機,全部是從法國購買,裝載於“五月二十五日”號航空母艦。“飛魚”式導彈也是從法國購買的。它有一套精確製導係統,體積小,射程5─45公裏,可掠海麵飛行。由於其僅有01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麵,英艦的雷達要在10─15公裏的距離上,才能探測到它的行蹤。加上它的巡航速度接近音速,即使在這個距離上被發現,敵艦也難於采取反導彈或規避措施。
雙方都具有精確製導武器和電子係統,各有優勢,因此勝負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創造機會。
10點正,“超軍旗”從“五月二十五日”號航空母艦上騰空而起,向正以30節的速度朝馬島北部水域行駛的“謝菲爾德”號撲來。
“超軍旗”並非孤軍作戰。已經先期升空的“海王星”式海軍偵察機,等“超軍旗”一升空,便將預先捕獲的目標指示數據傳送給它。為了躲避遠程雷達的探測,“超軍旗”陡然從幾千米的高度下降到40─50米的高度;為了更安全隱蔽,飛行員還關閉了機載雷達,以900公裏的時速,風弛電掣般地向“謝菲爾德”號衝去。
在距“謝菲爾德”46公裏處,“超軍旗”突然一個急升,爬升到150米的高度,同時短暫地打開了機載雷達:指示器熒光屏上頓時出現了“謝菲爾德”號的信號。就在喘口氣的工夫,飛行員已把目標數據輸入到“飛魚”導彈計算機內;同時,急促地按下了發射電鈕。
“超軍旗”機腹下紅光一閃,一枚“飛魚”導彈呼嘯而出。攻擊機迅速轉彎下降到30米高度,退出了敵艦防空導彈殺傷區。
“飛魚”在距海平麵僅2─3米的高度飛行,其主動雷達自導頭在距“謝菲爾德”12─15公裏處,捕捉到了目標。
然而一切都晚了。導彈擊中驅逐艦之前,目視發現它的時間隻有6秒。而這時,“謝菲爾德”號仍毫無查覺。
刹那間,火光衝天,爆炸聲如雷。導彈擊穿水線以上18米處的船舷,並在艦體內爆炸。剩下的導彈燃料與艦上的電纜和油漆一起燃燒起來,濃煙滾滾,毒氣四溢;而且艦上的導彈和彈藥隨時都有被引爆的可能。
打擊是災難性的。索爾特艦長帶領艦員奮力搶救,但控製艙被導彈擊毀,艦上的電力和動力係統全部遭到破壞。5個小時後,索爾特艦長沉痛地下達了棄艦的命令。
這艘造價16億美元、1971年才下水的現代化戰艦,頃刻之間,被一枚價值僅20萬美元的“飛魚”導彈擊沉,從而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的海戰的觀念。
在整個馬島海戰期間,阿根廷空軍一共發射了9枚“飛魚”導彈,枚枚都取得輝煌的戰果。無怪乎有的軍事評論家聲稱:如果阿根廷擁有足夠的“飛魚”導彈,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恐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