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解開“馬加爵現象”之謎(2)(1 / 3)

來解釋。的確,那種極度凶殘的殺人手段對於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而言確是太過異常,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馬加爵是不是有精神上的障礙。然而司法鑒定的權威性卻不容置疑。恰恰是馬加爵沒有精神障礙才使得我們更加關注這個案件的本身。

事實上如果馬加爵真的有精神障礙,精神病人在精神失常的狀態下殺人,那他的行為也就不難解釋了,一切的論述也會變得毫無意義。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馬加爵是在精神狀態正常情況下實施殺人的行為的,這就為心理工作者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心理也會有一種“亞健康”狀態,通俗而言是一種介於心理正常與心理障礙中間階段的“心理失衡”態。之所以要在這裏提出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種狀態在我們青少年朋友中越來越普遍,但卻並未引起我們的家長、老師及青少年朋友的重視。

現代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研究表明,由於自然和社會因素的壓力或不和諧,會使人們在心理上產生緊張,由於需要的不能滿足,動機的不能實現,更會產生挫折感和心理衝突。而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或出現問題時可以采取許多方式來應付與適應。與之相應的就是要麼心理重新回到健康的狀態,要麼心理問題更加的嚴重。

而在生活中一提到心理問題,人們往往都和精神病、性變態等聯係起來。這也難怪,其實就連心理學的發源地歐洲以及心理學的新興大國美國,曾經也在一段不算短的時期把心理醫生比喻為“瘋子的醫生”。在法國,20世紀50年代竟然隻有50名心理醫生,70年代才增加了22名,80年代這個職業才被人們漸漸認可和認識,法國人逐漸懂得在茫然失措的時候,尋找心理醫生的幫助。在他們看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有過心理問題,另外的百分之一則在說謊。與此相應的是所謂的心理健康者就是懂得快速越過心理障礙的人,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則是那種讓生活難題永遠伴隨著自己而不去解決的人。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其實長時間以來我們所認為的心理有毛病的人和現在我們所說的心理疾病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在中國這個傳統的國度裏,心理有毛病甚至比得了癌症更可怕。的確是這樣,真正出現了嚴格意義上的精神疾患,的確是很難治療的,但對於我們上麵所說的“心理失衡”,國人要麼沒有引起重視,要麼就認為是神經病避而遠之。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實際上心靈就好像一條流動的河,有涓涓流水,也有混濁的淤泥。混濁的淤泥就好像因人、事、物、家與社會串聯而成的不安、恐懼、抑鬱、焦慮、迷惘、空虛、孤獨等等心理壓力,每一種壓力都具有一定的極限,超過極限就會擊毀河流的大堤,形成心理障礙。

我們知道河流要隨時清理,而卻不知道心理的垃圾過多,如不清理也會造成心靈河流的阻塞。

所以正確地認識心理的問題要求我們懂得一方麵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有著本質的區別,而另一方麵心理障礙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特別對於當今的青少年,他們成長的環境和過去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新事物的不斷湧現對於心理處於定型期的青少年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將圍繞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展開一係列的討論。

正如很多人認為的那樣,馬加爵走到今天,肯定有其深層次上的原因。我們說馬加爵其實就是一個特定時期、特定事件中的一個特定角色,一個悲劇的角色。對於他的殺人細節、動機、心理的關注要有度,馬加爵是典型事件中的非典型個體。通過這個事件我們要警醒,要分析究竟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問題有多嚴重?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不要因為這個事件而放大性地否認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育。類似馬加爵的極端事件畢竟是少數,我們的眼光要放在更多的正在出現問題和將要出現問題的青少年朋友上,我們始終相信,如果采取有效的手段,類似馬加爵這樣的現象是可以避免的。

殺人日記之謎

在馬加爵短暫的一生中有兩件事情特別引起大眾的關注:一件是他在初中寫下的一篇“殺人日記”,另一件是他在高中時期的一次“出走”。在很多人看來,殺人日記與出走就是馬加爵案件的“預演版”。究竟中間有著什麼樣的“謎”

呢?在揭開這兩個謎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的馬加爵家鄉之行所了解到的關於他從小學到高中的一個簡單的成長曆程:

小學

孩童時代的馬加爵同其他的南方農村小孩一樣健康淘氣。馬加爵的一位小學時期的班主任老師這樣說道:1987年9月至1994年7月在馬村小學讀書,其中小學二年級時留級複讀了一年,由於頑皮搗蛋,不遵守紀律,馬加爵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整個小學階段,馬加爵的成績並不理想,尤其語文方麵更是先天不足。

初中

1994年9月,馬加爵考入了賓陽縣賓州中學,這是賓陽縣的一所普通中學。按入學的成績馬加爵當時並沒有被編入學校的重點班,初中一年級時馬加爵的成績不十分優秀,尤其作文基礎較差,一般要求寫600字的文章,馬加爵最多能寫300字左右,選詞造句顯得很吃力。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關懷下,一年後,馬加爵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二年級時馬加爵獲得了“優秀學生幹部”、“校三好學生”、“年級成績第一”的獎勵,獲得人生第一筆獎金共25元錢,這是馬加爵一生中第一個比較榮耀的時刻。在班主任和其他任課老師的出色管理下,馬加爵所在的158班總成績不斷提高,各方麵表現突出,被學校提升為重點班。在老師和同學們的不斷激勵下,馬加爵顯得淳樸而富有朝氣,學習更加勤奮,有時甚至偷偷利用早上做操的時間鑽到教室裏看書,在受到老師批評時,馬加爵作為學習委員總能主動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