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一天,探險隊拖著沉重的身體回到了鐵籠裏,盡管雙腿像灌了鉛一樣,但他們的心裏樂滋滋的,充滿了希望。

吃完飯後,四個人靜靜地睡去了。小偷們對自己的鐵籠非常有信心,也放心大膽地睡覺去了。

小偷們的大意給探險隊留下了寶貴的時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聰明吳悄悄地爬起來,偷偷地從口袋裏摸出地圖,在昏黃的燈光下仔細地研究著。同伴們也悄悄地爬起來,圍在地圖四周仔細地看。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盡量不發出聲音,他們彼此靠得很近,盡可能地用眼神交流,必須說話時,就耳語。

他們通過研究地圖才知道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幾乎是迷宮的最底層。根據地圖,他們回想著上次逃跑的路線,才明白他們其實是誤闖進了另一個分區,然後在那個分區兜了一個大圈又退了出來。小偷們根本沒費多大勁就把他們抓獲了。想到這裏,四個人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小偷們或許沒有地圖,但他們在這裏待了很久,有足夠的時間去熟悉地形,很容易根據探險隊的逃跑路線采取行動。所以,小夥伴們必須製訂出一條小偷們無法進行包抄的路線才行。當然,此舉非常困難,他們目前在地下迷宮的深處,要想逃出去,就是對照著地圖走最近的道路也要走上大半天。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這防空洞是幾十年前修建的,現在會不會有變化?如果他們計劃的逃跑路線有一段被堵死,那豈不就前功盡棄了嗎?

但是如果不嚐試一番,那可能就會留在地下深處,這是探險隊最不願看到的結局。雖然隻憑著一張地圖製訂逃跑計劃有點兒紙上談兵,但他們顧不了那麼多了。沒有地圖的時候,大家著急地等待機會,如今這個機會來了,他們便不能把它放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為了逃出去,探險隊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每個人都極力貢獻出自己的能力,有智慧的(比如聰明吳)就多為製訂計劃出一份力,體力好的(比如香蕉熊)就在體力上多付出一點兒,真可謂是“全民總動員”。

最後,經過三個夜晚的冥思苦想,探險隊終於製訂出了一個還算完善的逃跑計劃。其中耗費精力最多的當屬聰明吳,在這三個夜晚,他幾乎沒睡一個安穩覺,白天精神恍恍惚惚的,眼中布滿了血絲,挖起洞來手僵硬得不聽使喚,經常把钁頭舉在半空中定格,不知道要把钁頭掄下去。幸虧香蕉熊挺身而出,幫聰明吳幹活,用連續不斷的聲音騙過了監工們的耳朵,監工們才沒有過來查看。

逃跑計劃製訂好後,他們一刻也不願耽擱了,恨不得馬上就跑出這個地下世界。但聰明吳建議大家還是緩一天再逃,畢竟,他們的挖土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小偷也不會傷害他們。而且聰明吳連續三個夜晚沒睡好,身體極度疲憊,大腦也是一片混沌。同伴們的狀態也好不到哪兒去,因為總是想著逃跑的事,他們晚上也睡不好,白天又要拚命地工作才不會被鞭打,所以人困馬乏,站都站不穩。這樣的狀態別說是與小偷周旋的同時逃出去,就是讓他們拿著地圖對照著走,也不能保證逃出去。

同伴們聽從了聰明吳的建議,他們再等一天,打算在次日夜裏,趁小偷睡覺時開始大逃亡。

科普小知識

進防空洞探險,應提前做哪些準備?

一是準備基本裝備。比如安全頭盔、防滑鞋、保暖衣服、雙肩背包、水壺、強光手電筒、食品等。

二是準備各類應急和急救裝備。比如,用於傳遞信號的口哨,防水火柴或打火機,多功能小刀,用於記錄和畫圖的筆記本及鉛筆、畫記號的粉筆,用於輔助照明的燃燒棒,還有急救藥品等。

三是準備技術裝備。比如,用於攀爬的主繩、備用繩和輔助繩,輕便堅固的鐵錘等。技術裝備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培訓後使用。

在出發前,一定要將目的地的位置及行程計劃提前通知家人及洞外留守人員,如果能找到附近有進洞經驗的居民當向導,可以大大降低風險係數。

進防空洞探險,最好留下一名接應人員留守洞口,處理意外時的急救和通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