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打聽來的消息(1 / 3)

這時已經中午了,船靠岸到白虎亭。

白虎亭是武落鍾離山的一個重要景點,這裏有一尊天然石虎,昂頭向上,似乎在伸頸長嘯,就要飛身而去了。傳說廩君死後化為白虎升天而去,後來土家族人就把白虎尊為保護神,並以此紀念廩君。

說起土家族人的白虎崇拜,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土家族簡史》裏這樣記載著:“在古代,東村(今湖北長陽縣漁峽口)有座古廟,後來,一個白頭發白胡子老頭逃到廟裏與和尚一起生活。當地人都說這個老頭過去好與人比武,不久便死在廟裏。當地人把他埋在燈心嶺,埋的時候,這個老頭化作一隻白虎升了天,從此人們叫這個地方為‘白虎堖’(今漁峽口白虎壟)。”

傳說雖然不是曆史,但可能是曆史的一個影子。由於民間傳說多以曆史事件、曆史人物為題材,經人們口傳心授地加以渲染、誇張、美化,盡管與其本來麵目相差很大,但仍然給白虎圖騰的追根溯源提供了一條線索。

武落鍾離山終年薄霧繚繞,一行人坐在白虎亭,身邊是繚繞的薄霧,那情景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這裏還盛產品質上乘的茶葉,當年的“山貢茶”即出於此地,現在的“都鎮灣”品牌名茶也產於此。茶園層層疊疊,與湖水碧波相映成趣。

在青山綠水之中,每個在城市裏生活的人都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放鬆和愜意,大家都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著清風的吟唱和撫摸。

導遊把大家帶到山上一個農家樂,安排大家先吃午餐,然後上山遊玩,再下山繼續朝前行。

吃飯前,導遊給大家唱了首土家族民間的《好吃包歌》(“好吃包”就是饞嘴的人):

一想櫻桃黃,麥李在樹上,又想瓜子蜜生薑,還想血灌腸。

二想蒸豬肉,黃燜煎豆腐,又想仔雞多酌醋,高筍炒葫蘆。

三想臘肉幹,牛肉燜得爛,又想紅心醃鴨蛋,肥肉炒大蒜。

……

這歌已經唱得大家口水直流了。

午餐很豐盛,大多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土家菜。有“清江銀魚”,這是當地漁民捕撈的無汙染綠色食品,白色的,像蘿卜絲一樣;還有炕土豆,吃起來鬆軟可口,香得妙不可言;還有名為“金包銀”的飯,其實就是玉米麵裹上白米飯;還有炒熏肉,看著黑黑的,但吃起來香得不得了;當然少不了土家的臘香腸和臘蹄子火鍋了,那真是一個香啊!

吃飯的時候,導遊還介紹了其他的一些土家美食,像土家蒸肉、廣椒炒肥腸、肉末合渣、油茶湯等,可惜他們肚子的空間是有限的,隻有等以後有機會再品嚐了。

雖然沿清江旅行風光無限好,可小夥伴們不願再繼續往前走了,他們的心裏都湧動著一個秘密,這也是他們到清江旅遊的直接動機——尋找怪物。網上說,怪物出現的地方正是武落鍾離山,他們打算就在這裏開始自己的追蹤之旅。

聰明吳他們四人並沒有依附於旅行團,而是跟黃小姐打招呼告別,說他們想到武落鍾離山參觀。黃小姐有點兒驚愕,沒想到這四個少年天不怕地不怕,沒有大人陪同還敢深入山林。為少年們的安全考慮,她勸他們不要離隊,旅行團也準備在武落鍾離山做短時的參觀。可少年們心意已決,他們決定的事決不會輕易改變。

黃小姐搖搖頭,隻得跟他們揮手告別,並反複告誡他們要小心,還告訴他們回家時可以在哪裏上船。

小夥伴們謝過熱情的黃小姐,義無反顧地進入了樹木繁茂的武落鍾離山。

聰明吳是個很理性的人,對於報紙上、網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報道,他一直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有些旅遊景點傳出的離奇事件往往都有著某種目的性,比如提高關注度、增加遊客的好奇心,以此吸引更多的遊客,從而增加旅遊收入。

神農架的野人之謎是引人關注的事件,自1915年有目擊者聲稱在當地發現野人以來,相關目擊事件屢有報道。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部門也組織了多次實地考察,雖然取得了大量資料,但未獲得實質性進展。盡管野人的傳說尚未有定論,但其中一些說法被證實誤傳,某些物證線索也被證實是其他動物遺留的。

而那個曾經轟動一時的尼斯湖水怪事件,到最後則被證明是一場騙局,其目的也隻是招徠更多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