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兄弟(2 / 2)

程時簡直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他是豬嗎?幹嘛不進來!”

程晟忍不住也替李寐辯白道:“四哥,我聽說李夢林在國子監裏可是學業最好的。”

程曦快要笑跌了。

李夢林是豬,那學業拍馬也追不上他的程時是什麼?

若在平日裏,程晟說出這樣砸場子的話必定少不了要挨上幾下,如今程時卻隻能趴在床上幹瞪眼。

程昕同程晟對程時的情緒毫無所覺,興致勃勃說起老爺子壽辰的事來。

“聽說三哥、五哥同六哥後日就到,今日我見有婆子在收拾東廂,想來大哥與二哥也快回來了,我們兄弟幾個可有日子沒這樣齊全過!四哥,你說祖父做壽,大將軍府的康兒和庚哥兒會來嗎?”

程昕說的是敏守光大將軍府,敏守光與程欽是過命的交情,程敏兩家亦為世交,往來頗密切。後來程家出事,敏府出了大力氣打點,程家女眷最後能得以保全尊嚴清白也可說是全憑了敏家。

因程昭和程昀常年在外,程景幾個又吃住都在甄氏祖學裏不常歸家,程昕與程晟便與同樣住在府裏的程時最為親近,平日裏總跟在程時後頭轉悠。

程曦知道程時與大將軍府的二少爺敏應是從小到大的交情,連帶著程昕與程晟也同敏康、敏庚親密起來。

“要不你明兒遞個帖子,上將軍府去問問。”程時懶洋洋地說道。

程昕呆呆地說道:“四哥,這,這不合適。”

程時看了他一眼,嗤笑一聲。

程昕便有些臉紅了。

程曦覺得程時這脾氣實在不好,連自家兄弟都要作弄。

她又想到上輩子程時從了軍,一直到出事前都還不曾娶妻,便想若今世能逃了那噩運,程時必然會娶妻生子。隻是也不知日後哪個倒黴姑娘要做她四嫂……

兩兄弟又拉著程時問了些別的事,程時有一句沒一句的打發他們,慢慢地便不耐煩起來:

“小八不用回君山居了麼?”

程府的少爺們都是十歲後才搬到廖園來的,因三爺與三太太都不在府中,故而程昕也索性住到了廖園來,可是才七歲的程晟平日依然住在君山居裏。

兩兄弟都聽出來程時在趕人,隻好帶著程曦告辭,臨到門口又被程時喊住了。

“明日若再碰到李夢林,就讓他滾回家讀孔孟去,少來我跟前晃悠!”

第二日,程昕便將這話一字不漏地轉達給了又徘徊在程府外麵的李寐。

程曦聽說後直搖頭。

人說近墨者黑,李寐能與程時保持距離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日後那獨中三元、風采絕代的少年狀元郎若是被程時給帶壞,可就真真是造孽了。

另一廂王氏與甄氏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壽宴的事,府裏上下皆忙得腳不沾地。送帖子、置辦果品物件、戲台完工,愈是接近壽宴事情便愈發多起來。

期間程景、程晏與程暉也自甄氏族學歸家來,與他們一道來的還有幾位甄氏子弟,是執了帖子提前來祝壽的。好在王氏早早的就讓人收拾了客院,隻不免又是一番安排。

二爺程原培在揚州買的戲班伶人共三十餘人,也由念心的爹傅銓帶著日夜兼程地趕了回來。程原培不曾隨他們一道趕路,帶了隨從小廝走得更從容些,要晚上幾日才能回京。

王氏讓人將那三十餘人安排在隴疏苑裏,並將壽辰當日的戲單子交給了領班。每日路過隴疏苑的丫鬟婆子,便能聽見花牆裏頭傳來叮叮咚咚的敲打和咿咿呀呀吊嗓子的聲兒。

程曦也帶著念心跑去花牆偷聽,在那裏遇到了蹲坐在牆上、嘴裏叼了根鳳尾草的程時。

二人津津有味地聽了一回。

王氏知道後特意百忙中抽空與程曦好好的講解了一番世家小姐的禮儀規矩。對於這些前世就學透了的東西,程曦隻好裝作一副懵懂不知的模樣,惹得王氏感歎了一回現今世道對女子的嚴苛。

至於程時,王氏則簡單粗暴地罰了他將《禮記》抄十遍。

程時借了抄書的由頭,整日躲在老爺子的書閣裏讀《鬼穀子》。直到三太太孟氏回來,程時的《禮記》才堪堪抄完兩遍而已。