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5章 國士無雙(2 / 2)

妾以佛力所致,適攜帶呈於佛前,稽首叩謝。因贖父心急,竟忘收此帶,倉忙而去。行至半路方覺。急急趕來取時,已不知為何人所得。今失去這帶,妾父料無出獄之期矣!”說罷又哭。裴度道:“小娘子不必過哀,是小生收得,故在此相候。”

把帶遞還。那女子收淚拜謝:“請問姓字,他日妾父好來叩謝。”

裴度道:“小娘子有此冤抑,小生因在貧鄉,不能少助為愧。

還人遺物,乃是常事,何足為謝!”不告姓名而去。

過了數日,又遇向日相士,不覺失驚道:“足下曾作何好事來?”裴度答雲:“無有。”相士道:“足下今日之相,比先大不相牟。陰德紋大見,定當位極人臣,壽登耄耋,富貴不可勝言。”斐度當時猶以為戲語。後來果然出將入相,曆事四朝,封為晉國公,年享上壽。有詩為證:縱理紋生相可憐,香山還帶竟安然。

淮西蕩定功英偉,身係安危三十年。

第二句說是:“返金種得桂枝芬。”乃五代竇禹鈞之事。那竇禹鈞,薊州人氏,官為諫議大夫,年三十而無子。夜夢祖父說道:“汝命中已該絕嗣,壽亦隻在明歲。及早行善,或可少延。”禹鈞唯唯。他本來是個長者,得了這夢,愈加好善。

一日薄暮,於延慶寺側,拾得黃金三十兩、白金二百兩。至次日清早,便往寺前守候。少頃,見一後生涕泣而來。禹鈞迎住問之。後生答道:“小人父親身犯重罪,禁於獄中,小人遍懇親知,共借白金二百兩、黃金三十兩。昨將去贖父,因主庫者不在而歸,為親戚家留款,多吃了杯酒,把東西遺失。

今無以贖父矣!”竇公見其言已合銀數,乃袖中摸出還之,道:“不消著急,偶爾拾得在此,相候久矣。”這後生接過手,打開看時,分毫不動,叩頭泣謝。竇公扶起,分外又贈銀兩而去。其他善事甚多,不可枚舉。一夜,複夢祖先說道:“汝合無子無壽。今有還金陰德種種,名掛天曹,特延算三紀,賜五子顯榮。”竇公自此愈積陰功,後果連生五子:長儀,次儼,三侃,四偁,五僖,俱仕宋為顯官。竇公壽至八十二,沐浴相別親戚,談笑而卒。安樂老馮道有詩贈之雲: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

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邰方繼續道:“我觀大人額闊麵頭,眉梢長垂、眼如日月且分明,天生的一副位極人臣之相!”

高拱被邰方說的高心,由衷的讚了句道:“邰大俠真乃國士無雙也!”高拱的一番讚歎,邰方眉宇間登時眉飛色舞,繼續道:“以我看來,大人不僅氣數未盡,還大有作為!望大人好自為之,熟知,氣中有命,命中有術,術中有相,大人天生位極人臣之相,實乃上天所定,大人不必過於擔心!”

高拱聽罷大笑道:“好一個位極人臣之相,如此說來,老夫看來還真是氣數未盡!”

邰方道:”當然,不過邰某還得送大人一句話,不知大人願不願意聽?”

高拱道:”邰大俠隻管講來便是,你我隻見不必客氣!“邰方微微一點頭,道:”江湖上有一句話,無毒不丈夫……還望大人謹記。“頓了頓邰方續道:“平心而論,大人和張居正都是十分能幹之人,但大人心直口快,喜怒形於色,而張居正那廝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常言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望大人好生防範!”

高拱心中一陣感動,要說剛才對邰方多多少少有些顧慮,畢竟邰方乃是江湖人士,屬於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角色,高拱雖和他稱兄道弟,但也隻是感謝三年前的那份心意,眼下邰方和他促膝長談,出口的話織成一片,原先有的那點狐疑,此刻早已煙消雲算了!“這一晚二人所談甚歡,不知不覺之中,天以露亮色,邰方眼見談得也差不多了,自己還身陷牢房,登時渾身不自在,嘟噥著道:”不知大人何時放了邰某?”

高拱一愣,接著一笑,道:”你看老夫,隻顧著跟你說話,到望了正事,邰大俠不必擔心,老夫這就命人將你送出去!“邰方道:”如此甚好!那邰某就此告辭!“言罷就此站起身來,朝高拱微微一拱手,就待走出牢房。

忽然,高拱略一點頭道:”且慢?”

邰方一愣,扭過頭來道:”不知大人還有和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